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某施工單位承建一住宅樓小區工程的施工。該工程中一個單體棟號(4號樓)建筑面積為15720㎡,地下二層,地上十二(局部十七)層。建筑物占地面積為741.3㎡。東西向長80.26m,南北向寬18.76m.基底相對標高為-5.895m,士0.000相對標高為55.15m.
在施工前,施工單位編制了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其中包括《××住宅樓小區4號樓土方開挖施工方案》。
在該施工方案中確定了工期計劃及機具計劃,并確定土方開挖工期8天。施工機具計劃表見表1.
表1施工機具計劃表
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單位
反鏟挖土機w—1001臺
自卸汽車15T12輛
打夯機蛙式3臺
鐵鍬30把
手推車10輛
施工步驟及方法說明:
1.開挖前應將施工現場地上障礙物和地下有關影響施工的各種管網清除和處理完畢。
2.根據開挖圖由測量員撒好開挖上口灰線,測定地表標高,確定開挖深度。采用放坡大開挖法進行施工,按1:1進行放坡。
3.整個基坑呈長方形,先挖第一步表面渣土,第二步用挖土機一次挖至基底標高上30cm,再人工清土至基底標高,基底須清理平整。清理時由測量人員釘木樁,拉通線檢查槽底平面尺寸和標高。
4.按公司文明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要求,對基坑上口邊緣設1.2m高防護欄桿,欄桿內掛密目網。
5.進行第二步土方開挖時,馬道留在基坑西南角,寬4m,坡度宜緩,滿足運土車爬坡要求。從西向東進行土方施工。
6.基坑全部開挖后,應盡快進行墊層施工,盡量避免擾動基底。
7.基坑四周安全范圍內無建筑物,故對邊坡不加支撐,邊坡上方也不得堆放土方和材料。
8.為防止現場和道路起塵污染環境,每班配備專用的水管在現場灑水。
施工順序:
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機械挖土順序為由西向東開挖,機械挖土為防止挖掘過程中擾動老土,坑底預留30cm左右用人工挖土至設計標高。
2.施工分層,根據基槽開挖深度,土質水位等情況確定分兩層開挖,第一層為從自然地平至-3.0,第二層為-3.0至設計標高以上30cm.
在土方開挖施工完畢后,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等相關單位的項目和生產負責人共赴現場,在項目經理的組織下進行了基坑驗槽。
在基坑驗槽過程中,各方對基坑的各個重點位置進行了重點觀察,未發現異常。最終,此次基坑經驗槽合格通過。
當該棟號施工至地上三層時,施工單位又進行了土方回填的工作。
【問題】
1.土方開挖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是什么?
2.材料中所述的基坑驗槽工作有何不妥之處?
3.該施工單位進行土方回填工作時應當把握哪些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參考答案】
1.土方開挖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主要有:檢查挖土的標高、放坡、邊坡穩定狀況、排水、土質等。具體包括:
(1)核對基坑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標高是否滿足基礎圖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并檢查邊坡穩定狀況,確保邊坡安全。
(2)核對基坑土質和地下水情況是否滿足地質勘察報告和設計要求。
(3)核對有無破壞原狀土結構或發生較大土質擾動的現象。
(4)用釬探法或輕型動力觸探法等檢查基坑是否存在軟弱下臥層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體、地下埋設物等及其相應的位置、深度、形狀。
2.材料中所述的基坑驗槽工作有兩處不妥:
(1)材料中所述“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等相關單位的項目和生產負責人共赴現場”不妥。
基坑驗槽的工作應當由各單位項目和技術質量負責人參加。
(2)材料中所述“在項目經理的組織下進行了基坑驗槽”不妥。
基坑驗槽,應當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
3.施工單位進行土方回填工作時應當把握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包括:
(1)回填土的材料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規定。
(2)填土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和壓實程序等滿足規定要求。
(3)基坑和室內的回填土,在夯實或壓實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滿足設計或規范要求。
(4)回填土施工結束后應檢查回填土料、標高、邊坡坡度、表面平整度、壓實程度等是否滿足設計或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