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第1題:
在影響評價效果內在真實性的因素中,實驗組對照組在社會經濟、文化、行為、信念等方面缺乏相似性應屬于。
A.統計回歸因素
B.測試因素
C.選擇因素
D.歷史性因素
E.失訪
第2題:
在確定計劃目標的總體目標時應首先考慮或回答。
A.知識、態度、信仰和信念的變化情況
B.人體健康狀況有無改變及改變程度
C.首先考慮三個"W"和兩個"H"
D.提高生活質量
E.提高健康水平
第3題:
對照實驗的準實驗法與對照實驗法區別在于。
A.二者沒有彼此的區別,只是叫法不同
B.前者的分組方法為非隨機,后者為隨機分組
C.前者為隨機,后者為非隨機
D.前者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某些方面不必相似,后者而必須
E.以上都不對
第4題:
知識、信念、態度、價值屬于哪種影響行為的因素。
A.危險因素
B.強化因素
C.促成因素
D.促進因素
E.傾向因素
第5題:
在確立優先項目問題的重要性與可變性評估中,應首先選擇那種情況。
A.非常重要而不可改變
B.非常重要且可以改變
C.可以改變,而不重要
D.不可改變,且不重要
E.其他情況
第6題:
美國Framingham研究了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回歸系數,回歸系數的大小表示聯系的大小,則。
A.系數越大,聯系越大,系數為正數、表示正相關,若為負數則為負相關
B.系數越大,聯系越小,若為正數表示負相關
C.若為負數,表示正相關
D.若系數為正數則有保護作用
E.系數的大小與危險因素關系不大
第7題:
吸煙、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屬于。
A.環境因素
B.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
C.生物學因素
D.衛生保健服務因素
E.上述各種因素的綜合
第8題:
在健康教育診斷中流行病學診斷常采用哪種方法。
A.常采用快速流行病學評估方法
B.常采用復習文獻,專家咨詢、現場調查等方式
C.召開座談會的形式
D.利用常規資料
E.現場觀察
第9題:
對慢性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期限一般為。
A.1年
B.2年
C.5年
D.10年
E.10年以上
第10題:
心理健康障礙在于。
A.虛弱
B.戰爭、居住擁擠等
C.吸煙、酗酒
D.濫用藥物
E.其他
第11題:
行為診斷的任務為。
A.探索威脅目標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
B.區分引起健康問題的行為與非行為因素
C.評估需求和影響生活質量的主要問題
D.健康問題在時間、空間上的規律
E.確認影響目標行為的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強化因素
第12題:
冠心病、惡性腫瘤、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為。
A.戰爭
B.營養不良
C.免疫接種覆蓋率下降
D.不良行為和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E.其他因素
第13題:
健康教育是否反映了重點對象的需求屬于。
A.過程評價
B.近期效果評價
C.遠期效果評價
D.結局評價
E.效應評價
第14題:
健康促進的基本內涵為。
A.改變人們的個人行為
B.側重于政府行為
C.包含了個人行為改變,政府行為改變兩個方面
D.主要著眼點是個體健康問題
E.主要著眼點是群體健康問題
第15題:
美國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0%以上,解決的辦法為。
A.依靠先進的醫療技術
B.依靠先進的醫療設備
C.依靠抑制生物因子
D.依靠發達的經濟
E.依靠改變吸煙等不良行為
第16題:
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公共衛生革命其重要內涵為。
A.要想改變居民健康狀態必須增加醫療照顧和衛生經費
B.必須改變人民的不良行為和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C.應該研制和增設醫療設備
D.改變環境條件
E.改變預防性衛生服務措施
第17題:
健康教育評價的目的在于。
A.確定計劃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
B.進一步確定優先項目
C.進一步確定目標
D.有助于制定策略
E.有助于確定研究方法
第18題:
健康教育計劃的核心是。
A.需要
B.目標
C.方向
D.制定策略
E.目的
第19題:
在人群知識和行為的關系中,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人群知識的增長和行為的改變呈正相關
B.人群知識的增長和行為的改變呈負相關
C.人群知識的增長并不總是伴隨有行為的改變
D.二者無關系
E.知識的增長妨礙行為的改變
第20題:
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為。
A.高危人群
B.社區人群
C.婦幼人群
D.老年人
E.兒童
第21題:
技能、資源屬于。
A.傾向因素
B.前置因素
C.加強因素
D.強化因素
E.促成因素
第22題:
多數中老年人認為合理飲食、參加體育運動很有必要,就是不知道如何合理營養、運動沒有場所,則應。
A.重點考慮傾向因素
B.重點考慮促成因素
C.重點考慮強化因素
D.重點考慮加強因素
E.其他因素
第23題:
在健康教育中,健康測量和指標中行為因素指標應是。
A.發病率[ 搜集整 理]
B.患病率
C.吸煙率、飲酒率
D.生育率
E.圍生兒死亡率
第24題:
安全用水百分率、計劃免疫覆蓋率屬于。
A.衛生政策指標
B.社會經濟指標
C.預防性衛生服務指標
D.健康狀況指標
E.其他
第25題:
評價經干預后健康狀況和社會效益的變化屬于。
A.過程評價
B.效應評價
C.形成評價
D.近期效果評價
E.遠期效果評價
第26題:
根據健康概念的論述,指出下列哪項理解最為準確。
A.健康即無病
B.健康即不虛弱
C.健康是身體、精神、社會適應均處于完好狀態
D.健康即健壯
E.健康是身體各系統均無病理變化
第27題:
在評價期間所發生干預計劃之外的重要條件,如世界無煙日、食物供應變化屬于。
A.回歸因素
B.選擇偏倚
C.測試因素
D.成熟因素
E.歷史性因素
第28題:
實驗研究是。
A.將研究對象按隨機原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B.實驗組與對照組不是隨機的
C.實驗組(干預組)和對照組在某些方面必須相似
D.常用于行為觀察
E.由原因到結果的調查研究
第29題:
在健康教育策略中技能發展、模擬、詢問、行為矯正屬于。
A.培訓類
B.信念傳播類
C.組織方法類
D.社會行動類
E.組織發展類
第30題:
心血管疾病的干預對象為。
A.中老年人
B.兒童
C.婦女
D.所有人群
E.高危人群
第31題:
在健康教育策略中,講演、大眾傳播媒介應屬于。
A.培訓類
B.組織方法類
C.社會行動
D.信念傳播類
E.組織發展
第32題:
健康教育的重點在于。
A.個體健康
B.群體健康
C.個體與群體的結合
D.重點解決危險因素
E.重點是解決環境問題
第33題:
在健康教育學的研究方法中,特爾斐法屬于。
A.觀察法
B.實驗研究
C.準實驗研究
D.調查法
E.其他實驗方法
第34題:
任何特定的行為問題都是。
A.受三類因素(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強化因素)共同作用的
B.互相獨立、互不相干的
C.互相矛盾的
D.互相制約的
第35題:
任何特定的行為問題都是。
A.受三類因素(傾向因素、促成因素、強化因素)共同作用的
B.互相獨立、互不相干的
C.互相矛盾的
D.互相制約的
第36題:
在評價影響內在真實性的歷史性因素中可通過下列哪種方法排除。
A.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
B.多次基線測量
C.設立對照組或過程追蹤
D.測量工具的校正
E.其他方法
第37題:
我國健康教育面臨的挑戰為。
A.新型傳染病的增加
B.營養不良病的增加
C.普通傳染病的流行
D.職業病的增加
E.新型傳染病和普通傳染病并存
第38題:
在健康教育方案設計中影響評價效果內在真實性的因素很多,其中青少年隨年齡的增長,心理特征發生變化應屬。
A.歷史性因素
B.測試因素
C.統計回歸因素
D.成熟因素
E.偏倚
第39題:
探索病因因素和評價干預效果的指標為。
A.發病率、患病率
B.吸煙率
C.出生率
D.發育率
E.其他
第40題:
美國在本世紀初與傳染病作斗爭中居民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應歸功于。
A.醫學與技術的進步
B.環境條件的改變
C.醫療照顧
D.強化治療措施
E.高精尖醫療設備
第41題:
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評價的含義為。
A.針對計劃本身及實施過程中的管理問題
B.針對了解計劃實施后對人群健康狀況改善的程度
C.看實施后的整個結局
D.著眼于計劃實施后知識、態度、信念、價值觀變化的程度
E.其他方面
第42題:
健康教育的實質是。
A.實行一種干預措施
B.側重于改變人們知識的結構和態度
C.實現特定健康行為目標的一種手段
D.和傳統上的衛生宣傳并無兩樣
E.衛生知識的單項傳播
第43題:
健康促進的核心策略為。
A.實行干預措施
B.社會動員
C.對群眾來說強調自愿
D.非政府組織的參與
E.專業人員的參與
第44題:
父母指導孩子刷牙、成人學習烹飪技術屬于。
A.信息傳播
B.組織發展
C.組織方法
D.大眾傳播媒介
E.培訓
第45題:
如果80%的中老年人認為合理飲食,參加體育鍛煉沒有必要則應。
A.在強化因素中重點考慮
B.在傾向因素中重點考慮
C.在促進因素中重點考慮
D.在加強因素中重點考慮
E.其他方面
第46題:
被廣泛地用于評價和比較不同地區健康狀況的指標應是。
A.粗死亡率
B.期望壽命
C.幼兒死亡率
D.新生兒死亡率
E.圍生兒死亡率
第47題:
研究表明,高吸煙率與高肺癌死亡率有35~40年的時間差,則說明。
A.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沒有什么關系
B.從吸煙到患肺癌有35~40年的潛伏期,有密切之關系
C.吸煙與患癌的關系尚在爭議之中
D.吸煙不一定患肺癌
E.好多患肺癌者不一定吸煙
第48題:
在實施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第二年,某市政府宣布,在所有副食商店不再出售肥肉,在全市范圍內提倡禁煙活動屬于。
A.歷史性因素
B.成熟因素
C.觀察偏倚
D.人為因素
E.回歸因素
第49題: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過早死亡與下列哪項有關。
A.生物因素
B.治療不當
C.不良行為與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D.衛生服務不好
E.醫療技術落后
第50題:
經篩檢后,對高血壓水平的個體再檢查,可預期復查者的血壓值會下降屬于。
A.歷史性因素
B.回歸因素
C.選擇偏倚
D.成熟因素
E.測試因素
1―― 5CCBEB 6――10ABBCB 11――15BDACE 16――20BAACB 21――25ECCCE
26――30CEAAA 31――35DBDAA 36――40CEDAB 41――45DABEB 46――50BB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