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141. 信息作為一種資源,通常包括下述幾個部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經過加工處理有序化并大量積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為某種目的而生產有用信息的信息生產者的集合;加工、處理和傳遞有用信息技術的集合;其他信息活動要素的集合;
142. 工程造價信息的主要內容:價格信息;指數;已完工程信息;
143. 工程造價資料的運用:作為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參考,用作建設成本分析;進行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分析;用作編制投資估算的依據;用作編制初步設計概算和審查施工圖預算的重要依據;用作確定標底和投標報價的參考資料;用作技術經濟分析的基礎資料;用作編制各類定額的基礎資料;用以測定調價系數,編制造價指數;用以研究同類工程造價的變化規律;
144. 工程造價指數的分類:指數按其所反映的現象的范圍不同,分為個體指數、總指數;按其反映的現象的性質不同,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指數;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份為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按其編制方法不同,分為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
145. 工程造價指數的意義:可以利用工程造價指數分析價格變動趨勢及其原因;可以利用工程造價指數估計工程造價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工程造價指數是工程承發包雙方進行工程估價和結算的重要依據;
146. 工程造價指數包括的內容:各種單項價格指數;設備、工器具價格指數;建筑安裝工程造價指數;建設項目或單項工程造價指數;
147. 工程造價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則:標準化原則;有效性原則;定量化原則;時效性原則;高效處理原則;
148. 在香港,最有影響的成本指數要數由建筑署發布的勞工指數、建材價格指數和建筑工料綜合成本指數;
149. 建設項目決算與工程造價的關系:項目決策的正確性是工程造價合理性的前提;項目決策的內容是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造價高低、投資多少也影響項目決策;項目決策的濃度也影響投資估算的精確度,也影響工程造價的控制效果;
150. 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項目建設規模;建設地區及建設地點;技術方案;設備方案;
151. 項目規模合理化的制約因素:市場因素;技術因素;環境因素;
152. 建設地區的選擇要考慮各種因素:要符合國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國家工業布局總體規劃和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要根據項目的特點和需要,充分考慮原材料條件、能源條件、各地區對項目產品需求及運輸條件;要綜合考慮氣象、地質、水文等建廠的自然條件;要充分考慮勞動力能源、生活環境、協作、施工力量、風俗文化等社會環境的影響;
153. 建設地區的選擇要遵循以下兩個基本原則: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的原則;工業項目適當聚集原則;
154. 建設地點選擇的要求:節約土地,少占耕地;減少拆遷移民;應盡量選擇在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土壤耐壓力應滿足擬建廠的要求;要有利于廠區合理布置和安全運行;應盡量靠近交通運輸條件和水電等供應條件好的地方;應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155. 廠址選擇時的費用分析包括項目投資費用;項目投產后生產經營費用分析;
156. 技術方案的選擇原則:選進適用原則;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157. 設備選擇時要處理以下問題:要盡量選用國產設備;要注意進口設備之間以及國內外設備之間的銜接配套;要注意進口設備與原有國產設備、廠房之間的配套問題;要注意進口設備與原材料、備品備件及維修能力之間的配套問題;
158.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作為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的依據;作為編制設計文件的依據;作為向銀行貸款的依據;作為建設項目與各協作單位簽訂合同和有關協議的依據;作為環保部門、地方政府和規劃部門審批項目的依據;作為項目后評價的依據;
159. 可行性研究的內容:總論;市場預測;資源條件評價;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廠址選擇;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主要原材料、燃料供應;總圖布置、場內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能源和資源節約措施;環境影響評價;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組織機構與人國資源配置;項目實施進度;投資估算;融資方案;項目的經濟評價;社會評價;風險分析;研究結論與建議;
160.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程序:建設單位提出項目建議書和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業主、承辦單位委托有資格的單位進行可行性研究;咨詢或設計單位進可行性研究工作,編制完整的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