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02 共1頁
考點:電纜敷設
[1][2008多選(上)]下列哪些是規范強制性條文?( )
A.直埋敷設龜纜與直流電氣化鐵路路軌交叉時,容許最小距離為1m
B.在工廠的風道、建筑物的風道、煤礦機械提升的除運輸機通行的斜井通風巷道或木支架的豎井井筒中,嚴禁敷設敝露式電纜
C.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D.電纜線路不應有接頭
答案:A、C
解析:黑體字為強制性執行條文。
5.1.10爆炸性氣體危險場所敷設電纜,應符合下列規定:
4.電纜線路中不應有接頭;如采用接頭時,必須具有防爆性。
5.1.15在工廠的風道、建筑物的風道、煤礦里機械提升的除運輸機通行的斜井通風巷道或木支架的豎井井筒中,嚴禁敷設敞露式電纜。
5.3.5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電纜與電纜、管道、道路、構筑物等之間的容許最小距離,應符合表5.3.5的規定。
[2][2008單選(下)]變電站內各種地下管線之間的最小凈距,應滿足安全、檢修安裝及工藝的要求,下列哪一項表述符合規范要求?( )
A.10kV直埋電力電纜與事故排油管的水平凈距不小于0.5m
B.10kV直埋電力電纜與事故排油管的垂直凈距不小于0.25m
C.10kv直埋電力電纜與熱力管的水平凈距不小于1m
D.10kV直埋電力電纜與熱力管的垂直凈距不小于0.5m
答案:D
解析:同題[8-14]。
[3][2009單選(上)]直埋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與事故排油管交叉時,它們之間的最小垂直凈距為下列哪項數值?( )
A.0.25m
B.0.3m
C.0.5m
D.0.7m
答案:C
解析:同題[8-14]。
[4][2009單選(上)]建筑物內電纜沿煤氣管道敷設時,下列哪項配置符合規范規定?( )
A.電纜布置在煤氣管上方
B.電纜布置在煤氣管下方
C.電纜與煤氣管并排平行布置
D.電纜布置不受限制
答案:B
解析:5.1.10爆炸性氣體危險場所敷設電纜,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可能范圍應保證電纜距爆炸釋放源較遠,敷設在爆炸危險較小的場所。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易燃氣體比空氣重時,電纜應埋地或在較高處架空敷設,且對非鎧裝電纜采取穿管或顯于托盤、槽盒中等機械性保護。
2)易燃氣體比空氣輕時,電纜應敷設在較低處的管、溝內,溝內非鎧裝電纜應埋砂。
2.電纜在空氣中沿輸送易燃氣體的管道敷設時,應配置在危險程度較低的管道一側,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易燃氣體比空氣重時,電纜宜配置在管道上方。2)易燃氣體比空氣輕時,電纜宜配置在管道下方。
3.電纜及其管、溝穿過不同區域之間的墻、板孔洞處,應采用非燃性材料嚴密堵塞。
4.電纜線路中不應有接頭;如采用接頭時,必須具有防爆性。
[5][2009單選(上)]一根1kV標稱截面240mm2聚氯乙烯四芯電纜直埋敷設的環境為:濕度大于4%但小于7%的沙土,環境溫度30℃,導體最高工作溫度70℃,問根據規范規定此電纜實際允許載流量為下列哪項數值?( )
A.219A
B.254A
C.270A
D.291A答案:B
解析:3.7.210kV及以下常用電纜按l00%持續工作電流確定電纜導體允許最小截面,宜符合本規范附錄C和附錄D的規定,其載流量按照下列使用條件差異影響計入校正系數后的實際允許值應大于回路的工作電流。
1.環境溫度差異。
2.直埋敷設時土壤熱阻系數差異。
3.電纜多根并列的影響。
4.戶外架空敷設無遮陽時的日照影響。
附錄C10kV及以下常用電力電纜允許100%持續載流量
查表C.0.1-2可知,導體最高工作溫度70℃的標稱截面為240mm2有鋼鎧護套聚氯乙烯四芯電纜直埋敷設時,允許載流量為310A。查表D.0.1可知,環境溫度30℃,導體最高工作溫度70℃,在不同環境溫度時的載流量校正系數為0.94;根據表D.0.3可知,濕度大于4%但小于7%的沙土時,電纜載流量的校正系數為0.87。
因此,本題中電纜實際允許載流量為310A×0.94×0.87=253.518A。
[6][2009單選(下)]規范規定非開挖式電纜隧道內通道凈寬不宜小于下列哪項數值?( )
A.600mm
B.700mm
C.800mm
D.900mm
答案:C
解析:5.5.1電纜構筑物的尺寸應按容納的全部電纜確定,電纜的配置應無礙安全運行,滿足敷設施工作業與維護巡視活動所需空間,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隧道內通道凈高不宜小于1900mm;在較短的隧道中與其他管溝交叉的局部段,凈高可降低,但不應小于1400mm。
2.封閉式工作井的凈高不宜小于1900mm。
3.電纜夾層室的凈高不得小于2000mm,但不宜大于3000mm。民用建筑的電纜夾層凈高可稍降低,但在電纜配置上供人員活動的短距離空間不得小于1400mm。
4.電纜溝、隧道或工作井內通道的凈寬,不宜小于表5.5.1所列值。
[7][2010、2011單選(上)]變電站內電纜隧道設置安全孔,下列哪項符合規定?( )
A.安全孔間距不大于75m,且不少于2個
B.安全孔間距不大于100m,且不少于2個
C.安全孔間距不大于150m,且不少于2個
D.安全孔間距不大于200m,且不少于2個答案:A
解析:5.5.7電纜隧道、封閉式工作井應設置安全孔,安全孔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沿隧道縱長不應少于2個。在工業性廠區或變電站內隧道的安全孔間距不宜大于75m。在城鎮公共區域開挖式隧道的安全孔間距不宜大于200m,非開挖式隧道的安全孔間距可適當增大,且宜根據隧道埋深和結合電纜敷設、通風、消防等綜合確定。
隧道首末端無安全門時,宜在不大于5m處設置安全孔。
[8][2010、2011多選(上)]下列哪些場所電纜應采用穿管方式敷設?( )
A.室外沿高墻明敷的電纜
B.地下電纜與公路、鐵道交叉時
C.綠化帶中地下電纜
D.在有爆炸危險場所明敷的電纜
答案:B、D
解析:5.2.3電纜穿管敷設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有爆炸危險場所明敷的電纜,露出地坪上需加以保護的電纜,以及地下電纜與公路、鐵道交叉時,應采用穿管。
2.地下電纜通過房屋、廣場的區段,以及電纜敷設在規劃中將作為道路的地段,宜采用穿管。
3.在地下管網較密的工廠區、城市道路狹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難的通道等電纜數量較多時,可采用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