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成因分析與控制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材料,脆性較,具有較高的彈性模量、較低的抗拉強度,加之外部因素的影響,使現澆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總結許多工程實際,多數裂縫發生在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到終凝這段時間內,其表面癥狀也不一。不同結構構件的裂縫成因也就不一樣。
  一、混凝土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溫度變化,在混凝土內部產生拉應力,產生溫度脹縮裂縫。
  2、濕度不勻引起表面干燥收縮,開成裂縫。
  3、混凝土中摻加外加劑的堿骨料反應,產生內部應力膨脹開裂。
  4、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縮引起裂縫。
  5、澆筑過程中,振搗不足或過度振搗使混凝土產生離析和泌水,在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水泥漿層,水分蒸發,易形成收縮裂縫。
  6、混凝土配合比不良,膠—骨料過和砂率過,混凝土本身缺少抵抗溫度,干縮變形的骨架作用,容易開裂。   
  7、養護不當是造成現澆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原因,過早養護會影響混凝土的膠結能力,過遲養護,混凝土表面游離水蒸發過快,水泥缺少必要的水化水,而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產生裂縫。
  8、在施工中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過早拆模;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施工中不注意鋼筋的保護,鋼筋移位,后澆帶未按設計規范要求施工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縫。
  二、裂縫預防控制措施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因此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控制。
  (一)混凝土的制作
  1、材料的選用;
  (1)對于體積混凝土應采用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2)摻加適宜的外加劑,如添加堿水防裂劑,改善水泥漿的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3)精細骨料的選擇,采用適宜的砂率。
  2、攪拌技術措施:
  (1)各種材料稱量準確。
  (2)嚴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應充分攪拌。
  3、混凝土的運輸:
  (1)采取的混凝土運輸方式,應當嚴格掌握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得超出規范的要求和試配的初凝時間。
  (2)對商品混凝土應就近選擇攪拌站,并向攪拌站提出具體的技術要求,包括施工部位、強度等級、坍落度及允許偏差,有無早強及緩凝要求、初凝時間、澆筑速度等。
  4、混凝土澆筑
  對不同的混凝土構件,應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的澆筑工藝,澆筑體積混凝土首先應制定詳細的澆筑施工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1)合理的分縫分塊,安排合理的澆筑順序。
  (2)熱天澆筑混凝土時分層澆筑,減小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
  (3)在混凝土中埋設降溫水管,通入冷水降溫。
  (4)合理安排澆筑順序,避免過的高差和側面長期暴露。
  (5)注意控制鋼筋位置,防止鋼筋位移造成混凝土保護層過而開裂。
  澆筑薄形構件時,控制措施尤為重要:
  (1)嚴禁在澆筑時在混凝土中任意加水。
  (2)盡量避免中高溫天氣施工。
  (3)澆筑時及時移動混凝土布料管,以防止出料口處混凝土過于集中。
  (4)使用合適的振搗設備,在澆筑前,應將基層和模板充分濕潤,振搗時避免過度或不足。
  (5)混凝土振搗完后,先用木刮刮平,在初凝時,用木抹子做第一次抹壓,要求加力較,使面層充分達到密實。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抹壓力應比第一次抹壓力較,使混凝土面層再次充分達到密實。
  5、混凝土的養護措施
  (1)及時養護,應在澆筑完后12小時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保濕養護。根據采用水泥品種不同,確定養護時間,灑水養水應以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為宜。
  (2)薄膜布養護應在振搗二次抹壓后立即塑料薄膜嚴密覆蓋,保證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養護,同時輔以灑水養護。
  (3)蓄水養護,對面積樓板可采用此方法。
  (4)冬期澆筑混凝土后,應采用適宜可行的養護方法,但總歸要保證混凝土的環境溫度。如蓄墊法養護覆蓋式養護、暖棚法養護、電熱法養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