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1.在建筑火災的發展過程中,轟燃發生于( )。
A.初起期
B.發展期
C.最盛期
D.減弱期
答案:B.
解析:火災的發展過程由初起期、發展期、最盛期、減弱期到熄滅期,由于轟燃使火災由局部火轉變為大火,出現熊熊烈火,火勢迅猛,容易被誤解為轟燃是發生于最盛期。應當說,轟燃是在火災由燃料控制向通風控制的條件下,才使火災進入最盛期,所以說,轟燃是發生于發展期。
2.在火災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員死亡的罪魁禍首是( ),火災中約有一半的人員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氫
D.煙
答案:B.
解析:煙氣是火災現場的燃燒產物,它是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煙塵等多種有毒、有害或腐蝕性氣體、微粒組成的混合物,能造成火災現場人員窒息、中毒甚至死亡的危害,在諸多有害有毒煙氣組成中,罪魁禍首是一氧化碳,經分析統計表明火災中約有一半人員的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3.防火技術采取通風良好的措施是為了消除( )。
A.氧化劑
B.可燃物
C.著火源
D.降溫
答案:B.
解析:在廠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管道系統的密閉性差或加料、放空等,可燃物質(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的跑、冒、滴、漏時有發生,防火技術采取通風良好的措施是為了有效控制可燃物,消除燃燒三個基本條件中的一個條件,即消除可燃物。
4.規定電石庫距離鍛工、鑄工等產生火花的車間需30m以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為了( )。
A.消除著火源
B.消除可燃物
C.避免燃燒條件的相互作用
D.消除氧化劑
答案:C.
解析:根據防火技術基本理論即防止燃燒三個基本條件的同時存在或避免燃燒條件的相互作用,規定電石庫距離產生火花的車間須30m以上,即規定安全間距,是為了避免燃燒條件的相互作用。
5.儲存閃點低于一18度的可燃液體的庫房屬于( )。
A.甲級儲存
B.乙級儲存
C.丙級儲存
D.丁級儲存
答案:A.
解析:可燃液體的危險等級按閃點分類,閃點低于-18℃的可燃液體為低閃點可燃液體,屬于一級危險品,按照《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貯存閃點低于-18℃的可燃液體的庫房為甲級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