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試卷名稱
試題數
總分
預覽
在線考試
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真題及答案
95題
130.0分
預覽
在線考試
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真題及答案
22題
120.0分
預覽
在線考試
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真題及答案
95題
130.0分
預覽
在線考試
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工程咨詢概論》真題及答案
95題
130.0分
預覽
在線考試
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真題及答案
95題
130.0分
預覽
在線考試
2008年咨詢工程師考試《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真題及答案
一、(20分)
某外商擬在某地投資建設一基礎設施項目,有多個場址方案可供選擇。該項目不屬于《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范圍,但可能對環境造成輕度影響。因項目前期工作的需要,該外商采用公開投標方式選聘咨詢單位,經過資格預審,有A、B、C、D、E五家咨詢單位進入短名單。招投標和咨詢工作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1:評標委員會共有7人,其中外商代表1名、招標代理機構代表2名,技術專家2名,經濟專家2名。
由于招標人原因,投標有效期需要延長,招標人通知了所有投標人:因B咨詢單位拒絕延長投標有效期,招標人允許其撤回投標文件,但拒絕退還投標保證金。
事件2:最終D咨詢單位中標,并接受委托開展項目場址比選。D咨詢單位認為項目選址應從建設條件和建設費用等方面進行綜合比選。
事件3:外商要求D咨詢單位完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協助外商完成《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填報。
事件4:擬建項目場址為荒地,D咨詢單位建議外商征求當地規劃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的意見。外商認為項目不占耕地,只需得到規劃部門的批準而不必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許可。
事件5:外商認為擬建項目不在《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內,無需政府核準或審批。只需向當地政府備案即可。同時,為獲得建設項目備案,需先得到環保部門的環評批準文件。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處,并說明理由。
2、事件2中,D咨詢單位對該項目進行場址比選時,除考慮建設條件和建設費用外,還需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
3、分別指出事件3、4、5中外商的意見是否妥當,并簡述理由。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工程咨詢概論》中的投資建設各階段工程咨詢服務內容和工程咨詢招標與投標的相關內容。還涉及教材《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場址比選和環境影響評價要求的有關內容。
答案:
1、不妥之處一:技術和經濟專家的人數少于評標委員會成員總數的2/3,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技術和經濟專家的人數不得少于評標委員會成員總數的2/3。
不妥之處二:招標方拒絕退回B咨詢單位投標保證金的做法不妥,因為按照有關規定,如果投標人拒絕延長投標有效期,投標人有權撤回其投標文件,并收回投標保證金。
2、咨詢單位對該項目進行場址比選時,除考慮建設條件和建設費用外,還需考慮運營費用、環境保護條件、運輸費用、安全條件。
3、事件3中該項目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不妥,因為該項目會對環境造成輕度影響,按照有關規定,該項目應該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
事件4中外商認為項目不占耕地,只需得到規劃部門的批準而不必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許可的做法不妥。因為新建項目無論是否占用耕地,都應征求當地主管部門的意見,其中包括土地管理部門的意見。
事件5中外商認為擬建項目不在《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內,無需政府核準或審批,不妥,因為根據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外商投資項目需要核準,如果是項目備案,應先備案后取得環境批復文件。
二、(20分)
某咨詢企業受A市政府委托,研究制定該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咨詢工程師在調研中,收集到該市國民經濟運行的如下數據:2007年該市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368億元和340億元;與2006年相比,2007年該市的農產品價格平均上漲25%,工業品價格平均下降5%,服務業價格平均上漲8%;
2006年和2007年該市的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是260和280。
同時,咨詢工程師還根據其他相關材料,做出如下判斷:由于當地近年來產業結構加速調整,導致勞動力整體需求下降,因此存在周期性失業現象。
咨詢工程師參照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指標內容,設計了A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標體系,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城鎮登記失業率(%)等指標。
問題:
1、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2、計算A市2007年的通貨膨脹率,并據此判斷該市的通貨膨脹屬于哪種類型。
3、咨詢工程師對該市失業類型的判斷是否正確?說明理由。按失業原因的不同,失業一般分為哪幾類?
4、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的主要指標分為哪幾類?咨詢工程師設計的A市經濟社會發
展指標體系中的上述四項指標,在“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中分別屬于什么屬性。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中的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指標分析的有關內容。
答案:
1、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名義GDP是按實際市場價格(或2007年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實際GDP是按固定價格或不變價格(或基年的價格)計算的。
2、該市2007年的通貨膨脹率
=(2007年的消費物價指數-2006年的消費物價指數)/2006年的消費物價指數
=(280-260)/260=7.69%(或7.7%)
屬于溫和的通貨膨脹(或爬行式的通貨膨脹)。
3、其判斷不正確。由于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所導致的失業應為結構性失業(或答:對于由地區生產總值呈下降趨勢所導致的勞動力整體需求下降,由此所產生的失業為周期性失業)。
從失業原因的角度分類,可分為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4.“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包括經濟增長、經濟結構、人口資源環境、公共服務人民生活4類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屬于預期性指標;城鎮登記失業率(%)屬于預期性指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屬于約束指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屬于約束指標。
三、(20分)
某工程項目合同工期為20個月,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進度計劃如圖3-1所示(時間單位:月),各項工作均勻速施工。
為有效控制工程質量,咨詢工程師對各工作進行了初步風險分析,風險對項目產生的影響見表3-1。
表3-1 風險對項目產生的影響
問題:
1、計算該項目的質量事故損失量的期望值。
2、圖3-1中,B、C、H工作需要由一個專業施工隊按順序施工,在不改變工作、工藝關系又最緊湊的前提下,如何安排這三項工作最合理?合理安排B、C、H工作后的新進度計劃與原進度計劃相比總工期是否有利變?此時該專業施工隊最少的工作間斷時間為多少?關鍵線路包括哪些工作?
3.工程按新進度計劃實施過程中,如果D、E工作發生了質量事故,會影響到哪些工作?
4.如果問題3中的風險事件發生,該項目的實際損失為多少,實際工期為多少?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中的工程項目進度管理、費用管理、風險管理的有關內容,以及教材《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的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分析的有關內容。
答案:
1、項目事故損失量的期望值
=0.06×5+0.15×80+0.03×18+043×45+050×16+0.06×70+0.08×30+0.04×90+0.66×5+0.18×60+0.03×45=65.84(萬元)
2、按照B、C、H順序安排。
3、會影響到G、H、L三項關鍵工作。
4、實際損失=45+16=61(萬元)
該項目實際工期變更為21個月。
四、(20分)
某市政府擬建一座污水處理工廠,以提高該市污水處理能力。該市政府委托某咨詢機構負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該咨詢機構提出A、B兩個方案,并測算其財務凈現金流量,見表4-1。
表4—1 A、B方案財務凈現金流量 單位:萬元
年份 |
1 |
2 |
3 |
4-10 |
A方案凈現金流量 |
-42000 |
4000 |
5000 |
6600 |
B方案凈現金流量 |
-36000 |
3000 |
5000 |
5600 |
在項目經濟分析中,甲咨詢工程師認為該項目經濟費用主要包括項目投資、運營費用、企業所得稅、國內利息支出等;經濟效益主要包括污水處理費收入、環境改善、促進當地就業等。在項目社會評價中,乙咨詢工程師認為該污水處理廠所在地的居民是本項目的利益相關者,應對其進行利益相關者分析。
最后經測算,A方案經濟凈現值小于零,B方案經濟凈現值大于零。
問題:
1、計算A、B兩個方案的財務凈現值,判斷在財務上是否可行(財務基準收益率取6%)。
2、甲咨詢工程師識別的經濟費用和經濟效益中,哪些是不正確的?
3、該項目的社會評價應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乙咨詢工程師的觀點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4、基于上述財務分析和經濟分析的結果,咨詢工程師應推薦哪個方案?說明理由。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的財務盈利能力分析、經濟效益與費用的識別、社會評價的有關內容。
答案:
1、A方案的凈現值
B方案的凈現值
NPVB=-36000(P/F,6%,1)+3000(P/F,6%,2)+5600(P/F,6%,3)+5600(P/A,6%,7)(P/F,6%,3)
=-846.56萬元
A、B方案在財務上都不可行
2、經濟費用中不應包括企業所得稅、國內利息支出;經濟效益中不應包括污水處理費收入。
3、社會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影響分析、項目與所在地區的互適性分析、社會風險分析。見圖4-1。
乙咨詢工程師的觀點正確。理由:該污水處理廠所在地的居民會受到本項目的影響,可能會對項目的實施產生影響,應獲得他們對項目的支持。
4、咨詢工程師應推薦選擇B方案,因為該項目屬于非經營性項目(或市場配置資源失靈的項目,或公共產品特征的項目,或外部效果顯著的項目,或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財務分析結果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需根據項目方案經濟分析結果,判斷其經濟合理性。
五、(25分)
某公司有A、B、C3項業務,分別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為尋求企業資源的最佳組合,該公司采用波士頓矩陣對上述3項業務進行了分析,結果如圖5.1所示。
為了進一步預測B業務的產品市場,該公司的咨詢人員討論了各種預測方法。其中甲咨詢工程師認為:移動平均是一種因果分析方法,可用于長期預測;一元回歸分析是一種時問序列方法,適合近期或短期預測。
咨詢人員最終采用回歸分析法進行預測,預測結果2015年B業務的產品市場需求為3000萬臺。檢驗系數t(α/2,n-2)=2.04,S0=140(其中α=0.025,n=30)。
問題:
1、根據波士頓矩陣分析結果,判斷A、B、C各屬于哪一類業務,分別說明其特點及應采用的策略。
2、甲咨詢工程師對移動平均法和回歸分析法的看法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3、根據市場需求預測結果,分析2015年B業務的產品需求量的區間及其可能的概率。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市場分析與戰略分析的有關內容。
答案:
1.A是“問題”業務。
特點是市場成長率較高,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予以支持,企業市場占有率不高,不能給企業帶來較高的資金回報。
策略是深入分析企業是否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優勢,決定是否追加投資,擴大市場份額。
B是“明星”業務。
特點是既有行業發展潛力,又具有競爭力,是市場中的領先者,行業處于成長期。策略是重點發展,追加投資,擴大業務規模。
C是“金牛”業務。
特點是市場占有率較高,但行業成長率較低,處于成熟期,企業生產規模較大,能帶來大量穩定的現金收益。
策略是維持穩定生產,不再追加投資,盡可能回收資金,獲取利潤。
2.甲咨詢工程師對移動平均法和回歸分析法的看法是不正確的。
移動平均法是一種時間序列法(或延伸預測法,或趨勢外推法),且一般只適用于短期(或近期)預測;
一元回歸分析方法屬于因果分析方法,適用于短、中、長期(或中長期,或長期)預測。
3、在α=0.025的顯著性檢驗水平上,2015年該產品需求量的區間應為:
3000±t(α/2,n-2)S0=3000±204×140
即2015年的需求量在(2714,4,32856)區間的概率為97.5%。
六、(25分)。
某新建項目設計生產能力為550萬噸/年,總投資14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25000萬元,建設期利息5300萬元,流動資金9700萬元。根據融資方案,資本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為35%,由A、B兩個股東直接投資,其資金成本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進行確定,其中社會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為3%,市場投資組合預期收益率為8%,項目投資風險系數參照該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取1;項目其余投資來自銀行長期貸款,貸款年利率為7%。所得稅稅率為25%。
項目達到正常生產年份的營業總收人為t25000力元,營業稅金及附加1200萬元,固定成本42500萬元。可變成本21000萬元。(收入和成本均以不含增值稅價格表示)
在對項目進行不確定性分析時,設定投資不變,預測產品售價和經營成本發生變化的概率見表6-1。
表6.1 可能事件及其對應的財務凈現值
|
銷售收入 |
經營成本 |
|
||
投資/萬元 |
變化狀態 |
概率 |
變化狀態 |
概率 |
凈現值/萬元 |
|
|
|
-20% |
0.2 |
10344 |
-20% |
0.25 |
0 |
0.5 |
-33304 |
|
+20% |
0.3 |
-77557 |
|||
|
|
-20% |
0.2 |
87036 |
|
140000 |
0 |
0.5 |
0 |
0.5 |
43388 |
+20% |
0.3 |
-864 |
|||
|
|
-20% |
0.2 |
163712 |
|
+20% |
0.25 |
0 |
0.5 |
120064 |
|
+20% |
0.3 |
75812 |
問題:
1、計算本項目融資方案的總體稅后資金成本。
2、計算本項目達到盈虧平衡時的生產能力利用率,并判斷項目對市場的適應能力。
3、計算本項目財務凈現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并判斷本項目的財務抗風險能力。
4、說明當項目面臨風險時,常用的風險對策有哪些。
知識點:本題考點涉及教材《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融資方案設計和優化、資金成本、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分析、財務評價的有關內容。
答案:
1.資本金的成本Ks=社會無風險投資收益率Rf+項目的投資風險系數β(市場投資組合預期收益Rm-社會無風險投資收益率Rt)
資本金的成本=3%+1×(8%-3%)=8%
總體稅后資金成本=8%×35%+7%×(1-25%)(1-35%)=6.2125%
2、BFP(生產能力利用率)=年總固定成本/(年銷售收入-年總可變成本-年銷售稅金與附加)
=42500/(125000-21000-1200)=41.34%
3、第一種算法:計算凈現值的組合概率,將凈現值從小到大順序排列,并計算財務凈現值小于等于零的概率。
P[NPV<0]=0.35+(0.4-0.35)[864/(864+10344)]=0.354
或P[NPV<0]=0.4-(0.4-0.35)[10344/(864+10344)]=0.354
財務凈現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1-0.354=64.6%
說明本項目抗風險性能力較強。
第二種算法:計算凈現值的組合概率,將凈現值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并計算財務凈現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
P[NPV>0]=0.65+(0.8-0.65)[10344/(864+10344)]=0.788
或P[NPV<0]=0.8-(08-0.65)[864/(864+10344)]=0.788
說明本項目抗風險性能力較強。
4、當項目面臨風險時,主要風險對策有風險回避、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