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計算機二級C語言精編教程第一章(3)

發布時間:2011-09-16 共1頁

導讀:結構化程序由三種基本結構組成。

  1.3 結構化程序設計和模塊化結構

  1.3.1 結構化程序

  結構化程序由三種基本結構組成。

  1.順序結構。在本書第3章中將要介紹的如賦值語句、輸入、輸出語句都可構成順序結構。當執行由這些語句構成的程序時,將按這些語句在程序中的先后順序逐條執行,沒有分支,沒有轉移。順序結構可用圖1.3所示的流程圖表示,其中(a)是一般的流程圖,(b)是N-S流程圖。

  2.選擇結構。在本書第4章中將要介紹的if語句、switch語句都可構成選擇結構。當執行到這些語句時,將根據不同的條件去執行不同分支中的語句。選擇結構可用圖1.4所示的流程圖表示,其中(a)是一般的流程圖,(b)是N-S流程圖。

  3.循環結構。在本書第5章中將介紹不同形式的循環結構。它們將根據各自的條件,使同一組語句重復執行多次或一次也不執行。循環結構的流程圖如圖1.5和圖1.6所示,每個圖中(a)是一般的流程圖,(b)是N-S流程圖。圖1.5是當型循環流程圖。當型循環的特點是:當指定的條件滿足(成立)時,就執行循環體,否則就不執行。圖1.6是直到型循環流程圖。直到型循環的特點是:執行循環體直到指定的條件滿足(成立)時就不再執行循環體。

  已經證明,由三種基本結構組成的算法可以解決J任何復雜的問題。由三種基本結構所構成的算法稱為結構化算法;由三種基本結構所構成的程序稱為結構化程序。

  例1.1 先后輸人若干個整數,要求打印出其中最大的數,當輸入的數小于0時結束。用N-S流程圖表示算法。

  解題的思路是:先輸人一個數,在沒有其他數參加比較之前,它顯然是當前最大的數,把它放到變量ma:中。讓max始終存放當前已比較過的數中的最大值。然后輸入第二個數,并與max比較,如果第二個數大于max,則用第二個數取代max中原來的值。如此先后輸人和比較,每次比較后都將值大者放在max中,直到輸入的數小于0時結束。最后max中的值就是所有輸入數中的最大值。

  根據此思路,畫出N-S流程圖(見圖1.7)。變量x用來控制循環次數,當x>0時,執行循環體;在循環體內進行兩個數的比較和輸入x值。從圖1.7可見,在循環體的矩形框內包含一個選擇結構。

  1.3.2 模塊化結構

  當計算機在處理較復雜的任務時,所編寫的程序經常由上萬條語句組成,需要由許多人來共同完成。這時常常把這個復雜的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又分成很多個小子任務,每個小子任務只完成一項簡單的功能。在程序設計時,用一個個小模塊來實現這些功能,每個程序設計人員分別完成一個或多個小模塊。我們稱這樣的程序設計方法為“模塊化”的方法,由一個個功能模塊構成的程序結構為模塊化結構。

  由于把一個大程序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子程序,每個子程序的代碼一般不超過一頁紙,因此對程序設計人員 [1] ;經過編譯后,生成文件的后綴是 [2] ;經過連接后,生成文件的后綴是 [3]

  1.3 結構化程序由 [1] [2] [3] 三種基本結構組成。

  C語言輔導筆記: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