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1.★基礎代謝率與下列哪項具有比例關系
A.體重 B.身高 C.體表面積 D.環境溫度 E.心率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一般比安靜時的機體代謝率低,但并非最低,因為熟睡時更低?;A代謝率的高低與體重不成比例關系,而與體表面積基本成正比?;A代謝率以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產熱量為單位,記以kJ/(m2)。
2.★★★關于體溫生理變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女性基礎體溫低于男性 B.老年人體溫略低
C.女性體溫隨月經周期而變動 D.運動時體溫升高
E.體溫呈晝夜周期性波動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在生理情況下,人的體溫隨晝夜、性別、肌肉活動和精神因素等變化而有所波動。在一晝夜之中,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1~6時體溫最高,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1℃。女性體溫平均比男性略高(約高0.3℃),女性基礎體溫還隨月經周期發生規律性變化。月經期和排卵前期體溫較低,排卵日體溫降至最低,排卵后期體溫回到較高水平。幼兒體溫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肌肉活動時,骨骼肌的產熱量增加,體溫可輕度升高。
3.★正常情況下胃黏膜不被胃液消化的原因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粘液-碳酸氫鹽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內因子對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黏液和HCO3-構成黏液-碳酸氫鹽屏障,在保護胃黏膜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①阻擋H+的逆向彌散和侵蝕作用;②粘液深層的中性pH環境使胃蛋白酶喪失活性,防止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自身消化。
4.★副交感神經興奮可使
A.胃腸平滑肌收縮增強 B.膽道奧迪(oddi)括約肌收縮增強
C.回盲括約肌收縮增強 D.肛門內括約肌收縮增強
E.肛門外括約肌收縮減弱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其末梢主要釋放乙酰膽堿與效應器上的相應受體(M受體)結合后,能促進胃腸運動,蠕動加強、加快,括約肌舒張,加快胃腸內容物的推進速度;能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如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和膽汁的分泌;還可使膽囊收縮,奧迪括約肌舒張。
5.★關于神經對胃腸活動的調節作用,正確的是
A.消化道全長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
B.副交感神經興奮時末梢主要釋放乙酰膽堿
C.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的遞質為腎上腺素
D.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可抑制胃腸運動和分泌
E.以上都對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交感神經興奮時,其末梢主要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與效應器細胞上的相應受體(α受體或β受體)結合后,能抑制胃腸運動,減慢胃腸內容物的推進速度;消化腺分泌減少;還可抑制膽囊的運動,奧迪括約肌收縮,減少膽汁排放。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其末梢主要釋放乙酰膽堿與效應器上的相應受體(M受體)結合后,能促進胃腸運動,蠕動加強、加快,括約肌舒張,加快胃腸內容物的推進速度;能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如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和膽汁的分泌;還可使膽囊收縮,奧迪括約肌舒張。
6.★★★晝夜體溫變動的特點是
A.晝夜間體溫呈現周期性波動 B.午后4~6時體溫最低
C.上午8~10時體溫最高 D.晝夜間波動的幅度超過1℃
E.體溫晝夜的變化與生物節律無關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在一晝夜之中,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1~6時體溫最高,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1℃。這種周期性變化與人體的晝夜周期活動規律有關,可能受生物鐘的控制。
7.★小腸所特有的運動的形式是
A.緊張性收縮 B.分節運動 C.蠕動 D.蠕動沖 E.容受性舒張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小腸的運動形式有緊張性收縮、蠕動和分節運動。分節運動是一種以環行肌為主的節律性收縮和舒張運動。分節運動是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 在空腹時幾乎不存在,進食后才逐漸增強起來。分節運動在小腸上部頻率較高,下部較低。分節運動的推進作用很小,其意義在于:①使食糜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學性消化;②使食糜與腸壁緊密接觸,便于吸收;③擠壓腸壁,促進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8.★★★常溫下,皮膚的物理散熱速度主要決定于
A.皮膚溫度 B.環境溫度 C.皮膚和環境的溫度差 D.風速 E.環境濕度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常溫下環境溫度低于機體溫度,機體主要通過①輻射散熱:以熱射線(紅外線)的形式將熱量散發到外界。此種方式散發的熱量,在機體安靜狀態下約占散熱量的60%左右,取決于皮膚溫度與外界氣溫的溫度差②傳導散熱:機體的熱量直接傳給同它直接接觸的較冷的物體③對流散熱:受風速影響極大。
9.★下列哪種疾病狀態下基礎代謝率升高
A.腎病綜合征 B.甲狀腺機能低下 C.甲狀腺機能亢進
D.病理性饑餓 E.垂體性肥胖癥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基礎代謝率明顯降低見于甲狀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腎病綜合征、垂體性肥胖癥以及病理性饑餓時;基礎代謝率明顯升高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難的心臟病等。
10.★刺激促胰液素釋放的最有效物質是
A.蛋白質分解產物 B.葡萄糖 C.HCl D.膽酸鈉 E.淀粉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胃液中的鹽酸由壁細胞分泌,其作用有①殺菌;②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為胃蛋白酶提供適宜酸性環境;③引起促胰液素釋放(胃酸是引起促胰液素釋放的最有效刺激),從而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④促進小腸對鈣、鐵的吸收,⑤使蛋白質變性,易于水解消化。
(11~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輻射 B.傳導 C.對流 D.蒸發 E.不感蒸發
11.★★★常溫安靜時,機體散熱的主要方式是 :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常溫下環境溫度低于機體溫度,機體主要通過①輻射散熱:以熱射線(紅外線)的形式將熱量散發到外界。此種方式散發的熱量,在機體安靜狀態下約占散熱量的60%左右;當體溫低于外界環境溫度時,機體主要靠蒸發散熱。
12.★★★環境溫度高于皮膚溫度時,機體散熱的方式是: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常溫下環境溫度低于機體溫度,機體主要通過①輻射散熱:以熱射線(紅外線)的形式將熱量散發到外界。此種方式散發的熱量,在機體安靜狀態下約占散熱量的60%左右;當體溫低于外界環境溫度時,機體主要靠蒸發散熱。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ABO血型系統是根據紅細胞上抗原的種類分型的。紅細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為A型,其血漿中含有抗B凝集素;紅細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為B型,其血漿中含有抗A凝集素;紅細胞膜上含有A和B兩種凝集原者為AB型,其血漿中沒有凝集素;紅細胞膜上A、B兩種凝集原都沒有的為O型,其血漿中含有抗A、抗B兩種凝集素。
4.★★★某人的紅細胞與B型血的血漿凝集,其血漿與B型血的紅細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為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陽性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ABO血型系統是根據紅細胞上抗原的種類分型的。紅細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為A型,其血漿中含有抗B凝集素;紅細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為B型,其血漿中含有抗A凝集素;紅細胞膜上含有A和B兩種凝集原者為AB型,其血漿中沒有凝集素;紅細胞膜上A、B兩種凝集原都沒有的為O型,其血漿中含有抗A、抗B兩種凝集素。
(5~6題共用備選答案)
A.血漿的晶體滲透壓 B.血漿 C.血漿的膠體滲透壓
D.組織液 E.組織液膠體滲透壓
5.★對維持血管內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血漿晶體滲透壓是血漿中的晶體物質(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滲透壓。其生理作用是(1)調節細胞內外水交換;(2)維持血細胞形態正常。血漿膠體滲透壓是血漿中的膠體物質(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滲透壓。其生理作用是(1)調節血管內外水交換;(2)維持血容量正常。
6.★對維持細胞內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血漿晶體滲透壓是血漿中的晶體物質(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滲透壓。其生理作用是(1)調節細胞內外水交換;(2)維持血細胞形態正常。血漿膠體滲透壓是血漿中的膠體物質(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滲透壓。其生理作用是(1)調節血管內外水交換;(2)維持血容量正常。
1.★★★叩擊跟腱引起相連的同塊肌肉收縮,屬于
A.肌緊張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D.姿勢反射 E.多突觸反射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腱反射是指快速牽拉肌腱所引起的牽張反射,表現為被牽拉肌肉快速而明顯的縮短。如,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
2.★下列屬于正反饋調節的是
A.正常血壓的維持 B.體溫的調節 C.排尿反射
D.血糖濃度的調節 E.紅細胞數量穩定的調節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正反饋是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纱龠M和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其意義是使某些生理過程能夠迅速發動,不斷加強并及時完成。負反饋是指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是人體最主要的反饋調節機制。其生理意義在于維持機體功能活動和內環境的穩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