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31.臨床上用于記錄頜位關系的是(D)。
A.基托
B.暫基托
C.合堤
D.托
E.蠟基托
32.對全口義齒的固位和支持有利的粘膜情況是(B)。
A.厚、松軟
B.厚、韌
C.薄
D.薄、干燥
E.B或D
33.上頜前牙頸部的唇舌向傾斜方向為(C)。
A.中切牙向唇側,側切牙、尖牙向腭側
B.中切牙、側切牙向唇側,尖牙向腭側
C.中切牙、側切牙向腭側,尖牙向唇側
D.中切牙向腭側,側切牙、尖牙向唇側
E.中切牙、側切牙和尖牙均向腭側
34.某無牙頜患者,上下頜弓位置關系正常,牙槽嵴豐滿,上頜相當于3牙槽嵴唇側尖銳骨尖。此患者在全口義齒修復前需進行(C)。
A.唇頰溝加深
B.上頜結節修整
C.牙槽骨修整
D.唇系帶修整
E.頰系帶修整
35.造成牙槽骨吸收速度快的原因不是(C)。
A.骨質疏松
B.牙周病
C.猖獗齲
D.全身健康差
E.義齒設計制作不合理
36.屬于緩沖區的部位是(A)。
A.切牙乳突區
B.磨牙后墊區
C.后堤區
D.牙槽嵴頂區
E.頰側翼緣區
37.患者戴用全口義齒一周后,自訴義齒松動,易脫落。在詢問病史時,要著重了解的是(C)。
A.怎樣松動
B.松動程度如何
C.何時義齒松動
D.過去是否戴過義齒
E.是否能吃飯
38.一牙周病患者,全口牙拔除兩周后即做全口義齒修復,半年后義齒固位差,張口說話易脫落。最可能的原因是(E)。
A.人工牙排列偏唇頰側
B.頜位關系錯誤
C.垂直距離過高
D.基托邊緣過度伸展
E.牙槽嵴吸收
39.試戴時,可采用如下方法判斷垂直距離是否正確,除了(A)。
A.戴入義齒后,是否不敢張口
B.面部比例是否自然協調
C.鼻唇溝,頦唇溝深度是否合適
D.說話時上下牙之間是否有碰擊聲
E.面容是否蒼老
40.塑料牙與瓷牙比較,正確的說法是(D)。
A.塑料牙質輕,咀嚼效能高
B.瓷牙耐磨,但咀嚼效能低
C.瓷牙和塑料基托結合好,但易崩裂
D.塑料牙調合方便
E.塑料牙不易變色
41.基托組織面需局部緩沖的是(E)。
A.正中關系錯
B.義齒固位差
C.前牙咬切功能差
D.下頜隆突處壓痛
E.說話及大開口時義齒脫落
42.全口義齒的基托邊緣位置不應位于(D)。
A.前庭溝底移行皺襞
B.遠中頰角區
C.舌側翼緣區
D.磨牙后墊前緣
E.腭小凹后2mm
43.需重新制作義齒的是(A)。
A.正中關系錯
B.義齒固位差
C.前牙咬切功能差
D.下頜隆突處壓痛
E.說話及大開口時義齒脫落
44.以下關于主承托區的描述中錯誤的是(D)。
A.位于上下頜牙槽嵴頂
B.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復層鱗狀上皮
C.上皮下有致密的粘膜下層
D.能保證義齒不松動
E.能承受咀嚼壓力
45.試排牙時發現,患者微笑時可見上前牙齦緣,口微閉時上前牙切緣位于唇下2mm,第二前磨牙近中面位于口角。此時應該(A)。
A.換大號上前牙
B.換小號上前牙
C.抬高上前牙齦緣位置
D.抬高上前牙
E.不必修改
1.上下牙列不接觸,下頜處于安靜狀態時的位置稱為(B)。
A.正中位
B.息止頜位
C.息止間隙
D.頜間距離
E.垂直距離
2.微笑時的唇高線位于上頜中切牙的(D)。
A.切緣
B.切1/3
C.切1/2
D.切2/3
E.齦緣
3.一患者戴用全口義齒一周,主訴咬合疼痛,定位不明確。檢查發現:粘膜未見明顯紅腫或潰瘍部位,基托邊緣伸展合適,做正中合咬合時,上頜義齒有較明顯的扭轉。義齒存在問題是(E)。
A.基托不密合
B.基托翹動
C.正中早接觸
D.前伸干擾
E.正中關系有誤
4.關于取印模時邊緣整塑,錯誤的是(C)。
A.為了使義齒有良好的邊緣封閉
B.可用印模膏做
C.制作個別托盤后不需要
D.可由醫師牽拉患者面頰部
E.可以分區做
5.制作個加別托盤適用于以下情況,除了(E)。
A.所有取無牙頜印模的情況
B.無合適成品托盤時
C.牙槽嵴低平,兩側吸收不一致
D.牙槽嵴過于豐滿
E.取研究模型時
6.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區時,最深處的深度為(B)。
A.<0.5mm
B.1~1.5mm
C.2~3mm
D.4~5mm
E.6~10mm
7.雙側上頜結節明顯突向頰側,倒凹大者,全口義齒修復時要(D)。
A.患者先自行按摩,使突出骨質吸收,去除倒凹
B.減小此處基托伸展范圍
C.基托組織面緩沖
D.手術去除突出骨質
E.使義齒旋轉就位
8.一無牙頜患者,全口義齒戴用十年。檢查發現:舊義齒人工牙磨耗嚴重,垂直距離低,基托不密合,下頜前庭粘膜反折處及牙槽嵴舌側粘膜處小潰瘍。處理方法是(E)。
A.自凝樹脂加高舊義齒人工牙合面
B.舊義齒基托組織面重襯
C.舊義齒基托邊緣緩沖
D.重新修復,取印模
E.停戴舊義齒一周后重新修復
9.上頜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為(C)。
A.向上、向后
B.向上、向外
C.向上、向內
D.向后、向外
E.向上、向前
10.確定頜位關系是指(D)。
A.恢復面部適宜的垂直距離
B.確定正確的頜間距離
C.恢復面部生理形態
D.恢復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E.糾正下頜習慣性前伸
11.患者戴用全口義齒一周后,自訴義齒松動,易脫落。何時需要重襯(D)。
A.基托邊緣過度伸展
B.基托邊緣過短
C.咬合不平衡
D.基托組織面不密合或邊緣封閉差
E.上頜隆突形成支點
12.一戴用全口義齒患者,在做側方咬合時,平衡側義齒基托翹動、脫落,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
A.正中 不平衡
B.側方 不平衡
C.前伸 不平衡
D.垂直距離過高
E.義齒固位差
13.義齒初戴時出現哪一情況需要返工重作?(B)。
A.就位困難
B.下頜偏向一側
C.發音不清
D.粘膜壓痛
E.基托邊緣過長
14.患者戴用全口義齒一周后,自訴義齒松動,易脫落。如果病人說明僅在大張口時易掉,應該檢查(A)。
A.基托邊緣伸展
B.義齒磨光面形態
C.前牙覆合、覆蓋
D.側方平衡
E.正中平衡
15.與大氣壓力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C)。
A.基托面積
B.牙槽嵴高度
C.邊緣封閉
D.后堤區寬度
E.粘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