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21.在繪制事故樹時,下層事件R1和R2同時發生才會引起上層事件A的發生;反之,下層事件有一個不發生,A也不發生,則應使用( )表示三者的邏輯關系。
A.或門 B.與門
C.與或門 D.非門
22.以下不屬于起重傷害的選項是( )。
A.起重機的電線老化,造成的觸電傷害
B.員工在起重機操作室外不慎墜落
C.起重機的吊物墜落造成的傷害
D.起重機由于地基不穩突然倒塌造成的傷害
23.主要用于預測事故發展趨勢,調查事故擴大過程,找出事故隱患,研究事故預防的最佳對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
A.安全檢查表法 B.系統危險性分析法
C.事件樹分析法 D.作業安全分析法
24.危險是事故可能性與事故嚴重性的結合,所以( )。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險就增大1倍
B、事故的嚴重性增大1倍,危險就增大1倍
C、事故嚴重性越大,危險就越大
D、當事故可能性不變時,危險與事故嚴重性有關
25.確定分析對象系統,討論系統中各元件可能產生的失效類型和原因,研究分析元件失效對相鄰系統和整個系統之間的影響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是( )。
A.可靠性分析
B.事故引發和發展分析
C.LEC法
D.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
26.發生事故的結構函數為 ,則避免事故發生的最起碼的基本事件是( )。
A.B.
C.D.
27.合資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資金應由( )予以保證。
A.董事會 B.廠長 C.經理 D.投資者
28.《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中對重大危險源進行了分類,分為( )。
A.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和加工場所重大危險源
B.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貯存場所重大危險源和加工場所重大危險源
C.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和貯存場所重大危險源
D.貯存場所重大危險源和加工場所重大危險源
29.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2004年1月9日)》的規定,我國的重大危險源監控分為幾級( )。
A.1 B.2 C.3 D.4
30.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很復雜,在采取措施時,就應分清輕重緩急,優先解決事故樹的關鍵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 )。
A.事故百分比 B.臨界重要度
C.結構重要度 D.關鍵重要度
31.因工傷殘撫恤金標準規定,被評定為1――4級傷殘的辦理工傷退休,每月撫恤金為:1級為本人工資的( ),2級為( ),3級為( ),4級為( )。
A.90 85 80 75 B.90 80 70 60
C.70 75 80 85 D.60 70 80 90
32.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十條的規定,重大危險源為( )。
A.指生產、運輸、使用、儲存危險化學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B.指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C.指生產、加工、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D.指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小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33.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公眾上交的危險化學品,由哪個部門接收( )。
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B.公安部門
C.質檢部門 D.其他部門
34.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體系之中的組織(系統)有( )。
A. 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B.公共交通系統
C.信息發布中心 D.監測組織
35.重大事故的應急管理一般分為( )、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階段。
A.計劃 B.演練
C.預防 D.布置
36.在事故樹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發生可導致頂上事件的發生,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稱為事故樹的( )。
A.割集 B.徑集 C.最小割集 D.最小徑集
37.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還應確保預案的批準、( )和維護。
A.更新 B.實施 C.培訓 D.演練
38.“保護人員安全優先”是應急預案六要素中( )要素的內容。
A.應急響應 B.目的與意義
C.應急策劃 D.方針與原則
39.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方法大致可分為( )和( )。
A.類比法 分析法
B.對照、經驗法 類比法
C.直接法 系統分析法
D.直觀經驗分析法 系統安全分析法
40.在應用道化學公司(DOW)的火災爆炸指數法進行安全評價時,( )系數是計算火災爆炸指數及其他危險分析數據的基本數值。
A.設備 B.物質 C.工藝 D.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