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的選擇對所有考生都至關重要,因為選擇不慎,白花錢還是小事,關鍵是浪費了寶貴時間,延遲了ACCA全科通過的日程表,極大地增加了機會成本。有些時候我們選擇培訓機構很盲目,會受到很多非核心因素的影響,比如價格,比如校園環境等等。看看我們的周圍,仿佛是一夜之間,很多機構拔地而起,很多新建立的機構,因為成立時間短,沒有教師及教學經驗的積累,為了求生存,只能利用相對低廉的培訓價格來吸引學生,其講師匱乏、經驗匱乏的致命弱點試圖通過誘人的培訓價格來掩蓋。但我們不是有句話嗎:“不看廣告看療效”,其實學習看的是老師,僅此一條。其他外在表現再好都不應是我們考慮的因素,否則那真是本末倒置了。
打開這些新興機構的老師介紹,給我們的感覺是沒有一個新老師,全部是教學經驗深厚,全部是資深講師,全部對考題有過極其深入的研究,全部有令人眩暈的光輝背景。問兩個問題:一個新機構從哪湊齊的這么多“資深”講師?第二個問題:如果這些講師真的很“資深”,為什么沒有去那些已經成立了很多年的機構應聘,在那里他們可以獲得更高的薪水待遇,卻要統統來投奔一個新機構?真的是很難理解。
面對良莠不齊的、雨后春筍般崛起的培訓機構,我們不得不提醒考生,大家真的不能只看價格不看質量,幾百塊的優惠買你的時間成本,這筆帳是很不劃算的。參加培訓看的就是老師,選擇培訓機構時一定要睜大眼睛,關注以下幾點:
一、機構本身
學員在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培訓機構成立的年限。這可以通過查看培訓機構的注冊登記證書來獲得這一信息。除此之外,還要看該機構的股本金額。一般來說,學校的注冊資本金至少要求在100萬以上。而私人培訓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金一般在十萬元左右,有的更是低達三萬元。私人培訓有限公司因其貢獻的資本金少,所以他們承擔失敗風險的能力自然就很小,經營稍有不善,他們隨時有機會卷鋪蓋走人。
比如說:原來在西大望路的萬達國際廣場一個家庭式住房辦公的小型培訓機構不到半年就倒閉了,后來聽很多學員反映說:學費矛盾和糾紛都投訴到了公安局,但是也沒有辦法解決,企業法人已經在一夜之間突然蒸發了,所欠學費無一退還,學生有苦難言。聽說還拖欠了講師薪水。還有,在2007年成立于北京賽特購物中心附近的一家培訓機構也是不到半年就銷聲匿跡了。所以,學員在把費用交給這樣的培訓機構之前,一定要小心謹慎。
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也是我們應該考查的方面。比如,有沒有承諾不到位的,有沒有隨便更改時間卻不通知學員的,有沒有很多信息都不跟學員溝通的,封鎖學員和外界接觸渠道的等等,都屬于服務質量低劣的表現。表明這家培訓機構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帶有控制意識,更危險的是帶有欺騙性質。
機構的規模也很重要,這是其應對風險、防范風險的重要指標。了解一下這幾年這家培訓機構規模是否有擴張、在同一個城市又有沒有開設新的培訓點等等。培訓規模的擴大,肯定是在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得到認可、企業有足夠盈利、教師實力足可應付的情況下才可能進行,因而機構規模的擴大可以側面驗證該機構的綜合實力和受歡迎程度。另外,如果培訓機構規模大,它聘用的講師人數就會多,這既有利于從很大基數的講師團隊中尖子中拔尖子,精英中選精英的篩選出各個科目的精品講師,同時也是防范教學風險的堅實保證:如果忽然發生某個講師離職的情況,可以從其他地方迅速調動講師,彌補空缺從而保證授課質量不受影響。反之,則很難應對這種突發事件,必然會影響學員的正常學習。
二、講師質量
選擇ACCA培訓,不是看外觀,不是看表象,不是看宣傳,我們應該實實在在了解一下該機構講師的整體實力。具體來說:
首先要看這個培訓機構講師的總體水平,比如講師的構成比例:全日制講師多少,業余制講師多少?應該盡可能選擇全日制講師多的機構。因為業余制講師要忙于本職工作,大部分講師根本上沒有時間備課,所以教學質量沒有辦法保證。而且很多講師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調整上課時間,因此會不斷打亂學員的學習計劃。
其次要看培訓機構講師的穩定性。要看這家機構的講師介紹,去年的和今年的是否還是一樣?如果這家機構頻繁更換講師就表明至少有以下三個問題: 1、教師管理水平低下,講師與機構矛盾突出,跳槽走了。如果這種情況確實存在,那對學員的影響顯而易見:教師帶情緒上課,如何保證授課質量?2、講師本身水平不行,學員拒不接受,不得已更換講師;3、講師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繼續上課,只能犧牲學生利益了。最后還應側面了解授課教師的口碑。 可以通過老學員進行了解,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學員的交流平臺進行了解。除此之外,一定要親自聽一下授課講師的試聽課。有的培訓機構會集中安排講師的試聽課,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聽一下。
以上信息提供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學習ACCA的道路上走的順暢,盡量少走彎路、避免浪費時間。多了解一下,多比較一下,這是各位學員的權利。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培訓機構,找到能對自己有切實幫助的老師,只有這樣,才能早日實現我們共同的ACCA夢想,真心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