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框架結構通用性原則
抗震驗算時,不同的樓蓋及布置(整體性)決定了采用剛性、剛柔、柔性理論計算。抗震驗算時應特別注意場地土類別,8度超過5層有條件時,盡量加剪力墻,可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框架結構應設計成雙向梁柱剛接體系,但也允許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應加強垂直地震作用的設計,從震害分析,規范給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顯不足。雨蓬不得從填充墻內出挑。跨度雨蓬、陽臺等處梁應考慮抗扭。考慮抗扭時,扭矩為梁中心線處板的負彎距乘以跨度的一半。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級宜相差一級。出屋面的樓電梯間不得采用磚混結構。框架結構中的電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磚砌筑,但不能采用磚墻承重。應采用每層的梁承托每層的墻體重量。梯井四角加()構造柱,層高較高時宜在門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樓電梯間位置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墻時剛度很,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墻,對梯井和整體結構都十分不利。建筑長度宜滿足伸縮縫要求,否則應采取措施。如:增配筋率,通長配筋,改善保溫,鋪設架空層,加后澆帶等。構件不得向電梯井內伸出,否則應驗算是否影響電梯安裝,電梯井處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驗算水箱下、電梯機房及設備下結構強度。水箱不得與主體結構做在一起。有地下室時,混凝土應抗滲,等級S6或S8,混凝土等級應于等于C25,混凝土內應摻入膨脹劑,地下室混凝土外墻應注明水平施工縫做法,一般加金屬止水片,較薄的混凝土墻做企口較難。錯層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女兒墻內加構造柱,頂部加壓頂,出入口處的女兒墻不管多高,均加構造柱,并應加密。錯層處可加一截面梁,上下層板均錨入此梁。當建筑布局很不規則時,結構設計應根據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結構布置,并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如建筑方案為兩端較體量的建筑中間用很小的結構相連時(啞鈴狀),此時中間很小的結構的板應按偏拉和偏壓考慮,板厚應加,并配置雙層雙向筋。進行框架結構設計時,應符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抗震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等,并應考慮當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規。設計人員應熟悉當地的建筑材料的構成、貨源情況、致造價及當地的習慣做法,設計出經濟合理的結構體系。
框架結構是一個系統整體,它有內在的關聯性,而不是構件或桿件的疊加和組合,不能人為為有割裂和肢解結構,應重視對抗震有極影響的結構概念設計和鋼筋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