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及答案(8)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某化工廠于1999年6月創辦,企業注冊資金為58萬元,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職工25人,產品有無色促進劑、洗衣粉、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企業建有一個南北向4開間單層磚混結構的生產廠房和其他輔助用房。生產廠房內設3個車間:東面一間是過氧化甲乙酮車間、西面一間是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車間、中間兩間是洗衣粉車間。過氧化甲乙酮車間為一統開間,只有南面一扇雙開門,西面靠南墻有一過道與其他車間相通合成、過濾、配制、包裝等均在這一開間內,沒有任何隔離。過氧化甲乙酮(MEKP)和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車間的廠房及工藝設備系自行改造、安裝,均未經具有化工專業資質的單位設計和施工安裝。2002年某月某日上午7時30分,過氧化甲乙酮車間1號釜開始生產第1批號產品。8時30分,2號釜開始生產第2批號產品。當天上午回收來的10桶(250kg)不合格過氧化甲乙酮(退貨產品)臨時堆放在鄰間的洗衣粉車間內。約12時,2號釜開始生產第5批號產品。此時,在配制作業點上有21桶(525kg)半成品,在合成釜西側地面手推車上有275kg成品。12時25分左右,運料工袁某看到2號釜加料口冒出大量桔黃色煙霧并沖出料液,瞬間燃燒爆炸,大約15 min后,洗衣粉車間發生更猛烈的爆炸,除西面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車間外,整個廠房坍塌,造成過氧化甲乙酮車間當班的4名作業人員死亡。該起事故的原因如下:

  (1)直接原因:

  ①操作不當使合成釜內物料劇烈反應導致沖料,在釜外發生可燃性氣液夾帶物產生靜電火花引起可燃性混合氣體燃燒爆炸。

  ②車間結構不合理,從而使可燃性混合氣體燃燒爆炸導致車間內存有的約800 kg過氧化甲乙酮成品和半成品發生持續燃燒。

  ③臨時堆放在鄰間的10桶不合格過氧化甲乙酮遇爆炸和持續燃燒,產生分解,發生更猛烈的爆炸。

  (2)間接原因:

  ①車間廠房及工藝設備均未經具有化工專業資質的單位設計和施工安裝,不具備危險化學品生產的基本條件。

  ②企業沒有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沒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大部分作業人員沒有經過危險化學品安全培訓教育,對突發事故應急處理能力差。

  ③政府有關基層組織和職能部門監管不力,對轄區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嚴重事故隱患沒有給予有力的監督和及時查處。

  一、單項選擇題

  1.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該工廠造成事故的危險物質為_危險化學品類別。

  A.爆炸品

  B.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C.易燃液體、易燃固體

  D.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2.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類別的危險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特性有很多種,其中_不是該類別的典型危險特性。

  A.強氧化性

  B.強腐蝕性

  C.助燃性

  D.易分解性

  二、多項選擇題

  3.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進行儲存時要有相應的審批條件,下面_為必備的審批條件。

  A.有符合國家標準的設備或者儲存方式、設施

  B.倉庫的周邊防護距離符合國家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

  C.有符合儲存需要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D.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E.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必須要有相應的培訓證書

  三、簡答題

  4.對每起事故進行分析時,通常都分析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那么怎樣區分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呢?

  5.如果讓你來寫該起事故結案歸檔材料,那么你認為事故結案歸檔材料應該包括哪些資料?

  6.依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從業單位)》,結合上述案例材料,該工廠在編寫應急預案時,主要步驟有哪些?參考答案:

  1.D

  2.B

  3.ABCD

  4.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的有關規定,屬于下列情況者為直接原因:

  (1)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2)人的不安全行為

  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的有關規定,屬下列情況者為間接原因:

  ①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工業構件、建筑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問題;

  ②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③勞動組織不合理;

  ④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⑤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⑥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⑦其他。

  5.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的有關規定,這起事故結案歸檔材料如下:

  (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2)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復;

  (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

  (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5)物證、人證材料;

  (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7)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8)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論斷書;

  (9)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

  (10)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11)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

  (12)注明參加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

  6.(1)預案編制準備:成立預案編制小組,制訂編制計劃,收集資料,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應急能力與應急資源評估;

  (2)應急預案的編寫;

  (3)應急預案的評審與發布;

  (4)應急預案的實施;

  (5)應急預案的演練;

  (6)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更新。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