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二)單層工業廠房組成
單層丁業廠房的結構組成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墻體承重結構和骨架承重結構。
墻體承重結構是指外墻采用磚、磚柱的承重結構。
骨架承重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構件或鋼構件組成骨架的承重結構。廠房的骨架由下列構件組成,墻體儀起圍護作用。
1.屋蓋結構
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
屋面板直接鋪在屋架或屋面梁上,承受其上面的荷載,并傳給屋架或屋面梁。
屋架(屋面梁)是屋蓋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屋面板上的荷載、天窗荷載都要由屋架(屋面梁)承擔,屋架(屋面梁)擱置在柱子上。
2.吊車梁
吊車梁安放在柱子伸出的牛腿上,它承受吊車自重、吊車最大起重量以及吊車剎車時產生的沖剪力,并將這些荷載傳給柱子。
3.柱子
柱子是廠房的主要承重構件,它承受著屋蓋、吊車梁、墻體上的荷載,以及山墻傳來的風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傳給基礎。
4.基礎
它承擔作用在柱子上的全部荷載,以及基礎梁上部墻體荷載,并傳給地基。基礎一般采用獨立式基礎。
5.外墻圍護系統
包括廠房四周的外墻、抗風柱、墻梁和基礎梁等。這些構件所承受的荷載主要是墻體和構件的自重以及作用在墻體上的風荷載等。
6.支撐系統
支撐系統包括柱間支撐和屋蓋支撐兩大部分,其作用是加強廠房結構的空間整體剛度和穩定性,主要傳遞水平風荷載以及吊車間產生的沖切力。
(三)民用建筑的分類
1.按建筑物的規模與數量分
(1)大量性建筑。單體建筑規模不大,但興建數量多、分布面廣的建筑,如住宅、學校,商店等。
(2)大型性建筑。建筑規模大、耗資多、影響較大的建筑,如大型車站、體育館、航空站、大會堂、紀念館等。
2.按建筑物的層數和高度分
根據《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民用建筑按地上層數或高度分類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住宅建筑按層數分類:1~3層為低層住宅,4~6層為多層住宅,7~9層為中高層住宅,10層及以上為高層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為單層和多層建筑,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
3.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類
以主體結構確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為四級:
(1)一級建筑: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適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
(2)二級建筑:耐久年限為50~100年,適用于一般性建筑。
(3)三級建筑:耐久年限為25~50年,適用于次要的建筑。
(4)四級建筑:耐久年限為15年以下,適用于臨時性建筑。
4.按主要承重結構材料分
(1)木結構。如木板墻、木柱、木樓板、木屋頂等做成的建筑。
(2)磚木結構。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構件用磚木做成,其中豎向承重構件的墻體、柱子.采用磚砌,水平承重構件的樓板、屋架采用木材。
(3)磚混結構。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水平的承重構件,以磚墻或磚柱作為承受豎向荷載的構件。
(4)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承重構件,如梁、板、柱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而非承重
墻用磚砌或其他輕質材料做成。
(5)鋼結構。主要承重構件均用鋼材構成。
5.按結構的承重方式分
(1)墻承重結構。用墻體支承樓板及屋頂傳來的荷載。
(2)骨架承重結構。用柱、梁、板組成的骨架承重,墻體只起圍護作用。
(3)內骨架承重結構。內部采用柱、梁、板承重,外部采用磚墻承重。
(4)空間結構。采用空間網架,懸索及各種類型的殼體承受荷載。
6.按施工方法分
(1)現澆、現砌式。房屋的主要承重構件均在現場砌筑和澆筑而成。
(2)部分現砌、部分裝配式。房屋的墻體采用現場砌筑,而樓板、樓梯、屋面板均在加工廠制成預制構件,這是一種既有現砌又有預制的施工方法。
(3)部分現澆、部分裝配式。內墻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體,而外墻、樓板及屋面均采用預制構件。
(4)全裝配式。房屋的主要承重構件,如墻體、樓板、樓梯、屋面板等均為預制構件,在施工現場吊裝、焊接、處理節點。
(四)民用建筑構造組成
建筑物的主要部分,一般都由基礎、墻或柱、樓梯、屋頂和門窗6大部分組成。這些構件處在不同的部位,發揮各自的作用。
1.基礎
基礎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構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其傳遞到地基上。因此,基礎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種有害因素的侵蝕。
2.墻與柱
墻起著承重、圍護和分隔作用。承重墻承受著屋頂、樓板傳來的荷載,并加上自身重量再傳給基礎;當柱承重時,柱間的墻僅起圍護作用和分隔作用;作為圍護構件,外墻起著抵御自然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與破壞;內墻起著分隔空間、組成房間、隔聲作用。
3.樓地面
樓板將整個建筑物分成若干層,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構件,承受著作用其上的荷載,并連同自重一起傳遞給墻和柱,同時對墻體起水平支撐作用和保溫、隔熱及防水作用。
4.屋頂
屋頂是建筑物頂部的圍護和承重構件,由屋面和承重結構兩大部分組成。屋面起著抵御自然界風、雨、雪及保溫、隔熱等作用,結構層承受屋頂的全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墻和柱。因此屋頂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防水、保溫,隔熱等作用。
5.樓梯
樓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設施,供人們上下樓層和緊急疏散用。
6.門窗
門主要用作內外交通聯系與分隔房間,門的大小和數量以及開啟方向是根據通行能力、使用方便和防火要求決定的。窗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風。門窗是房屋圍護結構的一部分,亦需考慮保溫、隔熱、隔聲、防風沙等要求。
建筑物除由上述6大基本部分組成外,還有一些附屬部分,如陽臺、雨篷、散水、勒腳、防潮層等,有的還有特殊要求,如樓層之間還要設置電梯、自動扶梯或坡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