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3.★“望梅止渴”是
A.交感神經興奮所致 B.副交感神經興奮所致
C.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 D.第二信號系統的活動 E.非條件反射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用具體事物作為條件刺激所形成的條件反射系統叫做第一信號系統,用語詞作為條件刺激所形成的條件反射系統叫做第二信號系統。如梅子放在嘴里會流口水這主要是非條件反射;吃過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梅子的形狀也會流口水,“望梅止渴”,這主要是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屬于條件反射;掌握了語言的人,不僅看到梅子的形狀,就是在講“梅子”一詞時,也會流口水,“談梅生津”這主要是第二信號系統的活動。
4.★丘腦的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痛覺 B.引起溫度覺 C.引起觸覺
D.使機體進入睡眠狀態 E.維持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感覺傳入的纖維經過腦干時,發出許多側支,與腦干網狀結構的神經元發生多突觸聯系,抵達丘腦的髓板內核群換元后,由此發出纖維,彌漫地投射到大腦皮層廣泛區域,這一傳入系統稱非特異性傳入系統,它的功能是維持和改變大腦皮層興奮狀態,使機體處于醒覺狀態。
5.★特異性投射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覺并激發大腦皮層發出神經沖動 B.維持大腦的興奮狀態
C.調節內臟功能 D.維持覺醒 E.協調肌緊張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各種感覺沖動(嗅覺除外)通過感覺傳入纖維上傳到丘腦感覺接替核換元后,然后再由感覺接替核內的神經元發出纖維投射到大腦皮層的特定感覺區,這一傳入系統稱特異性投射系統。引起特定感覺,并激發大腦皮層發放傳出神經沖動。
6.★★★在腎臟病理情況下,出現蛋白尿的原因是
A.腎小球濾過率增大 B.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增大
C.腎小管對蛋白質重吸收減少 D.濾過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E.血漿蛋白尿的含量增多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濾過膜上有帶負電荷的糖蛋白覆蓋,形成濾過膜的電學屏障。腎炎或缺O2 時,會出現蛋白尿,其原因是由于病變使濾過膜上帶負電荷的糖蛋白減少或消失,對帶負電荷的白蛋白排斥作用減弱,使白蛋白易于濾過所致。
7.★★★在整個反射弧中,最易出現疲勞的部位是
A.感受器 B.傳入神經元 C.反射中樞中的突觸 D.傳出神經元 E.效應器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在反射活動中,突觸最易受內環境變化的影響,缺O2、CO2 過多、酸性代謝產物蓄積等均可使突觸傳遞發生障礙,所以突觸傳遞對內環境變化很敏感。同時,突觸也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勞的環節,因為神經遞質以及合成神經遞質的原料是有限的。當突觸長時間傳遞興奮后,遞質和合成遞質所需的原料減少、耗竭,突觸傳遞就會停止。
8.★某患者多食、多飲、多尿,血糖濃度為200mg/100ml,尿糖(+)。其尿量增加主要原因是
A.腎小管中溶質濃度增加 B.腎小球濾過率增加 C.腎小管重吸收減少
D.血漿晶體滲透壓高 E.醛固酮分泌增加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當小管液中溶質濃度增多時,小管液的滲透壓就會升高,小管液中的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多,稱為滲透性利尿。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缺乏,導致血糖升高,尿糖也增多,超過了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這樣,小管液含有大量葡萄糖,使小管液的滲透壓升高,妨礙小管液中水的重吸收,導致多尿。
9.★★★維持軀體姿勢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肌緊張反射 C.對側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腱反射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肌緊張是指緩慢持續牽拉肌腱所引起的牽張反射。表現為受牽拉肌肉中,不同的肌纖維輪流交替發生緩慢收縮,使骨骼肌處于一種輕度持續的收縮狀態,產生一定張力,以阻止肌肉被拉長卻不表現出明顯的動作。肌緊張是維持軀體姿勢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動。
10.★關于條件反射的描述,下列哪項不正確
A.后天形成,數量無限 B.具有極大的易變性
C.可脫離非條件反射而獨立形成 D.具有高度的適應性
E.不能脫離非條件反射而獨立形成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條件反射是由條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一種反射。其特點是①后天獲得;②形式高級;③數量無限; ④可以建立,可以消失。條件反射的建立關鍵是條件刺激的形成,一旦條件刺激形成,條件反射的建立即告完成。
11.★★★劇烈運動(交感神經興奮)時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增高 B.ADH分泌增多
C.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減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醛固酮分泌減少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在人體進行劇烈運動或發生大失血、嚴重缺氧等病理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腎血管收縮,使腎血流量和腎小球血漿流量明顯減少,引起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尿量減少。
12.★★★有關突觸傳遞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A.單向傳遞 B.突觸延擱 C.總和 D.不易疲勞 E.發放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突觸(中樞)傳遞特征有6個:①單向傳遞;②中樞(突觸)延擱;③總和;④興奮節律的改變;⑤對內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勞性;⑥后放。
1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A.反應 B.正反饋調節 C.負反饋調節 D.反射 E.適應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刺激所做出的規律性反應。包括先天遺傳的非條件反射和后天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神經調節必須通過反射才能完成,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14.★★★關于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的產生,正確的敘述是
A.突觸前軸突末梢超極化 B.突觸后膜對Ca2+、K+通透性增大
C.突觸后膜去極化 D.突觸后膜出現超極化 E.突觸后膜出現復極化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當突觸前膜釋放的是抑制性神經遞質時,抑制性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會提高突觸后膜對K+、Cl-,特別是對Cl-的通透性,導致Cl-內流,使后一個神經元產生超極化,稱為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使突觸后一神經元產生抑制性效應。
15.★★★肌牽張反射使
A.受牽拉的肌肉發生收縮 B.同一關節的協同肌發生抑制
C.同一關節的拮抗肌發生興奮D.伸肌和屈肌都收縮E.受牽拉的肌肉發生舒張??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有神經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牽拉伸長時,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牽拉的肌肉收縮,稱為牽張反射。
(16~17題共用備選答案)
A.100ml以下B.100~150ml C.1000~2000ml D.2000~2500mlE.2500ml以上
16.★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1~2L,平均1.5L左右;多尿是每天尿量超過2.5升。少尿是每天尿量少于500ml,無尿是每天尿量少于100ml.
17.★少尿是指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為: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1~2L,平均1.5L左右;多尿是每天尿量超過2.5升。少尿是每天尿量少于500ml,無尿是每天尿量少于100ml.
(18~21題共用備選答案)
A.α受體 B.β1 受體 C.β1受體 D.M受體 E.N1 受體
18.★★★引起內臟血管收縮的腎上腺素能受體為 :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能與乙酰膽堿結合并發揮生理效應的受體稱為膽堿能受體,有M受體和N受體二種。乙酰膽堿與M受體結合產生的效應稱為毒蕈堿樣作用(M樣作用),包括瞳孔括約肌收縮;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胃腸平滑肌收縮;膀胱逼尿肌收縮;心臟活動抑制;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張等。乙酰膽堿與N1 受體結合,可使植物性神經節內的神經元興奮;乙酰膽堿與骨骼肌終板膜上的N2 受體結合,可使骨骼肌興奮收縮。腎上腺素能受體有α受體和β受體,去甲腎上腺素與α受體結合后產生的效應主要是興奮。
19.★★★引起支氣管平滑肌舒張的腎上腺素能受體為: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能與乙酰膽堿結合并發揮生理效應的受體稱為膽堿能受體,有M受體和N受體二種。乙酰膽堿與M受體結合產生的效應稱為毒蕈堿樣作用(M樣作用),包括瞳孔括約肌收縮;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胃腸平滑肌收縮;膀胱逼尿肌收縮;心臟活動抑制;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張等。乙酰膽堿與N1 受體結合,可使植物性神經節內的神經元興奮;乙酰膽堿與骨骼肌終板膜上的N2 受體結合,可使骨骼肌興奮收縮。腎上腺素能受體有α受體和β受體,去甲腎上腺素與α受體結合后產生的效應主要是興奮。
20.★★★導致心率加快、傳導加速、心肌收縮力加強的受體是: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能與乙酰膽堿結合并發揮生理效應的受體稱為膽堿能受體,有M受體和N受體二種。乙酰膽堿與M受體結合產生的效應稱為毒蕈堿樣作用(M樣作用),包括瞳孔括約肌收縮;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胃腸平滑肌收縮;膀胱逼尿肌收縮;心臟活動抑制;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張等。乙酰膽堿與N1 受體結合,可使植物性神經節內的神經元興奮;乙酰膽堿與骨骼肌終板膜上的N2 受體結合,可使骨骼肌興奮收縮。腎上腺素能受體有α受體和β受體,去甲腎上腺素與α受體結合后產生的效應主要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