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7年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題及解析題--兒科(二)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19.★大腸桿菌敗血癥首選: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使用抗生素時一般主要選用殺菌抗菌素,根據致病菌選用敏感抗生素。重癥敗血癥宜聯合用藥。

  20.★重癥敗血癥首選: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同上

  1.★7個月嬰兒,體重5kg,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2cm,精神差,食欲不佳,常腹瀉,面色蒼白,血紅蛋白75g/L,紅細胞3.2×1012/L,應診斷為:

  A.營養不良Ⅰ度,缺鐵性貧血 B.營養不良Ⅱ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C.營養不良Ⅲ度,缺鐵性貧血 D.營養不良Ⅱ度,缺鐵性貧血

  E.營養不良Ⅲ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營養不良Ⅱ度的診斷標準為:體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在0.4cm 以下,四肢、面部皮下脂肪減少,皮膚彈性差,肌肉明顯松弛;身長較正常低;抑郁不安、不活潑。6個月~6歲者小兒Hb正常值為110g/L (11g/dl)紅細胞約為3.0×1012/L,該患兒血紅蛋白降低比紅細胞減少更為明顯,符合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特點。

  2.★對于重度脫水或中度脫水有明顯周圍循環衰竭者,2:1等張含鈉液的使用正確的是

  A.只適用于高滲性脫水 B.只適用于低滲性脫水 C.只適用于等滲性脫水

  D.適用于任何性質的脫水 E.以上都不適用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對重度脫水或中度脫水有明顯周圍循環衰竭者,首先應予擴容,2:1等張含鈉液20ml/kg于30~60min內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環和腎臟功能。適用于任何脫水性質的患兒。

  3.★★★關于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下列哪項不正確

  A.缺乏維生素D B.血中鈣離子降低 C.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

  D.多見于4個月~3歲的嬰幼兒  E.出現全身驚厥,手足搐搦及喉痙攣等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是因血中鈣離子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全身驚厥、手足搐搦或喉痙攣等,本病與維生素D缺乏癥關系密切,多見于4個月~3歲的嬰幼兒。

  4.★營養不良,常見的維生素缺乏癥是

  A.維生素A缺乏癥 B.維生素B缺乏癥 C.維生素C缺乏癥

  D.維生索D缺乏癥 E.維生素E缺乏癥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營養不良可并發各種維生素缺乏,常見者為維生素A缺乏,有時也有維生素B、C、D的缺乏。

  5.★★★營養不良的最初癥狀是

  A.消瘦 B.體重不增或減輕 C.面部皮下脂肪減少 D.乏力 E.納差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營養不良是因缺乏熱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缺乏癥。營養不良最先出現的癥狀是體重不增,繼之體重下降,生長發育停滯,精神萎靡,并出現各器官功能減退,易繼發感染。

  6.★口服補液不適用于:

  A.新生兒腹瀉     B.腹瀉時脫水的預防    C.腹瀉伴輕度脫水

  D.腹瀉伴中度脫水而無明顯周圍循環障礙者    E.補充繼續丟失量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口服補液可用于腹瀉脫水的預防以及輕、中度脫水而無明顯周圍循環障礙的患兒。有明顯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或其他嚴重并發癥者及新生兒不宜口服補液。如口服補液過程中嘔吐頻繁或腹瀉、脫水加重者,應改為靜脈補液。

  7.★補充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一般開始于

  A.生后1周 B.生后2周左右 C.生后1月 D.生后6~7周 E.生后8~9周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新生兒預防佝僂病應提倡母乳喂養,盡早開始曬太陽,對早產兒、雙胎及人工喂養兒或者冬季出生小兒,可于生后1~2周開始,口服維生素D500~1000IU,連續服用。不能堅持口服者可肌注維生素D10萬~20萬U(能維持1~2月)。

  8.★★★佝僂病性手足搐搦癥的典型癥狀中,喉痙攣主要見于

  A.嬰兒 B.幼兒 C.學齡前期兒童 D.學齡期兒童 E.青春期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典型癥狀為1.驚厥。突然發生,最常見于嬰兒期。表現四肢抽動、兩眼上竄、面肌顫動,神志不清,持續數秒至數分,可數日發作1次,或1日多次至數十次發作。2.手足搐搦。突然手、足痙攣呈弓形,雙手呈腕部屈曲、手指直伸、拇指內收掌心、強直痙攣。發作時意識清楚,多見于幼兒及兒童。3.喉痙攣。主要見于嬰兒,因聲帶和喉部肌肉痙攣,引起吸氣困難,喉鳴、哭鬧時嚴重,重者可發生窒息死亡。

  9.★★★佝僂病激期,主要臨床特點是

  A.睡眠不安,夜驚    B.煩躁多哭,多汗   C.骨骼系統改變

  D.突然抽搐,重者可突然窒息    E.動作與語言發育遲緩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激期除活動早期癥狀外,主要表現為骨骼變化和運動功能發育遲緩。骨骼系統表現為:顱骨軟化、方顱、肋骨串珠、肋膈溝、雞胸、漏斗胸、佝僂病手鐲或腳鐲。下肢“O”形或“X”形腿等。小兒學坐后,可致脊柱后突或側彎,重癥者骨盆前后徑變短,形成扁平骨盆。患兒肌肉發育不良,肌張力低下,韌帶松弛,表現為頭頸軟弱無力,坐、立、行均較正常晚。腹肌張力低下致腹部隆起如蛙腹。表情淡漠,語言發育遲緩,但經治療后可恢復。血清鈣磷均減低,鈣磷乘積常< 30,堿性磷酸酶較活動早期更為增高。

  10.★★★佝僂病活動初期的表現是

  A.易激惹、多汗等神經精神癥狀  B.多種骨骼畸形  C.手鐲征 D.肌張力低 E.出牙延遲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活動早期多在3個月左右發病,主要表現在神經精神癥狀,如小兒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夜驚(啼)。常伴有與室溫、季節無關的多汗,尤其是頭部多汗刺激經常搖頭,導致枕禿。此期常無明顯骨骼變化,血生化改變為:血鈣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堿性磷酸酶增高,血清25-(OH)2D3可降低。

  11.★★★營養不良患兒皮下脂肪削減的順序是

  A.軀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頰部 B.面頰部→腹部→軀干、臀部、四肢

  C.腹部→軀干、臀部、四肢→面頰部 D.四肢→軀干→腹部→面頰

  E.臀部→軀干→腹部→面頰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營養不良是因缺乏熱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缺乏癥。營養不良最先出現的癥狀是體重不增,繼之體重下降,生長發育停滯,精神萎靡,并出現各器官功能減退,易繼發感染。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而表現出明顯消瘦是本病的特點。皮下脂肪消減的順序:先在腹部、背部、臀部、四肢、面頰脂肪最后消失。

  12.★★★3~6個月佝僂病患兒,多見的骨骼系統改變是

  A.方顱 B.胸廓畸形 C.手鐲、腳鐲征 D.顱骨軟化 E.下肢畸形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顱骨軟化多見于3~6個月嬰兒,以手指輕壓枕骨或頂骨中央,隨壓力而暫時內陷,隨手指放松而彈回,似壓乒乓球感覺。方顱:多見于8~9個月以上患兒,嚴重時可呈鞍狀,十字狀顱形。胸部畸形多見于1歲左右小兒,如肋骨串珠、肋膈溝、雞胸、漏斗胸等。腕踝畸形多見于6個月以上的小兒,骺端肥厚,形成鈍圓環形隆起,稱佝僂病手鐲或腳鐲。下肢畸形多見于小兒開始行走時,由于骨質軟化和肌肉關節松弛,在走、立的重力作用下,而出現的“O”形或“X”形腿。

  13.★Ⅲ度營養不良小兒在調整飲食時開始熱量應為

  A.每日0.13 Kj/kg (30 kcal/kg) B.每日0.17 Kj/kg(40 kcal/kg)

  C.每日0.21 Kj/kg (50kcal/kg) D.每日0.25 Kj/kg (60 kcal/kg)

  E.每日0.29 Kj/kg (70 kcal/kg)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對于重度營養不良患者開始供給,熱量167~250kJ/(kg.d)[ 40~60 kcal/(kg.d)],以滿足基礎代謝需要,若消化吸收良好,可逐漸增加至502 ~ 628kJ/(kg.d)[ 120 ~ 150 kcal/(kg.d)],待體重恢復,體重與身高比例接近正常時再恢復至生理需要量。

  14.★佝僂病活動期口服維生素D劑量為

  A.800 U / d B.20000 U / d C.30000 U / d D.40000 U / d E.50000 U / d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佝僂病普通療法:口服濃縮魚肝油或單純維生素D制劑和鈣劑。活動早期維生素D 0.5萬 ~ 1萬 U/d,口服持續1個月后改預防量。活動期時單純維生素D制劑每天1萬~2萬U,口服1月后改為預防量。恢復期一般用預防量維持。

  15.★★★2歲,女。腹瀉1周,伴輕咳,口渴,眼眶明顯凹陷,精神萎靡,眼淚與尿量減少,皮膚彈性較差,四肢偏涼。診斷應考慮:

  A.中度等滲性脫水 B.中度低滲性脫水 C.重度高滲性脫水

  D.重度低滲性脫水 E.輕度低滲性脫水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中度脫水表現為:精神煩躁或萎靡,失水比例占體重10%~15%,皮膚彈性較差,口腔黏膜稍干燥,前囟、眼眶明顯凹陷,眼淚、尿量減少,周圍循環衰竭表現不明顯。有酸中毒。水和電解質丟失大致相同則多引起等滲性脫水,精神萎靡、口渴明顯、皮膚彈性稍差、血壓低、血鈉130~150mmol/L.

  16.★1歲患兒,體重8kg,腹瀉3日,每日7~8次。稀水便,尿量略減少。查體:皮膚彈性略差,眼窩略凹,有淚,心音有力,雙肺清,腹軟。血鈉132mmol/L.判斷其脫水性質為:

  A.輕度等滲脫水 B.中度等滲脫水 C.重度等滲脫水 D.輕度低滲脫水 E.中度低滲脫水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輕度脫水表現為: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失水比例占體重的5%以下,皮膚彈性稍差,口腔黏膜稍干燥,眼窩前囟稍凹陷,有淚,尿量略減少,無周圍循環衰竭及酸中毒表現。水和電解質丟失大致相同則多引起等滲性脫水,精神萎靡,口渴明顯,皮膚彈性稍差,血壓低,血鈉130~150mmol/L.

  17.★★★7個月嬰兒。腹瀉5天,尿量很少,嗜睡,呼吸深長,皮膚發花,彈性差,前囟、眼眶明顯凹陷,肢冷脈弱,心率150次/分,心音低鈍,應診斷為

  A.重度脫水+酸中毒     B.中度脫水+酸中毒+心力衰竭

  C.重度脫水+低鉀血癥 D.中度脫水+低鉀血癥

  E.重度脫水+低鉀血癥+心力衰竭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重度脫水表現為精神萎靡、煩躁或昏睡昏迷,失水比例占體重10%以上,皮膚彈性極差,口腔粘膜干燥極明顯,前囟、眼眶凹陷極明顯,無淚,尿量很少或無尿,出現周圍循環衰竭表現,嚴重酸中毒。嚴重酸中毒表現為呼吸深快、惡心嘔吐、口唇呈櫻桃紅色、精神萎靡、昏睡。嚴重者(pH<7.2時),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力衰竭等。而低鉀血癥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心音低鈍,腹脹,腸鳴音減弱等。重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電圖示T波增寬、低平或倒置,出現U波,以及腸麻痹,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18.★中度脫水的臨床表現,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 B.皮膚彈性較差 C.眼窩、前囟明顯凹陷

  D.四肢厥冷、血壓下降 E.哭時淚少,尿量減少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中度脫水表現為:精神煩躁或萎靡,失水比例占體重10%~15%,皮膚彈性較差,口腔黏膜稍干燥,前囟、眼眶明顯凹陷,眼淚、尿量減少,周圍循環衰竭表現不明顯。有酸中毒。四肢厥冷、血壓下降為重度脫水表現。

  19.★嬰兒腹瀉輕型與重型的主要鑒別點是

  A.發熱程度      B.腹瀉程度     C.大便蛋花湯樣,混有黏液

  D.大便鏡檢有脂肪球    E.有水及電解質紊亂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輕型腹瀉大便次數每日10次以下,鏡檢可見大便含大量脂肪球,無明顯全身癥狀,無明顯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重型腹瀉大便每日10余次或數十次,大便鏡檢可見脂肪球及少量白細胞。有明顯全身中毒癥狀及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癥狀。

  20.★★★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隱性體征不包括

  A.Trousseau征 B.腓反射 C.面神經征 D.巴賓斯基征 E.A+B+C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在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不發作時,查體可見以下幾種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的體征:①面神經征(Chvostek征)。②Trousseau征。③腓反射(Lustes征),稱為隱性體征。

  21.★患兒4個月,發熱,驚厥3次,驚厥后入睡,醒后活潑如常,體檢:體溫37.3℃,神清,精神好,咽部充血,有顱骨軟化。前囟平軟,未見其他異常,外周血白細胞8×109/L,中性52%,驚厥的原因可能是

  A.化膿性腦膜炎 B.高熱驚厥 C.佝僂病性手足搐搦癥 D.病毒性腦炎 E.低血糖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驚厥的特點為:突然發生,最常見于嬰兒期。四肢抽動、兩眼上竄、面肌顫動,神志不清,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可數日發作1 次,或1日多次至數十次發作。嬰幼兒突發無熱驚厥,而且反復發作,發作后神志清醒無神經系統體征者,應首先考慮本癥。檢查血總鈣低于 1.75~1.88mmol/L(7~7.5mg /dl)或鈣離子低于1.0 mmol/L(4mg/dl)即可診斷。

  (22~24題共用備選答案)

  A.等張含鈉液 B.1/2張含鈉液 C.2/3張含鈉液 D.1/3張含鈉液 E.1/4張含鈉液

  22.★高滲性脫水,第1日應輸: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補液時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用1/2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若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

  23.★低滲性脫水,第1日應輸: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補液時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用1/2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若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

  24.★等滲性脫水,第1日應輸: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補液時溶液中電解質溶液與非電解質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用1/2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若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

  (25~27題共用備選答案)

  A.腹壁皮下脂肪      B.腹壁皮下脂肪0.8~0.4cm C.腹壁皮下脂肪<0.4cm

  D.腹壁皮下脂肪消失   E.腹壁皮下脂肪<1.5cm

  25.★營養不良I度 :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營養不良Ⅱ度時腹壁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在0.4 cm 以下;營養不良Ⅲ度時,腹壁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四肢、面部皮下脂肪完全消失,皮膚彈性消失,呈老人樣。

  26.★營養不Ⅱ度 :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營養不良Ⅱ度時腹壁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在0.4 cm 以下;營養不良Ⅲ度時,腹壁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四肢、面部皮下脂肪完全消失,皮膚彈性消失,呈老人樣。

  27.★營養不良Ⅲ度 :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營養不良Ⅱ度時腹壁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在0.4 cm 以下;營養不良Ⅲ度時,腹壁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四肢、面部皮下脂肪完全消失,皮膚彈性消失,呈老人樣。

  (28~29題共用備選答案)

  A.5%~10% B.10%~15% C.15%~25% D.25%~40% E.40%以上

  28.★輕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 :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輕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中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重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

  29.★重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輕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中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重度營養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

  (30~31題共用備選答案)

  A.低鉀血癥 B.低氯血癥 C.低糖血癥 D.低鈣血癥 E.低鎂血癥

  30.★久瀉或佝僂病的患兒脫水及酸中毒糾正后出現驚厥,多考慮為: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低血鉀:血鉀<3.5mmol/L,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腹脹,腸鳴音減弱等。重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電圖出現U波,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久瀉或佝僂病的患兒血清鈣較低,在脫水和酸中毒時,由于血濃縮和離子鈣增加,可不出現低鈣癥狀,輸液后由于血鈣被稀釋和酸中毒被糾正,血清鈣降低、離子鈣減少,易出現手足搐搦或驚厥。用鈣劑治療無效時,應想到低鎂的可能。

  31.★久瀉或營養不良患兒輸液后,出現精神萎靡、腹脹、腸鳴音減弱,多為: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低血鉀:血鉀<3.5mmol/L,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腹脹,腸鳴音減弱等。重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電圖出現U波,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久瀉或佝僂病的患兒血清鈣較低,在脫水和酸中毒時,由于血濃縮和離子鈣增加,可不出現低鈣癥狀,輸液后由于血鈣被稀釋和酸中毒被糾正,血清鈣降低、離子鈣減少,易出現手足搐搦或驚厥。用鈣劑治療無效時,應想到低鎂的可能。

  1.★1歲男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血鉀3.4 mmol/L,血鈣2mmol/L,治療宜選

  A.西地蘭與鈣劑 B.西地蘭與鉀劑 C.西地蘭與鈣、鉀劑 D.西地蘭 E.西地蘭與速尿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心力衰竭的治療,包括吸氧、鎮靜、強心、利尿和血管擴張劑。可選用毒毛花苷K飽和量為0.007mg/kg 加于10%葡萄糖10~20ml中10分鐘內緩慢滴注,或直接加入莫菲管內緩慢滴注。根據病情需要6~12小時后可重復使用。也可用西地蘭,飽和量為 0.03~0.04 mg/kg,首次給1/2量。余量分2次,每4~6 小時給藥1次,加入10%葡萄糖液 10~20 ml中緩慢滴注。另外,該患兒存在低血鉀,應注意補鉀。

  2.★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

  A.肺炎鏈球菌 B.鏈球菌 C.真菌 D.支原體 E.呼吸道合胞病毒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其中病毒可占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細菌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3.★門診病人,8歲。咽痛,干咳,發熱3天,體溫38℃左右,右肺呼吸音低,無??音。白細胞9.0×10109/L ,N 65%,X線示右下肺薄片狀陰影。治療應選

  A.青霉素肌注 B.病毒唑肌注 C.先鋒6號口服 D.紅霉素口服 E.增效聯磺口服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該患兒為學齡兒童,學齡兒童肺炎以支原體肺炎多見。其特點為:發熱38~39℃,熱程1 ~ 3周。刺激性咳嗽,患兒常有多個系統病變。肺部體癥不明顯。胸部X線多型性改變,胸片陰影顯著而體癥輕微是本病特征之一。血清泠凝集試驗呈陽性;支原體抗體陽性。支原體肺炎首選紅霉素

  4.★★★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呼吸淺表、呼吸頻率快 B.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C.肺活量小,潮氣量小 D.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呼吸道粘膜缺少SIgA

  E.鼻腔短小,狹窄,黏膜血管豐富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新生兒和嬰幼兒血液中各種免疫球蛋白均低,嬰幼兒呼吸道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黏膜缺少SIgA,因此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

  5.★支原體肺炎臨床用藥不應少于

  A.3天 B.1周 C.2~3周 D.3~4周 E.4周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抗生素療程一般用至體溫正常后5~7天,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3天。而支原體肺炎至少用藥2~3周,以免復發。

  6.★★★重癥肺炎患兒發生腹脹的主要原因是

  A.低血鉀癥B.中毒性腸麻痹C.胃腸道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D.低血鈉癥 E.代謝性酸中毒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肺炎的消化系統癥狀常有嘔吐、腹瀉、腹脹等。重癥可有中毒性腸麻痹,腹脹嚴重時可加重呼吸困難。

  7.★★★下列哪一項不是小兒簡單性高熱驚厥的特點

  A.多見于6個月至3歲小兒

  B.發作前均有發熱、多在發熱初起體溫驟升時發作

  C.驚厥呈全身性,持續時間不超過10分鐘

  D.多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E.發作l周后腦電圖異常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高熱驚厥好發年齡為6個月~3歲,上感引起者占60%;常在病初體溫急劇升高時發生,體溫常達39~40℃以上;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識障礙,但驚止后,意識很快恢復;一般只發作1次,抽搐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鐘,一般不超過5~10分鐘;神經系統檢查為陰性,腦脊液檢查除壓力增高,無異常發現。

  8.★★★小兒肺炎早期由于喘憋,最容易引起SaO2,PaO2 降低,PaCO2 明顯增高的是:

  A.支原體肺炎 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D.肺炎鏈球菌肺炎 E.衣原體肺炎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見于2歲以內小兒,以6個月左右嬰兒最為多見。起病急驟,以明顯喘憋為突出表現。嚴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肺部聽診可聞及多量哮鳴音、呼吸性喘鳴,兩肺基底可聞及細濕??音。X線可見雙肺小點片狀陰影。

  9.★★★小兒上感時易合并中耳炎的原因為

  A.小兒喉部呈漏斗形,感染不容易向下,故向周圍蔓延

  B.鼻腔比成人短,鼻道狹窄,黏膜柔嫩,血管豐富

  C.鼻竇黏膜與鼻腔黏膜相連接,鼻竇開口相對較大

  D.咽鼓管寬、短、直,呈水平位 E.上呼吸道IgA分泌少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小兒咽部較狹窄,咽扁桃體至1歲末逐漸增大,4~10歲達高峰,以后退化。咽鼓管較寬而直短,呈水平位,因此易患中耳炎。

  10.★★★以下哪一項不是肺炎合并心衰的診斷要點:

  A.呼吸突然加快,> 60次 /min  B.心率突然變成180次 /min

  C.心音低鈍,奔馬律   D.肝臟迅速增大  E.雙肺密集中、小水泡音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斷指征:①突然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或發灰,心率明顯增快;安靜時嬰兒每分鐘160次以上,幼兒每分鐘140次以上,不能用體溫增高或呼吸困難來解釋。有時出現心音低鈍、奔馬律,頸靜脈怒張或心臟擴大等。②呼吸困難,發紺加重,安靜時呼吸頻率嬰兒達60次/分以上,而幼兒則達 40次/分以上。③肝臟在短期內增大1.5cm以上,或在肋下3cm以上,伴有顏面、肢體浮腫,尿量減少等。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