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2-23 共1頁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一、牙體解剖 | 1.牙體解剖的一般概念 | (1)牙的組成、分類及功能 (2)牙位記錄及牙的萌出 (3)牙體解剖的應用術語及解剖標志 |
2.牙體外形及生理意義 | (1)恒牙的外形 (2)乳牙的外形 (3)乳牙與恒牙的鑒別 (4)牙體形態的生理意義 |
|
3.髓腔形態 | (1)髓腔的解剖形態 (2)髓腔的增齡性變化 (3)恒牙髓腔解剖特點 (4)乳牙髓腔的解剖特點 |
|
![]() |
||
三、口腔功能 | 1.咀嚼功能 | (1)咀嚼效率及其相關因素 (2)咀嚼運動的生物力 (3)咀嚼與牙的磨耗 |
2.唾液的功能 | (1)唾液的性質與成分 (2)唾液的作用 |
|
四、運動系統、脈管及神經解剖 | 1.骨及關節 | (1)上頜骨的解剖特點及意義 (2)下頜骨的解剖特點及意義 (3)顳下頜關節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
2.咀嚼肌 | 咀嚼肌的名稱、起止點及功能 | |
3.脈管 | (1)頸外動脈的主要分支名稱 (2)上、下頜牙齒的血供 (3)翼靜脈叢的交通 |
|
4.神經 | (1)三叉神經的分支及分布 (2)面神經的分支及分布 |
|
五、口腔頜面頸部局部解剖 | 1.口腔局部解剖 | (1)口腔境界及表面標志 (2)唇、腭、舌的解剖特點 (3)舌下區的主要內容 |
2.頜面部局部解剖 | (1)頜面部表面標志 (2)腮腺咬肌區的境界及層次特點 |
|
3.頸部局部解剖 | (1)頸筋膜的層次結構 (2)頜下三角的境界及解剖結構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