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7.2 淺基礎分類
7.2.1 按基礎材料分類
基礎應具有承受荷載、抵抗變形和適應環境影響的能力,即要求基礎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選擇基礎材料,首先要滿足這些技術要求,并與上部結構相適應。
常用的基礎材料有磚、毛石、灰土、三合土、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等。下面簡單介紹這些基礎的性能和適應性。
1.磚基礎
磚砌體具有一定的抗壓強度,但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低。磚基礎所用的磚,強度等級不低于MU7.5,砂漿不低于M2.5。在地下水位以下或當地基土潮濕時,應采用水泥砂漿砌筑。在磚基礎底面以下,一般應先做100mm厚的C10或C7.5的混凝土墊層。磚基礎取材容易,應用廣泛,一般可用于6層及6層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磚墻承重的廠房。
2.毛石基礎
毛石是指未加工的石材。毛石基礎所采用的未風化的硬質巖石,禁用風化毛石。由于毛石之間間隙較大,如果砂漿粘結的性能較差,則不能用于多層建筑,且不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但毛石基礎的抗凍性能較好,北方也用來作為7層以下的建筑物基礎。
3.灰土基礎
灰土是用石灰和土料配制而成的。石灰以塊狀為宜,經熟化1~2天后過5mm篩立即使用。土料應用塑性指數較低的粉土和粘性土為宜,土料團粒應過篩,粒徑不得大于15mm。石灰和土料按體積配合比為3︰7或2︰8,拌和均勻后,在基槽內分層夯實。灰土基礎宜在比較干燥的土層中使用,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凍性。在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廣泛用于5層及5層以下的民用建筑。
4.三合土基礎
三合土是由石灰、砂和骨料(礦渣、碎磚或碎石)加水混合而成。施工時石灰、砂、骨料按體積配合比為1︰2︰4或1︰3︰6拌和均勻后再分層夯實。三合土的強度較低,一般只用于4層及4層以下的民用建筑。
5.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基礎的抗壓強度、耐久性和抗凍性比較好,其混強度等級一般為C10以上。這種基礎常用在荷載較大的墻柱處。如在混凝土基礎中埋入體積占25%~30%的毛石(石塊尺寸不宜超過300mm),即做成毛石混凝土基礎,咳節省水泥用量。
6.鋼筋混凝土基礎
鋼筋混凝土是基礎的良好材料,其強度、耐久性和抗凍性都較理想。由于它承受力矩和剪力的能力較好,故在相同的基底面積下可減少基礎高度。因此常在荷載較大或地基較差的情況下使用。
除鋼筋混凝土基礎外,上述其它各種基礎屬無筋基礎。無筋基礎的抗拉抗剪強度都不高,為了使基礎內產生的拉應力和剪應力不大,需要限制基礎沿柱、墻邊挑出的寬度,因而使基礎的高度相對增加。因此,這種基礎幾乎不會發生撓曲變形,習慣上把無筋基礎稱為剛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