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1.★★★環境的生態平衡是指
A.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間的動態平衡
B.人與環境間物質轉換的平衡
C.環境中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
D.環境中非生物因素與人類之間的動態平衡
E.生物體內各種物質的吸收與排泄之間動態平衡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各個環節的質和量相對穩定和相互適應的狀態。食物鏈是由食物關系把多種生物連接起來,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另一種生物再以第三種生物為食……彼此形成一個以食餌為形式的鏈鎖關系。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關系很復雜,各種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食物網。任何生態系統都通過食物鏈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2.★★★三大營養素占熱能比例為
A.糖60%~65%,蛋白質10%~25%,脂肪12%~15%
B.糖40%~60%,蛋白質20%~30%,脂肪10%~20%
C.糖60%~65%,蛋白質10%~15%,脂肪15%~25%
D.糖40%~50%,蛋白質10%~20%,脂肪20%~30%
E.糖50%~60%,蛋白質20%~30%,脂肪10%~20%
本題正確答案:C
3.★★★反映標準化心理測驗可靠性的技術指標是
A.樣本量 B.常模 C.標準差 D.信度 E.效度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心理評估是依據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對人的心理品質水平(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特征)所做出的客觀鑒定。效度是指測驗工具的測驗結果要科學、真實、有效。信度是指測驗工具要可靠、穩定、幾次測量結果一致、可信。常模是從測驗適用的集團中選定代表性的對象,對其實施正式測驗所得的平均值。
4.★我國計劃免疫的主要內容是針對7周歲以下兒童開展“四苗防六病”,其預防的傳染病不包括
A.脊髓灰質炎 B.結核 C.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D.甲型肝炎 E.麻疹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在預防接種中要特別重視兒童的基礎免疫,即“四苗防六病”對7歲及以下兒童進行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價糖丸疫苗、白百破和麻疹疫苗的基礎免疫。
5.★慢性汞中毒三大主要特征是
A.易興奮性、震顫、口腔炎 B.易興奮性、口腔炎、皮炎
C.易興奮性、震顫、血壓不穩 D.易興奮性、口腔炎、腎炎
E.易興奮性、口腔炎、腸炎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慢性中毒,初期表現為神經衰弱,進一步發展為特異癥狀和體征,主要為易興奮性,震顫(粗大的意向性震顫),口腔炎。
6.★★★診斷矽肺的主要依據是
A.臨床癥狀、體癥、職業史 B.X線胸透、職業史 C.X線胸片、職業史
D.化驗檢查、X線胸片 E.接觸粉塵濃度、X線胸透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矽肺的臨床表現: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隨病程發展和并發癥的出現,常見有氣短、胸悶、咳嗽、咳痰等癥狀??陕牭较Q音;合并感染時可聽到濕??音;可出現桶狀胸等。X線影像是矽肺病理改變的重要表現,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小陰影或融合成塊狀大陰影。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結核。
7.★★★主要的產熱營養素是
A.蛋白質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維生素 E.纖維素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包括食物中的淀粉、單糖、雙糖和膳食纖維。是熱能的主要來源,也是構成機體組織成分的重要物質。對蛋白質有節約作用,且有護肝解毒作用。膳食纖維有促進腸蠕動,刺激消化腺分泌,防便秘和腸癌作用。供給量及來源應占總熱能的60%~70%.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糖類和根莖類供給,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8.★★★飲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預防化學性中毒 B.預防食物中毒 C.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D.預防“三致”作用的發生 E.保證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殺滅水中的病原體,預防腸道傳染病的傳播流行。目前我國廣泛采用的是氯化消毒法。
9.★人格核心是
A.氣質 B.能力 C.性格 D.需要 E.動機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性格是指每個人對客觀現實穩定的態度及相應的行為模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能夠反映出每個人的本質屬性。性格包括以下特征:對現實的態度、情緒、意志和理智。
10.★★★男性,45歲,某省廳干部,平時不嗜煙酒,生活規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動,工作認真,爭強好勝,雄心勃勃。一年前單位減員時調入某廠工作,常因小事上火,發脾氣。 三日前因心絞痛入院,診斷為冠心病。病前病人行為特征是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 E.以上都不是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福利德曼(Friedman)首先提出A型行為,其特征是:①時間緊迫感、說話快、走路快、辦事快,脾氣暴躁、容易激動;②競爭意識強、爭強好勝; ③對人懷有敵意等。具有A型行為的人,容易患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巴楚斯克(Baltrusch)提出C型行為,其特征是:①童年遭受挫折,成長中經歷坎坷;②性格克制、忍耐、好壓抑各種情緒(特別是壓抑憤怒);③焦慮、抑郁、過度謙虛和謹慎等。具有C型行為的人,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各種腫瘤。
11.★★★描述一組偏態分布計量資料的變異度,宜選擇
A.全距(R) B.中位數(M) C.標準差(S) D.變異系數(CV) E.四分位數間距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標準差、全距、變異系數都是描述計量資料離散趨勢或變異程度大小的指標。其中:標準差應用于正態分布資料,全距主要應用于偏態分布資料,變異系數主要是應用于所比較各組資料單位不同或均數相差較大的情況。
12.★★★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本方式是
A.新陳代謝 B.信息傳遞 C.能量流動 D.物質循環 E.食物鏈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生態系統: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生物群落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通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連續流動的系統: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無生命物質(陽光、水、大氣等)和分解者(微生物)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生態系統的功能:1.進行物質循環主要有水、碳、氧三大循環。2.進行能量的流動 全部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太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經食物鏈逐級轉移能量;同時,動植物死亡后,使有機物中的能量放散到環境中去。這就是能量在環境中的流動。3.進行信息傳遞。
13.★★★人最低層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歸屬和愛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實現的需要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最低層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層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層次是歸屬和愛的需要;第四層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