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解放思想熱潮中,面對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面對環境保護難得的歷史機遇,基層環保部門面臨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如何處理環境執法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如何找準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最佳切入點、如何在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中破解執法難題、如何以端正的行風為發展大局服務?榆樹市環保局在認真總結汲取近年來工作基本經驗的基礎上,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加大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力度,理清和推行了“一手要硬,開展鐵腕執法,一手要軟,提供柔性服務”的工作思路,較好回答了環保部門如何解決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矛盾日益尖銳的理論課題,走出了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實踐探索之路。
積極優化項目審批職能,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全程服務立足地方資源優勢和環境容量,圍繞污染減排目標,榆樹市環保局站在政府的角度“換位思考”,視發展為第一要務,積極優化項目審批職能,&考&試大$甘當招商引資的“引航員”和項目建設的“檢票員”。在嚴格把好環保準入關的同時,主動參與政府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為政府當參謀。成立了以領導班子為主的審批服務小組,經常深入“五棵樹經濟開發區和環城工業集中區”和各鄉鎮,上門開展項目審批對接服務,并嚴守“只幫忙不添亂,只服務不吃飯”的原則,變被動等待審批為主動上門服務,依照國家產業政策,對招商部門擬引進、擬立項以及意向性項目實行事前預審,對不符合環保政策的項目及時進行否決和糾正,既減少了招商成本的損失,又避免了多走彎路;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及時提供審批指南。通過超前介入,事前預審,徹底扭轉了坐堂審批的被動性,解除了招商引資方和投資方報批項目急于求成的盲目性;在審批環節上,建立上門預審制、首辦負責制,認真履行環保局公開承諾和審批服務指南;依照國家產業政策,堅持以新代老、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原則,積極優化產業結構,對各類項目審批時限全部壓縮一半,力爭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跟蹤幫辦,全程幫辦。在環評環節上,積極為投資建設方和環評科研機構搭橋,主動協調和挖掘上級環保部門在技術、信息、資金上提供捷徑的政策傾斜和支持,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開辟了高效快捷的綠色通道。針對項目環保設施建設中出現的難題和違規現象,無論是發現的問題還是企業求助的事情,都將投資商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力求用活政策,一邊嚴格依法督促整改,一邊幫助研究補救措施,既督促了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的同步,又保證了建設項目的早日達產達效。項目落地達產后,環保局仍把促進項目發展作為應盡義務,時刻關注、捕捉各種對項目發展有利的政策信息,全力爭取上級環保投資優惠政策更多地向榆樹傾斜,努力為項目建設尋求新的發展契機。兩年多來,在企業事前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不失時機地為重點企業爭取國家、省級環保補助資金。市本級為各類治污工程還投入治理資金202萬元,&考&試大$調動了企業自覺加大投入,主動治污的積極性。環保部門優化項目建設,服務經濟發展的舉措也換來了市委市政府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拒絕引進能耗高、污染重的規模投資項目11個,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供熱站選址全部采納了環保意見。新建項目環評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100%,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率達100%,形成了顯著的減排能力,為項目建設騰出了容量空間,優化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健康協調有序發展。
積極優化監察職能,為企業健康運營提供全力服務為解除以往企業對環保的抵觸和對立心理,針對企業和業戶在治污和排污方面出現突發事件和技術難題,榆樹市環保局站在企業的角度“換位思考”,視企業生存發展為己任,及時介入,將企業和業戶的事當自家的事來對待,主動請專家幫助會診,提供技術、資金、政策方面的服務,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先后為6家重點企業爭取了8套在線監測設施的配套補助資金,為企業節省資金119萬元。同時,在監察執法中時刻關注企業、業戶的經營形勢、技術難題、信息途徑等等,為他們隨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執法實踐中,時刻抱著“我能幫企業做點啥”這樣一個信念去開展工作,讓企業和業戶對環保感到有威嚴又有依賴,嚴格的監管手段和無償的親商服務讓企業感受到了依法經營、減污增效帶來的經濟實惠,既排除了企業生產中的環保難關,更提高了企業自覺守法治污意識。最終通過情與法的融合、管理與服務的統一促進了企業老污染源治理還完了歷史舊賬,新建企業不欠新帳,讓企業納入了健康運營軌道。
積極優化維權職能,為民生改善提供惠民服務市民生活質量如何,直接關系環保民生工作抓的實與不實,榆樹市環保局站在市民的角度“換位思考”,視環保民生為服務宗旨,將實施“藍天碧水安靜工程”作為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的重要舉措,利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等綜合手段來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的環境問題,用行動讓老百姓真正受益。在推進五棵樹小酒廠和市區餐飲、洗浴業煙塵整治等這些棘手難點工作過程中,既考慮業戶的承受能力和技術保障,又不惜資金投入、不怕誤工反復,派人多方實地考察,引進12家鍋爐廠家進駐榆樹進行試驗,最后將經濟實惠、能耗值低、質量有保證的環保技術引進來,讓治污者一次到位完成改造任務。&考&試大$其次,將環境信訪作為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最直接的一種服務方式。建立領導大接訪長效機制和處理結果反饋機制,既嚴格依法督促污染方及時整改,又設身處地地考慮污染方的難處,通過執法與服務兼容,取得了投訴方與污染方雙方滿意和理解。今年高考期間,由于超前部署、上門宣傳、措施有力,噪聲擾民實現了零投訴記錄,較好地維護了市民的環境權益。目前,市區空氣質量穩定保持國家二級標準,截至10月份,優良天數達到266天,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為100%,境內流域水質穩中有升,市民的生活環境顯著改善,城市投資環境和吸引力不斷提升。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