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T省H市一幢商住樓工程項目,建設單位A與施工單位B和監理單位C分別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和施工階段委托監理合同。該工程項目的主體工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式結構,設計要求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C20.在主體工程施工至第三層時,鋼筋混凝土柱澆筑完畢拆模后,監理工程師發現,第三層全部80根鋼筋混凝土柱的外觀質量很差,不僅蜂窩麻面嚴重,而且表面的混凝土質地酥松,用錘輕敲即有混凝土碎塊脫落。經檢查,施工單位提交的從9根柱施工現場取樣的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表明,混凝土抗壓強度值均達到或超過了設計要求值,其中最大值達到C30的水平,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提交的試驗報告結果十分懷疑。
問題:
1.在上述情況下,作為監理工程師,你認為應當按什么步驟處理?
2.常見的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哪幾方面?。
3.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方式有哪些?質量事故處理應遵循什么程序進行?質量事故分為幾類?如有一造價8000萬元的高層建筑,主體工程完成封頂后,裝修過程中發現建筑物整體傾斜,無法控制,最后人工控制爆破炸毀。這一質量事故屬于哪一類?
4.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依據包括哪幾方面?質量事故處理方案有哪幾類?事故處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事故處理驗收結論通常有哪幾種?如果上述質量問題經檢驗證明抽驗結果質量嚴重不合格(最高 參考答案: 1.該質量事故發生后,監理工程師可按下述步驟處理: (1)監理工程師應首先指令施工單位暫停施工; (2)如果自己具有相應技術實力及設備,可通知施工單位,在其參加下:從已澆筑的柱體上鉆孔取樣進行抽樣檢驗和試驗;也可以請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抽檢和試驗;或要求施工單位在有監理方現場見證的情況下,重新見證取樣和試驗。 (3)根據抽檢結果判斷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必要時需通過建設單位請原設計單位及質量監督機構參加對該質量問題的分析判斷; (4)根據判斷的結果及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決定處理方式或處理方案; (5)指令施工單位進行處理,監理方應跟蹤監督; (6)處理后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監理工程師復檢合格加以確認; (7)明確質量責任,按責任歸屬承擔責任。 2.常見的工程質量問題可能的成因有: (1)違背建設程序; (2)違反法規行為; (3)地質勘查失真; (4)設計差錯; (5)施工管理不到位;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設備; (7)自然環境因素; (8)使用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