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貴州2012會計證《財經法規》第三章第二節主要稅種知識點(企業所得稅稅率)

發布時間:2012-10-24 共1頁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實行比例稅率。現行法律規定,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適用于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且所得與機構、場所有關聯的非居民企業。另外,稅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為企業每一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基本公式為: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1.收入總額是指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具體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等。
 
  2.不征稅收入是指國家為了扶持和鼓勵某些特殊的納稅人和特定的項目,或者避免因征稅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對企業取得的某些收入予以不征稅或免稅的特殊政策,以減輕企業的負擔,促進經濟的協調發展。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
 
  3.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收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收益,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等。
 
  【重點提示】注意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區別。
 
  4.準予扣除的項目。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以及其他耗費,即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成本。
 
  (2)費用是指企業每一個納稅年度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3)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企業繳納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如消費稅、營業稅、印花稅等。
 
  【重點提示】注意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不得扣除。
 
  (4)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5.不得扣除的項目
 
  下列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項非廣告性質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6.虧損彌補。根據稅法規定,企業某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