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29~30題共用備選答案)
A.4天 B.5~6天 C.7~9天 D.10~12天 E.14天
29.★減張縫合拆除時間是術后: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頭面頸部:4~5天,下腹會陰:6~7天,胸、上腹、背、臀部:7~9天,四肢:12天,減張縫合:14天。
30.★背部手術后拆線時間是: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頭面頸部:4~5天,下腹會陰:6~7天,胸、上腹、背、臀部:7~9天,四肢:12天,減張縫合:14天。
1.★★★男,58歲,患肝炎已10余年,因無力、納差、腹脹20天診斷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償期)入院。肝功能試驗顯著異常,其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倒置。為治療低蛋白血癥,首選的血液制品是
A.全血 B.新鮮冰凍血漿 C.普通冰凍血漿 D.低分子右旋糖酐 E.白蛋白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新鮮冰凍血漿是全血采集后6小時內分離并立即置于-20~-30℃保存的血漿,其內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及多種凝血因子;血漿球蛋白系列制品有丙種球蛋白、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及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數種,供抗感染時增強體液免疫力。
2.★★★大量輸入庫血可能發生??
A.高血鉀癥 B.高血鈉癥 C.高血鈣癥 D.高血脂癥 E.高血糖癥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目前常用抗凝劑CPD和ACD抗凝血可保存21天。隨著保存時間的提高,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如白細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逐漸喪失,而有害成分如血氮、游離血紅蛋白、血K+卻逐漸增加(所謂保存期就紅細胞而言,意思就是將保存期末的血輸入24h后,紅細胞的存活率在70%以上)。
3.★★★手術中輸血過程發現手術野滲血不止和低血壓時最可能的并發癥是??
A.酸堿及電解質失衡 B.心力衰竭 C.細菌污染 D.溶血反應 E.發熱反應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通常輸血約20ml后,病人即感心前區壓迫感,腰背劇痛,出現呼吸急促、寒戰高熱、休克及血紅蛋白尿等,麻醉中的手術病人則表現為輸血后創面廣泛滲血和血壓下降。
4.★★★關于成分輸血的優點,敘述最正確的是
A.制品容量小,有效成分的濃度和純度高,治療效果好
B.使用相對安全,不良反應少 C.減少輸血相關傳染病的發生
D.綜合利用,節約血液資源 E.以上答案都正確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有效成分的濃度和純度高,治療效果好;使用相對安全,不良反應少;減少輸血相關傳染病的發生;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綜合利用,節約血液資源。
5.★長時間用全胃腸外營養,理想的靜脈為
A.上肢靜脈 B.頭靜脈 C.大隱靜脈 D.頸外靜脈 E.頸內或鎖骨下靜脈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補給途徑分兩種:淺靜脈營養(適用于用量小、不超過兩周者)、深靜脈營養(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
6.★★★女,47歲,因子宮肌瘤、陰道出血先后在某醫院輸注ABO同型全血兩次,共800ml.兩次輸血后均出現全身蕁麻疹,且有廣泛性皮膚瘙癢。此次入院準備做子宮切除需要輸血,最好選擇下列何種血制品
A.保存全血 B.紅細胞懸液(添加紅細胞) C.濃縮紅細胞
D.洗滌紅細胞 E.新鮮全血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濃縮紅細胞主要用于需補充紅細胞的各種貧血;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均適用于多次輸血后產生白細胞抗體的貧血病人,洗滌紅細胞還適用于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尿毒癥等對血漿有過敏反應的貧血病人。
7.★★★庫血保存時間不超過??
A.3天 B.1周 C.3周 D.4周 E.5周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目前常用抗凝劑CPD和ACD抗凝血可保存21天。
8.★★★男,30歲,因上消化道出血6小時入院,輸血過程中出現寒戰、高熱(39℃),尿量正常,診斷
A.過敏反應 B.變態反應 C.發熱反應 D.細菌污染反應 E.溶血反應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發熱反應多由致熱原引起,先有怕冷或寒戰,隨后高熱及頭痛,血壓穩定。處理宜肌注異丙嗪25mg,癥狀很快緩解。
9.★★★輸血反應和并發癥中最嚴重的是
A.發熱反應 B.過敏反應 C.溶血反應 D.細菌污染 E.出血傾向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溶血反應是最嚴重的并發癥,見于輸不同型或輸入已溶血的血液。
10.★下列哪一項不是腸外營養的并發癥
A.氣胸 B.高/低血糖 C.電解質紊亂 D.切口難以愈合 E.微量元素缺乏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腸外營養的并發癥有:(1)技術性并發癥:與中心靜脈導管的放置和留置有關。如氣胸、血胸、縱隔血腫、皮下血腫、胸導管損傷、空氣栓塞等;(2)代謝性并發癥:可歸結為補充不足、糖代謝異常和腸外營養本身所致三種并發癥(如血清電解質紊亂、微量元素缺乏、低血糖、高血糖等);腸外營養本身所引起的并發癥有:膽囊內膽泥和結石形成、膽汁淤積及肝酶譜升高、腸道屏障功能減退;(3)感染并發癥:主要是導管性膿毒癥。
11.★★★輸血傳播疾病,最常見的疾病是
A.瘧疾 B.梅毒 C.回歸熱 D.乙型肝炎 E.艾滋病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與輸血相關傳染病有:①病毒,如HIV,肝炎病毒等;②細菌;③原蟲;④螺旋體。
12.★評價外科病人的營養狀態,最簡單而實用的指標是
A.近期體重下降程度和三頭肌皮褶厚度 B.血清轉鐵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
C.握力和三頭肌皮褶厚度 D.近期體重下降程度和血漿白蛋白水平
E.氮平衡試驗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以上選項均為外科病人營養狀況的評價指標,其中近期體重下降程度和血漿白蛋白水平最簡單而實用。
13.★下列關于胃腸外補充營養的適應癥中不包括
A.高位小腸瘺 B.惡性腫瘤化療期嘔吐 C.大面積燒傷
D.貧血 E.壞死性胰腺炎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胃腸外營養的適應證有:(1)無法有效進食或有消化吸收障礙:如高位小腸瘺、短腸綜合征、惡性腫瘤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嚴重等;(2)消化道營養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大面積燒傷、嚴重感染等;(3)特殊病情:壞死性胰腺炎、急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14.★★★一位61歲男性患者,患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已10年。此次因主動脈瘤入院手術,手術中出血約1500ml,手術中輸液1400ml,輸紅細胞懸液7單位。處置中以輸液和紅細胞為主,未輸全血,其主要理由是
A.全血寶貴,應節約用血 B.紅細胞懸液粘性小,輸注速度快
C.輸全血容易引起發熱性輸血反應
D.輸液加紅細胞足以處置此手術出血,輸大量全血容易導致循環超負荷
E.輸全血傳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險相對較大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全血的血液成分復雜,引起各種不良反應的機會多。如果使用單一血液成分,就可避免不需要的成分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減少了輸血不良反應。
15.★★★溶血反應的早期表現是??
A.腰背劇痛,心前區壓迫感 B.局部潮紅,蕁麻疹
C.休克、黃疸 D.血紅蛋白尿 E.皮膚出血點和瘀斑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通常輸血約20ml后,病人即感心前區壓迫感,腰背劇痛,出現呼吸急促,寒戰高熱,休克,血紅蛋白尿等,麻醉中的手術病人則表現為輸血后創面廣泛滲血和血壓下降。
(16~19題共用備選答案)
A.變態反應 B.血液凝集 C.酸堿平衡失調 D.乙型肝炎 E.敗血癥
16.★★★與血質量有關的反應或并發癥是:
本題正確答案:A
17.★★★晚期的輸血并發癥 :
本題正確答案:D
18.★與大量快速輸血有關的并發癥 :
本題正確答案:C
19.★輸血可傳播的疾病 :
本題正確答案:D
1.★重度燒傷是指??
A.Ⅱ度燒傷面積在9%以下
B.Ⅱ度燒傷面積10%~29%
C.燒傷總面積30%~49%,或Ⅲ度燒傷面積10%~19%
D.燒傷總面積在50%以上,或Ⅲ度燒傷面積在20%以上
E.燒傷總面積在70%以上,或Ⅲ度燒傷面積在50%以上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識記。燒傷總面積30%~49%,或Ⅲ度燒傷面積10%~19%稱為重度燒傷。
2.★燒傷早期發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疼痛刺激 B.液體大量丟失 C.感染 D.應激反應 E.心力衰竭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大面積燒傷后48小時以內,除早期因疼痛發生休克外,主要是因大量血漿樣體液滲出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體液滲出以傷后6~8小時最快,36~48 小時達到高峰。此期臨床表現有:創面上有大量的體液滲出,尿少、血壓下降、心率快、手足發涼、口渴、煩躁不安等。
3.★★★實施清創術的最佳時機應該是
A.傷后2小時內進行 B.傷后4小時內進行 C.傷后8小時內進行
D.傷后12小時內進行 E.傷后24小時內進行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清創一般盡可能在傷后6~8小時內施行。但傷口的情況不只是取決于處理時間,還與細菌的致病力、局部血液供應及傷后早期處理是否得當等因素有關。如頭皮創傷,即使傷后72小時,清創效果仍多滿意。
4.★★★淺Ⅱ度和深Ⅱ度燒傷的共同特點是??
A.都有疼痛和水泡 B.基底紅,均勻,潮濕 C.都有血管栓塞征
D.都在2周左右愈合 E.都有瘢痕增生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燒傷的深度及其特點:I度(紅斑型),損傷深度達角質層;臨床表現有①不起水皰,表皮干燥,輕度紅腫②熱痛,感覺過敏;一般為2~3日后脫屑,不留疤。II度(水皰型)淺II度,損傷達到真皮淺層;臨床表現有①有水皰,基底潮紅②劇痛;2周左右愈合,不留疤痕(有色素沉著)。深II度,損傷達到真皮深層;臨床表現有①小水皰,基底濕潤蒼白②痛覺遲鈍,僅拔毛痛;3~5周愈合,有疤痕。III度,損傷達到皮層全層,甚或肌肉、骨骼;臨床表現有①皮膚干燥、皮革樣,蠟白或碳化②感覺消失,拔毛也不痛;3~5周焦痂自然分離,常需植皮。5.★不屬于開放性損傷的是 C
A.擦傷 B.刺傷 C.扭傷 D.割傷 E.撕脫傷
題解:開放性損傷:有傷口和出血,多伴傷口污染或異物存留,感染機會增多。較常見的有:①擦傷②刺傷③切割傷④裂傷⑤撕脫傷
6.★★★開放性損傷污染輕的傷口傷后6小時的處理原則是 B
A.按無菌操作原則,立即縫合 B.清創后縫合 C.清創后縫合+引流
D.清創后延期縫合 E.傷口開放
題解:開放性傷口的處理應根據傷口部位、污染程度、氣候環境等多方面因素考慮,一般而言,傷口應在傷后8小時內行清創術,超過12小時,應按感染傷口處理,即清創換藥,不予一期縫合;若傷口污染嚴重,即使在早期,也應按感染傷口處理;面頸部血運豐富,神經血管不宜長期暴露,故受傷時間稍長,也應行清創縫合術;戰地傷口污染嚴重,須按感染傷口處理。
7.★從損傷的病因分類來看,燒傷屬于??D
A.生物性損傷 B.化學性損傷 C.機械性損傷 D.物理性損傷 E.以上都不是
題解:燒傷是因具熱能的氣體、液體、固體及具電能、化學能和放射能等的物質引起的一類損傷,其中以熱能燒傷最常見。
8.★★★男性,40歲,雙手燒傷,呈黑色、無水皰,無痛感,拔毛試驗無疼痛,初期局部創面處理最佳選用 C
A.濕潤燒傷膏 B.紫草油 C.碘伏 D.2%碘酊 E.75%酒精
題解:臨床上小面積燒傷最常見,除常規使用抗生素、破傷風抗毒素和止痛藥物外,重點在于局部創面的處理,I度燒傷創面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面積稍大者可用紫草油、市售燒傷膏、京萬紅等以緩解疼痛。II度以上燒傷創面可用以下方法處理:1、以新潔爾滅、洗必泰等溶液消毒周圍皮膚,并輕拭創面,去除表面的沾附物;2、對淺II度水泡,小的多數可讓其自行吸收,大的可在其低位剪開引流或針吸,如已破損污染則將其剪去以防感染;3、深量度水泡感染機會大,宜全部剪除;4、III度焦痂涂擦碘酒,以利焦痂干燥。然后根據情況,決定采用包扎或暴露療法9.★★★關于深Ⅱ度燒傷的描述,錯誤的是 A
A.創面疼痛劇烈 B.創面基底濕潤,蒼白 C.傷及真皮層
D.3~5周愈合 E.愈合后有瘢痕
題解:燒傷的深度及其特點:I度(紅斑型),損傷深度達角質層;臨床表現有①不起水皰,表皮干燥,輕度紅腫②熱痛,感覺過敏;一般為2~3日后脫屑,不留疤。II度(水皰型)淺II度,損傷達到真皮淺層;臨床表現有①有水皰,基底潮紅②劇痛;2周左右愈合,不留疤痕(有色素沉著)。深II度,損傷達到真皮深層;臨床表現有①小水皰,基底濕潤蒼白②痛覺遲鈍,僅拔毛痛;3~5周愈合,有疤痕。III度,損傷達到皮層全層,甚或肌肉、骨骼;臨床表現有①皮膚干燥、皮革樣,蠟白或碳化②感覺消失,拔毛也不痛;3~5周焦痂自然分離,常需植皮。10.★★★實施清創術的根本目的是 B
A.減輕創口疼痛 B.將污染性傷口變為清潔性傷口 C.將大傷口變為小傷口
D.減輕組織損傷 E.以上都不是
題解:清創的目的是使污染傷口變為清潔傷口,使之達到Ⅰ期愈合。
11.★★★大面積燒傷早期最重要的治療是?? A
A.補液 B.防治感染 C.止痛 D.植皮 E.應用破傷風抗毒素
題解:大面積燒傷的傷情重篤,病程中的休克、感染和創面修復,是傷員恢復健康的三大難關,先抗休克治療是關鍵。
12.★★★關于清創縫合錯誤的是 D
A.清除傷口污物和異物,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
B.清創術最好在傷后6~8小時以內實施
C.面部頭頸部的傷口超過14小時,清創后應盡可能縫合
D.關節、大血管或神經暴露的傷口清創后不縫合
E.污染嚴重的傷口,清創后不縫合
題解:開放性傷口的處理應根據傷口部位、污染程度、氣候環境等多方面因素考慮,一般而言,傷口應在傷后8小時內行清創術,超過12小時,應按感染傷口處理,即清創換藥,不予一期縫合;若傷口污染嚴重,即使在早期,也應按感染傷口處理;面頸部血運豐富,神經血管不宜長期暴露,故受傷時間稍長,也應行清創縫合術;戰地傷口污染嚴重,須按感染傷口處理。
(13~15題共用備選答案)
A.Ⅰ度燒傷 B.淺Ⅱ度燒傷 C.深Ⅱ度燒傷 D.Ⅲ度燒傷 E.化學燒傷
13.★★★水泡小,創面基底濕潤、蒼白、感覺遲鈍 :C
14.★★★水泡飽滿,創面基底潮紅、痛覺過敏:B
15.★★★局部紅腫,疼痛,無水泡:A
骨科
1.★骨折的治療最正確原則是
A.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B.一般要求解剖復位 C.堅持固定與活動相結合
D.骨與軟組織并重 E.局部與全身治療兼顧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閉合性骨折的治療原則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三個基本環節,并堅持固定與活動相結合、骨與軟組織并重,局部與全身治療兼顧、醫療措施與病人主動配合等觀點。開放性骨折應力爭傷后6~8小時內徹底清創,變開放性骨折為閉合性骨折,仍按閉合性骨折的治療原則處理,術中將骨折端解剖復位,酌情選用髓內針、不銹鋼針、螺絲釘等內固定。若條件不佳,清創難徹底,病人進院較晚,可只作外固定,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及TAT.
2.★關節內骨折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A.創傷性關節炎 B.缺血性骨壞死 C.骨化性肌炎
D.骨生成異常 E.骨折不愈合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創傷性關節炎:常見于關節內骨折未準確復位的畸形愈合者,因關節面不平整,可引起疼痛、紅腫、活動受限等。
3.★X線檢查對骨折的意義主要是
A.了解受傷機制 B.明確診斷C.判斷骨折預后 D.了解傷情E.了解骨質密度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骨折的X線表現可清楚的顯示骨折程度、明確骨折的類型、判斷骨折移位的方向。
4.★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
A.止痛 B.防止骨折斷端再發生移位 C.防止再損傷
D.便于傷員搬運 E.以上都是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骨折的急救重點是:搶救生命、防治休克、預防感染及做好骨折臨時固定,并迅速轉送到附近醫院。骨折的現場急救措施包括:①疑為骨折即應按骨折處理。②臨時固定。③止血。④開放骨折原位應包扎固定。⑤脊柱骨折用硬板床。
5.★影響骨折愈合最重要的因素是
A.外傷所致的骨折類型 B.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情況 C.病人的年齡
D.病人是否有代謝性疾病 E.全身營養狀態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年齡、健康狀況、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軟組織的損傷程度、骨折端有無軟組織嵌入或感染、治療是否正確及時等。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骨折部位的血供情況。
6.★可能出現杜加(Dugas)征的疾病是
A.肩關節周圍炎 B.肘關節脫位 C.鎖骨骨折
D.肩關節脫位 E.肱骨外科頸骨折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杜加(Dugas)征(搭肩貼胸試驗):用于檢查肩關節脫位。以患肢手掌搭在對側肩部,而肘部內側不能貼近胸壁;或先以患肢肘部貼于胸壁,而手不能搭及對側肩部者,均為陽性。
7.★骨折血腫機化演進期大約需要
A.3天 B.5天 C.1周 D.2周 E.3周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血腫機化演進期:骨折后髓腔內、骨膜下及周圍組織出血形成血腫,骨斷端因損傷、血液供應中斷而有幾毫米長的骨質壞死,并誘發局部無菌性炎癥反應,新生的毛細血管和吞噬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從四周侵入,使血腫機化,逐漸形成肉芽組織連接骨斷端,稱纖維連接。這一階段約需2周。
8.★骨折的早期并發癥是
A.骨筋膜室綜合征 B.關節僵硬 C.骨化性肌炎
D.創傷性關節炎 E.缺血性骨壞死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骨折的早期并發癥有休克、脂肪栓塞綜合征、重要內臟器官損傷、重要周圍組織(血管神經)損傷、骨筋膜室綜合征等;晚期并發癥有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骨化性肌炎、創傷性關節炎、關節僵硬、急性骨萎縮、缺血性骨壞死、缺血性肌痙攣等。
9.★★★一名前臂骨折患者,經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5小時后,感覺劇痛,手指麻木,腫脹,活動不靈,其主要原因是
A.神經損傷 B.神經受壓和靜脈受壓 C.動脈受壓和靜脈受壓
D.靜脈受壓 E.動脈損傷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血管損傷程度可為受壓、挫傷、撕裂或完全斷裂。動脈損傷后傷肢劇痛,脈搏減弱或消失,肢體遠端蒼白、麻木、發涼;靜脈損傷則傷肢明顯腫脹、瘀血、紫紺。
10.★骨折愈合的第三期是
A.血腫機化演進期 B.原始骨痂形成期 C.骨痂改造塑形期
D.膜內化骨吸收期 E.軟骨化骨吸收期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骨折的愈合可分為三個階段:血腫機化演進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骨痂塑形改造期:原始骨痂為排列不規則的骨小梁所組成,隨著肢體活動和負重,在受力軸線上的骨痂不斷得到增強及改造;受力軸線以外的骨痂,則逐漸被清除,使原始骨痂最終塑形為具有正常骨結構的永久骨痂,同時骨髓腔再通,從而恢復骨的原形。該過程約需2年。
11.★脛腓骨中1/3骨折患者,復位后,用長腿石膏固定,4個月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后,發現膝關節功能發生障礙,其原因是
A.肌肉萎縮 B.關節僵硬 C.關節強直
D.骨折復位不理想 E.骨折畸形愈合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關節僵硬:多因長期固定,或在治療中沒有進行適當功能鍛煉所致;關節內骨折復位不良或關節腔內積血發生機化而粘連,則可引起器質性關節僵硬。
12.★★★男性,馬車翻車時砸傷下腹部,查體:恥骨聯合處壓痛,擠壓試驗陽性,膀胱脹滿,橡皮導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導尿管尖端見血跡,此時應考慮
A.導尿管插入深度不足 B.導尿管插入方法不對 C.導尿管阻塞
D.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斷裂 E.骨盆骨折合并膀胱損傷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恥骨聯合處壓痛,擠壓試驗陽性提示有骨盆骨折,骨盆骨折須注意有無直腸、膀胱、尿道損傷,而橡皮導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導尿管尖端見血跡,提示尿道損傷。
13.★★★屬于骨折全身表現的是
A.休克 B.腫脹 C.疼痛 D.畸形 E.瘀斑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全身情況應注意是否昏迷、休克、呼吸困難。有昏迷病史者需重點檢查顱腦;有休克者,宜細心排除內臟損傷出血;遇有呼吸困難,要警惕胸部損傷;就診較晚,體溫超過38℃者多考慮合并感染。
14.★★★男性青年,因車禍致脛腓骨中上1/3處開放性粉碎性骨折,行徹底清創術,摘除所有的粉碎的骨折片,術后行牽引治療8個月后,骨折仍未愈合,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骨折處血液供應差 B.傷肢固定不確切
C.清創時摘除了過多的碎骨片 D.功能鍛煉不夠 E.未做內固定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年齡大、全身情況差、骨折局部血運不良、斷端嵌有軟組織,缺損太大、反復整復、對位不佳、固定不牢、手術復位剝離骨膜過多及合并感染者,骨折愈合較慢,甚至不愈合。
15.★骨折臨床愈合標準,不確切的是
A.患肢無縱軸叩擊痛 B.局部無異常活動 C.X線攝片骨折線消失
D.解除外固定后不變形 E.受傷上肢向前平舉l公斤持續1分鐘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臨床愈合標準:局部無壓痛、無肢體縱向叩擊痛;局部無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解除外固定后,追蹤觀察2周,局部不變形;受傷上肢向前平舉lkg重物能堅持1分鐘,受傷下肢不扶拐可在平地上步行3分鐘,不少于30步。骨性愈合標準:具備臨床愈合標準;X線片顯示骨小梁通過骨折線,骨折線消失。
16.★肌力測定的分級描述中,錯誤的是
A.1級:肌完全不能收縮,為完全癱瘓
B.2級:肌收縮可使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重力
C.3級:肌僅有抗重力,無抗阻力收縮
D.4級:肌有抗重力和抗阻力收縮
E.5級:肌有對抗強阻力收縮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疾病,常需測定肌肉的癱瘓程度與治療中肌力的恢復情況,肌力分六級。0級:肌肉完全不收縮,為完全癱瘓;1級:肌肉稍有收縮,不能帶動關節活動;2級:肌肉收縮可使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重力;3級:肌肉僅有抗重力、無抗阻力的收縮;4級:有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收縮;5級:有對抗強阻力的收縮,為正常肌力。
17.★屬于穩定骨折的是
A.粉碎骨折 B.嵌入骨折 C.斜形骨折 D.螺旋骨折 E.椎體1/3骨折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穩定性骨折:橫斷、嵌入、裂縫、青枝、壓縮性骨折等,經手法整復、適當外固定后不易再錯位,為穩定性骨折,治療效果好、合并癥少。不穩定性骨折:一般骨干的斜形、螺旋形、多段、粉碎骨折,以及周圍軟組織豐富的股骨橫斷骨折,均為不穩定骨折,因用手法整復后易在外固定裝置中再錯位,必須有效地固定。
18.★★★男性,28歲。外傷致肱骨中下1/3骨折,伴有橈神經損傷,臨床上除骨折體征外,還可出現的體征是
A.手指不能靠攏 B.伸指、伸腕功能喪失 C.屈指、屈腕功能喪失
D.屈指、伸指功能喪失 E.伸腕功能存在、伸指功能喪失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識記橈神經損傷的癥狀。
(19~20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肱骨中下1/3處骨折 B.股骨頸骨折 C.股骨干骨折
D.腓骨上段骨折 E.脛骨下1/3骨折
19.★易發生神經損傷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股骨頸骨折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20.★易發生缺血壞死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股骨頸骨折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21~23題共用備選答案)
A.脂肪栓塞 B.缺血性骨壞死 C.缺血性肌攣縮
D.創傷性關節炎 E.骨化性肌炎(損傷性骨化)
21.★股骨干骨折,髓腔血腫張力過大,骨髓破壞,出現呼吸困難等應考慮: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關節扭傷、脫位及關節附近的骨折,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若處理不當,致使局部出血過多,積血剝離骨膜并滲入受損的肌纖維間,血腫機化后,逐漸轉變為鈣化骨,導致疼痛,關節功能嚴重障礙。稱為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22.★關節內骨折,未準確復位,關節面不平整,畸形愈合可致: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關節扭傷、脫位及關節附近的骨折,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若處理不當,致使局部出血過多,積血剝離骨膜并滲入受損的肌纖維間,血腫機化后,逐漸轉變為鈣化骨,導致疼痛,關節功能嚴重障礙。稱為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23.★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較大骨膜下血腫、機化、鈣化后可致: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關節扭傷、脫位及關節附近的骨折,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若處理不當,致使局部出血過多,積血剝離骨膜并滲入受損的肌纖維間,血腫機化后,逐漸轉變為鈣化骨,導致疼痛,關節功能嚴重障礙。稱為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24~26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股骨干中上段骨折 B.股骨下段骨折 C.脛骨平臺骨折
D.脛腓骨中段骨折 E.腓骨頸骨折
24.★可能合并?N動脈損傷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B
25.★可能合并腓總神經損傷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E
26.★引發骨筋膜室綜合征最多的骨折是:
本題正確答案:D
(27~28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肱骨髁上骨折 B.前臂橈骨骨折 C.脛骨中下l/3交接處骨折
D.脛腓骨中段骨折 E.踝部骨折
27.★易發生伏克曼(Valkmann)肌攣縮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脛骨中下l/3交接處骨折,由于脛骨干主要靠脛骨中下l/3交接處后側面的滋養動脈從上到下供血,骨折后,該動脈斷裂,遠側端僅靠骨膜下小血管維持,血供大大減少,故愈合較慢。
28.★易發生延遲愈合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脛骨中下l/3交接處骨折,由于脛骨干主要靠脛骨中下l/3交接處后側面的滋養動脈從上到下供血,骨折后,該動脈斷裂,遠側端僅靠骨膜下小血管維持,血供大大減少,故愈合較慢。
1.★何謂關節脫位
A.關節分離 B.關節囊扭傷并斷裂 C.關節韌帶斷裂
D.關節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 E.關節出現畸形和彈性固定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關節脫位(脫臼)指組成關節的各骨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脫位主要見于青壯年。上肢關節結構一般較下肢薄弱,關節脫位亦好發于上肢。關節脫位時,關節囊、骨膜、關節周圍韌帶及肌腱常被撕裂,有時尚可合并關節內、外骨折。
2.★髖關節脫位發生率最高的是
A.前脫位 B.后脫位 C.中心性脫位
D.合并股骨頭骨折的脫位 E.合并髖臼骨折的脫位
本題正確答案:B
3.★關于股骨頸骨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好發于老年女性
B.囊內的頭下型骨折固定不好極易形成股骨頭缺血壞死
C.患肢多呈短縮、外旋、內收畸形,大轉子上移
D.內收型骨折,剪力小、較穩定,愈合率高
E.一般需要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股骨頸骨折常因扭轉跌倒時,一側臀部著地引起,好發于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見。按骨折線的部位可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前兩種類型骨折線在關節囊內,稱囊內骨折,后一類型為囊外骨折。由于股骨頭頸血液供應差、愈合慢,加之常復位不良、內固定質量較差,極易形成股骨頭缺血壞死,特別是囊內的頭下型骨折。根據X線正位片上顯示的骨折線傾斜度,即骨折線與兩髂嵴連線所成的夾角(Pauwel角),大于50°者稱內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難,不連接率高;小于30°者則稱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較穩定,愈合率高。4.★關于脛腓骨骨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脛骨上1/3骨折可造成小腿下段的缺血壞死
B.脛腓骨中1/3骨折有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可能
C.腓骨中段骨折可引起足下垂
D.脛骨中下1/3骨折可發生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E.腓骨頸骨折容易傷及腓總神經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脛骨前內側位于皮下、骨折端易刺破皮膚形成開放性骨折,其上1/3骨折由于遠骨折段向上移位,壓迫動脈分叉處,可致小腿下段缺血或壞疽;中下1/3 骨折若擠壓重,常引起骨筋膜室綜合征(脛前區與腓腸肌區硬腫痛);下1/3骨折因血運不良,往往發生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腓骨上段骨折,尚能合并腓總神經損傷(足下垂及拇趾不能背伸)。
5.★關于關節脫位特有體征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A.腫脹、畸形、功能障礙 B.壓痛、腫脹、淤斑
C.畸形、反常活動、關節空虛 D.畸形、反常活動、彈性固定
E.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空虛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一般表現:患處疼痛、腫脹、喪失活動功能;特殊表現:畸形、彈性固定、關節腔(盂)空虛。
6.★股骨頸內收型骨折是指Pauwels角
A.大于50° B .小于50° C.小于40° D.小于30° E.等于30°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根據X線正位片上顯示的骨折線傾斜度,即骨折線與兩髂嵴連線所成的夾角(Pauwel角),大于50°者稱內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難,不連接率高;小于30°者則稱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較穩定,愈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