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9 共1頁
第1章 程序設計基本概念
1.1 程序和程序設計
1.1.1 C程序
計算機現已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大眾化的現代工具。但是,不熟悉計算機的人仍然把它想象得十分神秘。其實,計算機不過是一種具有內部存儲能力、由程序自動控制的電子設備。人們將需要計算機做的工作寫成一定形式的指令,并把它們存儲在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中,當人們給出命令之后,它就按指令順序自動進行操作。人們把這種可以連續執行的一條條指令的集合稱為“程序”??梢哉f,程序就是人與機器“對話”的語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程序設計語言”。
目前,在社會上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有上百種,它們中的大多數被稱為計算機的“高級語言”,如Visual Basic、C++、Java以及本書將要介紹的C語言等。這些語言都是用接近人們習慣的自然語言和數學語言作為表達形式,使人們學習和操作起來感到十分方便。
但是,對于計算機本身
我們所寫的每條C語句,經過編譯(Compile)最終都將轉換成二進制的機器指令。由C語言構成的指令序列稱為C源程序;按C語言的語法編寫C程序的過程,稱為C語言的代碼編寫。
C源程序經過C編譯程序編譯之后生成一個后級為.OBJ的二進制文件(稱為目標文件),然后由稱為“連接程序”(Link)的軟件,把此.OBJ文件與C語言提供的各種庫函數連接起來生成一個后綴為.EXE的可執行文件。在操作系統環境下,只需點擊或輸入此文件的名字(而不必輸入后綴.EXE),該可執行文件就可運行。
1.1.2 程序設計
簡單的程序設計一般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確定數據結構。根據任務書提出的要求、指定的輸入數據和輸出結果,確定存放數據的數據結構。
2.確定算法。針對存放數據的數據結構來確定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步驟。有關算法的概念將在下一節中介紹。
3.編碼。根據確定的數據結構和算法,使用選定的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代碼,輸入到計算機并保存在磁盤上,簡稱編程。
4.在計算機上調試程序。消除由于疏忽而引起的語法錯誤或邏輯錯誤;用各種可能的輸入數據對程序進行測試,使之對各種合理的數據都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對不合理的數據能進行適當的處理。
5.整理并寫出文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