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28 共1頁
導語: 2012年職稱計算機考試報名已開始,百分百考試網校編輯團隊會在第一時間發布考試報名信息以及輔導資料。百分百考試網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根據原人事部《關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知》(人發〔2001〕12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將2012年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考務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考前的準備工作
2012年度我省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各市和省直分別設立考區,各市人社部門負責本地區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考務組織管理、考試安全和信息管理工作。
二、考試科目及考試方式
(一)考試科目
2012年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共設置14類22個考試科目,詳見《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科目類別》(附件1)。考生應根據本單位工作需要,自行選定報考科目。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須按要求通過一定數量模塊的考試(見下表):
申報級別 |
通過科目數 |
初 級 |
3個或以上 |
中 級 |
4個或以上 |
高 級 |
5個或以上 |
(二)考試方式
所有考點一律采用現場取像方式,各市要告知考生,務必提前30分鐘到達考點,進行現場攝像。
考試采用上機操作的方式。應試人員按照考試管理系統的提示進行考試。每一科目考試時間為50分鐘,合格分數為60分,合格者可獲得人社部統一印制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科目合格證書。
三、時間安排
我省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總體時間安排為3月份至9月份。3月份至7月份為當年申報職稱的考生報名,8月份至9月份為不在當年申報職稱的考生報名。全省具體考試時間安排在每月的20日以后,不得跨月安排。
四、報名辦法
各市全國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統一采用網上報名方式(網址:http://www.apta.gov.cn)。各市應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做好網上報名宣傳工作。
(一)各市考區
各市考生(含省直、中直駐市各單位考生)按屬地原則進行報名,市人社局人事考試中心(院)應在每月15日前通過協同辦公平臺上報《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報名匯總表》(附件3)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安排表》(附件4)到省人事考試院,并發傳真至:0551-2862212(單位蓋章),逾期不再受理。
(二)省直考區
在肥省直、中直單位考生根據《網上報名流程及時間安排》(附件2),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網址:http://www.apta.gov.cn),并按網上公布的程序和要求,通過網絡提交個人報名信息、繳費和下載打印準考證。
考生報名信息必須嚴格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關于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信息管理有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0]45號)要求操作,考生必須保證本人提交的個人報名信息內容真實、準確,并對由于本人提供的信息不真實、不準確而導致無法參加考試的,后果自負。
五、考試地點和考試數據
(一)考試地點
考試地點設在省會和省轄市政府所在地。報考人員憑準考證、本人有效身份證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規定場次的考試。
(二)考試數據
各市在每次考試結束后3天內,將當次考試數據上傳至省級考試服務器。
六、考試費用
根據國家計價費[2001]1969號和省物價局、財政廳皖價費[2004]357號文件規定,2012年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費按每個科目70元的標準收取(含上繳國家部分)。
七、成績公布及合格證書的辦理
考試成績在當次考試結束后20個工作日內公布,合格證書在當次考試結束后40個工作日內辦理。屆時省人事考試院將通過安徽省人事考試網(網址:www.apta.gov.cn)向考生公布考試成績。
八、考試用書
2012年度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用書我省不組織統一征訂,考生可自行上網訂購,訂購網址:http://rsks.class.com.cn。
九、其他
(一)因違反人事考試紀律尚在停考期內的考生,不得參加考試報名。凡在報名中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即予取消其報考資格或考試成績,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二)考生必須嚴格遵守《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考場規則》和考試紀律。監考人員按《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監考人員守則》認真履行職責。對考試違紀、違規行為的處理,按《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人社部令第12號)執行。
(三)各市人事考試機構應按照《安徽省國考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考務管理規程》(皖人考函[2009]8號)的要求進行操作,加強考試題庫、考試服務器和考試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嚴格題庫交接、保管、安裝、測試、啟用與卸載工作流程。嚴禁泄露和下載復制題庫、更改和擅自發布考試信息,否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是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整體素質的一項重要措施,考試工作技術性強,要求高,有一定操作難度,各市、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今年考試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