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02 共1頁
考點8:民用建筑物防雷
[1][2008單選(上)]某城市省級辦公樓,建筑物高150m,寬70m,城市的年雷暴日數為34.2d/a,則該建筑物為( )。
A.一類防雷建筑物
B.二類防雷建筑物
C.三類防雷建筑物
D.四類防雷建筑物
[2][2009多選(下)]建筑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進行分類,下列哪些建筑物應劃分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 )
A.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區,高度為18m孤立的水塔
B.特大型、大型鐵路游客站
C.具有10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
D.高度超過100m的建筑物
[3][2010、2011單選(上)]當按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雷擊電磁脈沖防護時,醫院大型電子醫療設備,應劃為下列哪項防護等級?( )
A.A級
B.B級
C.C級
D.D級
[4][2010、2011多選(上)]在防雷擊電磁波設計時,為減少電磁干擾的感應效應需采取基本屏蔽措施,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
A.建筑物和房間的外部設屏蔽
B.以合適的路徑敷設線路
C.線路屏蔽
D.前三項所述措施不宜聯合使用
[5][20L0、2011多選(下)]建筑物防雷設計中,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為降低防直擊雷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宜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
A.水平接地極局部包絕緣物,可采用50~80mm瀝青層
B.接地體埋于較深的低電阻率土壤中
C.采用降阻劑
D.換土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11.2.3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建筑物,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過lOOm的建筑物。
[2]答案:B、D
解析:11.2.3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建筑物,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
1.高度超過100m的建筑物。
2.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建筑物。
3.國家級的會堂、辦公建筑物、檔案館、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鐵路旅客站;國際性的航空港、通信樞紐;國賓館、大型旅游建筑物;國際港口客運站。
4.國家級計算中心、國家級通信樞紐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且裝有大量電子設備的建筑物。
5.年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06的部、省級辦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6.年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3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3]答案:A
解析:11.9.1.6
2)按建筑物電子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的防護等級應符合表11.9.1的規定。
[4]答案:A、B、C
解析:11.9.2為減少雷擊電磁脈沖的干擾,宜在建筑物和被保護房間的外部設屏蔽、合理選擇激設線路路徑及線路屏蔽等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建筑物金屬屋頂、立面金屬表面、鋼柱、鋼梁、混凝土內鋼筋和金屬門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屬件,應作等電位聯結并與防雷裝置相連。
2.在需要保護的空間內,當采用屏蔽電纜時,其屏蔽層應在兩端及在防雷區交界處作等電位聯結;當系統要求只在一端作等電位聯結時,應采用兩層屏蔽,外層屏蔽按前述要求處理。
3.兩個建筑物之間的非屏蔽電纜應敷設在金屬導管內,導管兩端應電氣貫通,并應連接到各自建筑物的等電位聯結帶上。
4.當建筑物或房間的大屏蔽空間由金屬框架或鋼筋混凝土的鋼筋等自然構件組成時,穿入該屏蔽空間的各種金屬管道及導電金屬物應就近作等電位聯結。
5.每幢建筑物本身應采用共用接地網;當互相鄰近的建筑物之間有電力和通信電纜連通時,宜將其接地網互相連接。
[5]答案:B、C、D
解析:11.8.12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宜采用下列方法降低防雷接地網的接地電阻:
1.可采用多支線外引接地網,外引長度不應大于有效長度(2√p)。
2.可將接地體埋于較深的低電阻率土壤中,也可采用井式或深鉆式接地極。
3.可采用降阻劑,降阻劑應符合環保要求。
4.可換土。
5.可敷設水下接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