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歷年真題(B1型題)
一、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3題共用備選答案)
A.醫師不僅要關心病人的軀體,而且要關心病人的心理;不僅要關心病人個體,而且要關心病人家屬、病人后代以至關心社會
B.按經濟條件、身份、地位把病人分成不同等級
C.內心深處的自我評價能力
D.為病人、病人家屬、社會減少治療費用,減輕大病造成的經濟負擔
E.隨意傳播病人隱私
答案 A B C D E 1.屬于醫師義務的是
答案 A B C D E 2.屬于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要求的是
答案 A B C D E 3.屬于違反保密原則的是
正確答案:1.D,2.A,3.E 解題思路:第2小題:本試題是對生-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理解和應用的考題。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把病人看作一個生物人,忽視了病人的心理和社會屬性。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把病人的身心看成統一的整體,也把病人個體與他人、社會看成密切相聯系的整體,因此它要求醫師不僅關心病人的軀體,而且要關心病人的心理;不僅要關心病人個體,而且要關心病人家屬、病人后代以至關心社會。由此可見,本試題的正確選擇應是A,有70%的應考者選擇了此答案。但是,也有18%的應考者選擇了D,這不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要求,而是醫師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