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2.箱形基礎內力計算
箱形基礎作為一個箱形空格結構,承受著上部結構創立的荷載與不均勻地基反力引起的整體彎曲;同時其頂板、底板還承受著分別有頂板荷載與地基反力引起的局部彎曲。因此,頂板、底板的彎曲應力,應按整體和局部彎曲的組合
(1)上部結構為現澆剪力墻體系
在這種情況下,箱基可視為筏板基礎上的一個地下層,因為此時箱基的外墻及不少內墻實際上是上部結構豎向承重構件的一部分。由于整個建筑物剛度很大,箱形基礎整體彎曲甚小,可忽略不計,故頂板、底板僅按承受局部彎曲來分析。箱基內外墻成為頂板、底板的可靠支座。這樣,底板按倒樓蓋、頂板按普通樓蓋計算。若箱基兼作人防地下室,則頂板上荷載還必須按人防要求取定。箱基外墻按多跨連續雙向板計算,作用在外墻上的荷載為土壓力,當地下水位在基第以上時,尚有水壓力。內墻一般按構造配筋,必要時按抗剪驗算。對于整體彎曲的影響,可在構造上加以考慮,即鋼筋配置量除應滿足上述計算要求外,其縱橫方向支座鋼筋中應分別有0.15%、0.1%配筋率的鋼筋連通配置,而跨中鋼筋按實際配筋率全部連通。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體系時,如果有一定量的剪力墻布置在縱向,則反力在基底并不均布,往往向剪力墻集中。按許多工程的實測資料,實際發生的整體彎曲,甚至局部加整體彎曲的應力多很小,底板鋼筋應力常在20N/mm2~30N/mm2,遠小于鋼筋強度設計值。因此,對這種情況,一般仍可參照上部結構為現澆剪力墻體系來處理。
(2)上部結構為框架體系
上部結構為框架體系時,與上述情況相比,整體剛度較小,特別是在填充墻還未砌筑、上部結構剛度傷亡事故形成時,杏形基礎整體彎曲應力比較明顯。因此對這種結構體系,箱形基礎按局部加整體彎曲計算是比較安全合理的。由于箱基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空間結構體系系,嚴格分析仍較困難,實用上按以下方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