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全真模擬試題十六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模擬試題(三) 第二單元
一、A1型題:每一道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取前伸頜位關系記錄是為了確定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髁導斜度:為髁槽與水平面的交角,是用前伸位關系記錄將髁道斜度轉移到架上的。所以取前伸位記錄是為了確定髁導斜度。選項C正確。切導斜度:為切導盤與水平面的交角,與切道斜度相對應。補償曲線曲度:全口義齒的補償曲線是全口義齒上頜的尖牙牙尖與所有后牙頰尖相連所形成的凸向下的曲線。故本題選C。
 
2.急性骨膜下膿腫的典型臨床表現是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骨膜下膿腫,患牙的持續性、搏動性跳痛更加劇烈,患者感到極度痛苦,故A錯誤?;佳栏X高起、松動,輕觸患牙即感覺疼痛難忍,故C、D錯誤,叩痛(+++),牙髓可有活力,所以B錯誤,松動Ⅲ度影響睡眠和進食,還可伴有體溫升高、乏力等全身癥狀。嚴重的病例可在相應的頜面部出現蜂窩織炎、牙齦紅腫,移行溝變平,有明顯的壓痛,捫診深部有波動感,故本題選E。
 
3.拔牙的絕對禁忌證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拔牙時可導致嚴重的心內膜炎并發癥,必須用抗生素預防,但不是拔牙的絕對禁忌證,故A選項錯誤;先天性室間隔缺損在拔牙時也應注意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發生,故排除選項B;有近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有人主張在治療好轉后6個月,臨床癥狀和心電圖變化皆已好轉后拔牙,故選C;高血壓病人當血壓降至180/100mmHg時可行拔牙術,故排除D;肺心病在拔牙時應預防發生心肺功能衰竭,可用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但并非拔牙絕對禁忌證,排除E。本題選C。
 
4.顳下頜關節內強直的常見病因是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顳下頜關節內強直也稱真性關節強直,關節內纖維性或骨性粘連,導致顳下頜關節內強直的常見原因是炎癥以化膿性中耳炎為最常見,另一個常見原因是關節損傷,此外類風濕關節炎也可以引起關節內強直。故本題選E。
 
5.單側顳下頜關節急性前脫位的臨床表現是頦部中線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頦部中線不偏,下頜前伸為急性雙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癥狀。頦部中線偏向患側,前牙對刃以及頦部中線偏向患側,前牙反牙合,可為髁狀突骨折的癥狀。可排除A、B、C選項。D選項,頦部中線偏向健側,健側后牙反為單側顳下頜關節急性前脫位的臨床表現,因此排除D選項,本題選E。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戴義齒2周,主訴義齒撬動明顯,且疼痛。查游離端可摘局部義齒,坐分別設計三臂卡環,馬蹄形塑基托,與黏膜貼合良好,遠中牙槽嵴黏膜上可見黏膜紅腫。造成義齒撬動疼痛的原因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題干:游離端可摘局部義齒,分別設計三臂卡環,馬蹄形塑基托,該病例為雙側后牙游離缺失的Kennedy一類牙列缺損,根據可摘局部義齒的設計原則可知這種設計不合理,卡環數量和分布不當,未設抗義齒轉動移位的間接固位體,應改善義齒的設計形式。故本題選C。
 
7.某患者,缺失,基牙條件良好,防止義齒前后撬動最有利的措施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間接固位體是用以輔助直接固位體的固位部件,起到增強義齒穩定,防止義齒發生翹起、擺動、旋轉及下沉的作用。具體用于防止義齒游離端牙合向脫位;對抗側向力,防止義齒旋轉和擺動如本題,是為了防止義齒前后撬動,則C選項為正確分散力,減輕基牙及基托下組織承受的力。A是增加固位,B是為了防止向脫位,D是減小側向力,E與本題無關。故本題選C。
 
8.患者,35歲。牙周病綜合治療后,需用牙周夾板固定松動牙。下列各類修復中,哪一種可作為前牙牙周夾板的固位體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A,錘造全冠,有無縫冠和焊接冠兩種,焊接冠表面有焊縫,機械性能差,制作不便,已少用。選項B,樁核冠適用于牙冠大面積缺損,難以用其他方法修復者。固定義齒的固位體。前牙畸形,錯位或扭轉難以用樁核冠修復以改善外觀。選項C,可作為前牙牙周夾板的固位體。選項D,金屬半冠固位性差。選項E塑料全冠主要用于前牙修復,它是以牙冠色的塑料恢復牙冠的形態、功能和美觀為主的全冠修復體。但其強度較差,故經常作為暫時冠。故本題選C。
 
9.女性患者,因左舌下腺囊腫(口外型)于門診行左舌下腺及囊腫摘除術,術后第2天左頜下區發生腫脹,且進食時明顯。最可能的原因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舌下腺切除術應注意勿損傷其他結構。舌系帶兩側的口底黏膜上的舌下阜為頜下腺管及舌下腺的共同開口。舌下阜兩側各有一條向后外斜行的舌下襞,為舌下腺導管的開口部位。該病例患者舌下腺手術后頜下區腫脹,說明手術損傷了頜下腺導管,故此題選C。
 
10.男性,60歲。行上頜結節注射麻醉后,突然感到全身發麻,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神志模糊,心慌,氣悶,表情肌抽搐及血壓下降。應考慮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癔癥發作時無陽性體征,故A不正確。暈厥表現為意識喪失,B選項也不正確。麻藥過敏為麻醉并發癥之一,突出表現在酯類局麻藥,臨床表現為:藥疹、哮喘、過敏性紫癜、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神志模糊、心慌、氣悶、血壓下降等類似中毒的癥狀。本題選D。腎上腺素反應時有頭暈、頭痛、口唇蒼白,但血壓升高,脈搏快而有力。E選項不正確。故本題選D。
 
三、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1-13題共用備選答案)
A.遠中用力
B.近中用力
C.唇側用力
D.頰側用力
E.舌側用力
11.拔除下頜前牙,脫位時應先向
12.拔除上頜前牙,脫位時應先向
13.拔除下頜第三磨牙,脫位時應先向

正確答案:11.C,12.C,13.E 解題思路:下頜前牙唇及舌側皆較薄,搖動力量在開始時唇舌側可大致相等,逐漸可感到往何方向較易,即向該方向牽引拔除,一般為唇側,故第111題選C;上頜前牙均為單根,根似錐形,唇側骨板較薄,拔除時應先反復搖動以擴大牙槽窩,然后略加旋轉力向唇側牽引拔出,故第112題選C;下頜第三磨牙牙根多融合成錐形,舌側骨板薄,應向舌側多用力并拔除,故第113題選E。
 
(14-16題共用備選答案)
A.3/4冠
B.金屬烤瓷全冠
C.鑄造開面冠
D.塑料全冠
E.鑄造金屬全冠
14.前牙固定橋固位體應選擇
15.后牙臨時固定橋固位體可選擇
16.后牙固定橋咬合較緊,第二磨牙固位體可選擇

正確答案:14.B,15.D,16.E 解題思路:1.金屬烤瓷全冠適應于要求美觀有永久修復的患牙,前牙對美觀的要求比較高,適于選擇金屬烤瓷全冠,所以128題選B。塑料全冠主要用于前牙修復,它是以牙冠色的塑料恢復牙冠的形態、功能和美觀為主的全冠修復體。但其強度較差,故經常作為暫時冠,所以后牙臨時固定橋固位體可選擇塑料全冠,故129題選D。鑄造全冠的特點是與其他冠修復體相比,它與牙體的接觸面積大,與牙體組織密合,固位力強,自身強度大,對牙的保護作用好??捎糜诟鞣N牙體缺損的修復,也是固定橋的主要固位體,第二磨牙因承受的咬合力較大,所以130題選E。
 
四、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7-19題共用題干)
男性,30歲。右下頜腫痛伴開口受限1周,吞咽疼痛。檢查:開口度10mm,翼下頜皺襞處黏膜水腫,智齒部分萌出,周圍軟組織紅腫,右下頜后區壓痛。
17.最可能的診斷是




18.對患牙應選擇的局部治療方法是




19.如病變進展需進行切開引流,切開部位是





正確答案:17.E;18.A;19.B 解題思路:1.顳間隙感染在顳部表現有病變;下頜智齒根尖膿腫沒有開口受限的癥狀;下頜智齒冠周炎合并咽旁隙感染有咽部紅腫,:腭扁桃體突出的臨床癥狀;下頜智齒冠周炎合并咬肌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是以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腫脹變硬,壓痛伴明顯張口受限;下頜智齒冠周炎合并翼下頜間隙感染檢查可見翼下頜皺襞處黏膜水腫,下頜支后緣稍內側可有輕度腫脹,深壓痛。故本題選E。
2.智齒冠周炎局部治療方法常用1%~3%過氧化氫溶液,生理鹽水,1:5000高錳酸鉀溶液,0.1%氯己定等反復沖洗齦袋,A選項正確。硝酸銀燒灼可用于口腔內較大的潰瘍的治療,不用于治療智齒冠周炎,故不選B。C選項不是針對感染的治療方法。D和E選項只能緩解疼痛水腫的癥狀。故C、D、E選項都不正確。故本題選A。
3.翼下頜間隙感染切開引流部位:口內切口在上頜結節外側前庭黏膜轉折處,以血管鉗沿下頜支冠突內側向后上分離至膿腔。口外切口為暴露下頜角下緣,沿下頜角下做弧形切口,切斷頸闊肌,在其內側切開部分翼內肌附著,通過下頜支后緣與翼內肌之間進入膿腔。故本題選B。
 
(20-22題共用題干)
男性,35歲。右上第一磨牙牙髓治療后劈裂,拔牙過程中牙冠碎裂至齦下,牙根與周圍骨質粘連。
20.此時拔除此根應先




21.拔牙過程中發現其腭側根消失,牙槽窩空虛,此時應當




22.如果確定腭根已入上頜竇,經去除牙槽間隔后擴大牙槽窩將其沖出,此時上頜竇底黏膜破裂口約7mm,此時應





正確答案:20.C;21.A;22.A 解題思路:1.牙挺取根適用于根斷部位較低,牙鉗不能拔除時,本題中牙冠碎裂至齦下屬于高位,故A不對;牙鉗拔除適用于高位牙根,牙鉗需要盡可能推進向根端,但本題牙根與周圍骨質粘連,故B不恰當;牙根拔除不用渦輪鉆,易損傷牙周,故E不對;翻瓣去骨拔除法,上6易傷及上頜竇底,故D不恰當,本題中上6最佳為先分根后拔除,盡量減小阻力,故本題選C。
2.腭側根消失首先應該攝片故A正確,X線片可見三種情況:①為牙槽窩空虛,明顯出血現象,如題所述;②為牙根位于竇底黏膜下,未穿透竇底黏膜,牙槽窩內可以看見牙根,但是已經逸出牙槽窩外;③為竇底雖己穿破,但是牙根粘連竇底黏膜上,并未遠離,確定情況后決定是翻瓣去骨取根(D不是第一步,故不對)或沖洗,立即擴大牙槽窩取根或行上頜竇開窗取根均不可取,B、C不對,是否延期拔牙依情況而定,E不對。故本題選A。
3.上頜竇穿孔的處理方法決定于孔的大小。如果為小的穿孔(2mm左右),可按拔牙后常規處理,使牙槽窩內形成一高質量的凝血塊,待其自然愈合,故C不對;如為2~6mm的穿孔,最好在拔牙創加"8"字縫合,協助血凝塊固位;若穿孔大于7mm,應立即行上頜竇瘺修補術,術后給予抗生素,故D不對,B與本題無關,故本題選A。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