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8年環保工程師知識講座一講義精選(三)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1.2.3澄清池

  ⑴原理

  是利用高濃度的活性泥渣層的接觸絮凝作用,將水中雜質阻留,使水得到澄清。

  ⑵類型與特點

  ①循環(回流)泥渣型澄清池

  是利用機械或水力的作用,使部分沉淀泥渣循環回流以增加和水中雜質的接觸碰撞和吸附機會,提高混凝的效果。

  包括機械攪拌澄清池和水力循環澄清池等

  a機械攪拌澄清池

  特點:單位面積處理量較大,但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修工作量較大,適用于較大的處理規模。

  適用條件:無機械刮泥時,進水濁度一般不超過500度,有機械刮泥時,一般為500~3000度

  b水力循環澄清池

  由于絮凝不夠充分,對水質和水溫適應能力較差,目前應用不太多,適用于中、小型處理規模。

  ②懸浮泥渣型澄清池

  工作原理:是使上升水流的流速等于絮粒在靜水中靠重力沉降的速度,絮粒處于既不沉淀又不隨水流上升的懸浮狀態,當絮粒集結到一定厚度時,就構成泥渣懸浮層,原水通過時,水中雜質與絮粒碰撞接觸,并被懸浮泥渣層的絮粒吸附、過濾而截留下來。

  包括懸浮澄清池和脈沖澄清池等。

  a懸浮澄清池

  適用于中、小處理規模,對進水水量、水溫及加藥量較敏感,可建成單層式或雙層式,單層式適用于原水濁度長期低于3000度以下,雙層式可適用原水濁度超過3000度左右。單池面積不宜超過150m2

  b脈沖澄清池

  澄清效率高,具有脈沖的快速混合、緩慢充分的絮凝、大阻力配水系統而使布水較均勻、水流垂直上升和池體利用較充分等優點,多用于處理原水濁度小于3000度的水。

  一般脈沖澄清池的脈沖周期可采用30~40s,充放時間比為3:1~4:1

  1.2.4污泥濃縮

  其工藝有重力濃縮、氣浮濃縮和離心濃縮三種方式,國內一般采用重力濃縮。

  ⑴濃縮的目的

  污泥的含水率非常高,達95%以上,因而其體積非常大,濃縮的目的在于減容,例如含水率由99%降到96%時,體積可減小3/4,可為后續的污泥處理創造條件。

  ⑵重力濃縮池

  ①間歇式

  ②連續式

  ⑶重力濃縮池的設計

  其工藝設計見第3章。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