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分析]炎癥介質是指一類在炎癥過程中由細胞和血漿釋放,并對炎癥反應起到介導作用的內源性化學物質。目前將炎癥介質的作用歸類為:引起血管擴張、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趨化作用、引起組織損傷、引起發熱和疼痛。引起組織增生的生長因子類物質未被歸類進來。
22.[分析]炎癥,慢性炎癥
[分析]在致炎因子持續作用、機體抵抗力低下、治療不當等情況下,炎癥遷延不愈,轉為慢性。慢性炎癥的病變有多量纖維組織增生、炎性肉芽腫形成、炎癥性息肉、炎性假瘤等。而大量纖維素滲出是纖維素性炎的特點。
23.[分析]腫瘤性增生
[分析]腫瘤性增生區別于炎癥性增生的特點有增生組織不分化不成熟、相對無限制性、與機體的不協調性、對機體的有害性、代謝旺盛等。血管增生、纖維組織增生,甚至炎癥細胞浸潤不但可以發生在炎癥,也可以發生在腫瘤。器官的實質細胞增生可發生在炎癥。
24.[分析]腫瘤,腫瘤異型性
[分析]診斷惡性腫瘤的主要的形態學依據是細胞核多形性。核大、深染、染色質粗、聚集在核膜下,核仁清楚, 核分裂多、并出現病理性核分裂是腫瘤異型性中最顯著的特點,也是診斷惡性腫瘤時必須重視的要點。當然,組織結構紊亂、胞漿嗜堿性、浸潤周圍組織、出血壞死等指標也必須考慮在內。
25.[分析]腫瘤,腫瘤命名
[分析]雖然精原細胞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瘤是以“瘤”為詞尾,但是并不反映這些腫瘤是良性腫瘤。恰恰相反, 這些腫瘤均為惡性腫瘤。.
26.[分析]腫瘤轉移
[分析]腫瘤轉移的確切依據是在遠隔器官形成與原發瘤同一組織學類型的腫瘤。腫瘤細胞侵入靜脈、腫瘤細胞侵入動脈、腫瘤細胞出現在血液中、腫瘤細胞栓塞于遠隔器官都說明腫瘤已經具有了轉移的潛能,但是腫瘤能否形成轉移瘤,還要依賴于腫瘤細胞的生存能力、能否逃脫機體的免疫監視、能否在新器官內生存等條件。
27.[分析]腫瘤,腺癌
[分析]腺癌多發生于腺體,呈浸潤性生長,發生出血壞死,細胞異型性明顯,腫瘤形成腺體。在診斷腺癌時,必須具備兩條病理組織學特點:①腫瘤細胞異型性明顯。②形成腺體結構。
28.[分析]原位癌
[分析]原位癌是指未突被基底膜的癌。嚴格地講,原位癌是指上皮細胞全層均為癌細胞,而基底膜還完整的癌。因此不發生轉移,臨床治療效果良好。而早期癌包括原位癌和早期浸潤的癌。黏膜內癌包括早期浸潤癌,可以發生淋巴道轉移。未發生轉移的癌不一定是原位癌。
29.[分析]癌前病變
[分析]癌前病變是指具有較高癌變潛能的一類病變。包括黏膜白斑病、膀胱乳頭狀瘤、陰莖乳頭狀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子宮頸炎、乳腺增生癥等。甲狀腺腺瘤不是癌前病變。
30.[分析]腫瘤,腫瘤的概念
[分析]癌癥是一種基因病,其病因、發病機制復雜,多種致癌因素均可導致癌癥的發生,這些致癌因素作用于細胞的DNA,引起基因發生突變,突變的基因包括癌基因、腫瘤抑制基因、凋亡調控基因和DNA 修復調控基因等, 多個基因的改變才會使正常細胞轉化為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