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10-18 共1頁
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實施方案及內容
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的具體組織形式和內容分別以《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實施方案》和《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為依據。實踐技能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助理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基本技能的考試。
實踐技能考試采用三站式考試的方式。考區、考點按照《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實施方案》的要求設立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考生在實踐技能考試基地依次通過“三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內完成全部考站的測試。
考生持《醫師資格實踐技能準考證》應考,并根據準考證上所注攜帶必需物品(如本人有效身份證、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類所需的離體牙等)和著裝要求(公共衛生類的考生請勿穿裙裝和高跟鞋參加考試)。考試基地設候考廳,考生在候考廳等待考試,等待考試過程中不得外出,不得使用任何通訊工具。考試基地設考試引導員,負責引導考生進入每個考站。
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總分為100分,60分合格。
(一)西醫類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內容與方式
1、臨床類
第一考站:
(1)考試內容: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2)考試方法:紙筆考試。(考生在計算機上閱讀題卡,在答題紙上書寫答案)
第二考站:
(1)考試內容: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2)考試方法:體格檢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檢查者身體上進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試方法采用在醫學教學模擬人或醫用模塊等設備上進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后提出相關問題。
第三考站:
(1)考試內容:心肺聽診、影像(X線、CT)診斷、心電圖診斷和醫德醫風。
(2)考試方式:多媒體考試,考生在計算機上根據題目要求進行作答。
2、口腔類別
第一考站:
(1)考試內容:無菌操作、一般檢查、職業素質以及特殊檢查。
(2)考試方法:現場操作并如實填寫口腔檢查表。
第二考站:
(1)考試內容: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和臨床基本急救技術。
(2)考試方法: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考試方法由考生在口腔專用模型、自帶的離體磨牙上現場操作,或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基本急救技術考試方法由考生對模擬人操作或2名考生互相操作。
第三考站:
(1)考試內容:病史采集、病例分析、醫德醫風和輔助檢查結果的判讀(牙髓測驗、X 線檢查、實驗室檢驗)。
(2)考試方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考試方法采用計算機閱題,口述作答。醫德醫風和輔助檢查結果判讀的考試方法采用多媒體考試,考生在計算機上根據試題要求進行作答。
3、公共衛生類
第一考站:
(1)考試內容:公共衛生調查、分析與處置能力。
(2)考試方法:考生應試1個公共衛生案例分析,口試回答問題;考生需完成2項樣品采集操作,采用現場操作的方式進行考試。
第二考站:
(1)考試內容:臨床基本操作技能。
(2)考試方法:采用考生隨機抽取試題、在模擬人上操作的方式進行考試,考生需完成3項臨床基本操作。
第三考站:
(1)考試內容:公共衛生現場處置能力。
(2)考試方法:采用考生隨機抽取試題,現場操作的方式進行考試,考生需完成1項個人防護、1項現場檢測和1項衛生處理操作。
4、西醫類各站分數與考試時間:
臨床類別
考 站 |
考試項目 |
分 值 |
考試時間 |
|||
第一站 |
病史采集 |
15 |
37 |
11 |
26 |
|
病例分析 |
22 |
15 |
||||
第二站 |
體格檢查 |
20 |
40 |
13 |
24 |
|
基本操作技能 |
20 |
11 |
||||
第三站 |
心肺聽診 |
試題1 |
4 |
23 |
15 |
|
試題2 |
4 |
|||||
影像(X線、CT) |
試題1 |
2 |
||||
試題2 |
2 |
|||||
試題3 |
2 |
|||||
心電圖 |
試題1 |
3 |
||||
試題2 |
4 |
|||||
|
醫德醫風 |
2 |
||||
合 計 |
|
100 |
65 |
口腔類別
考站 |
項目 |
項目 |
分值 |
考試時間 |
|||
第一站 |
無菌操作 |
2 |
4 |
24 |
19 |
||
一般檢查 |
3 |
13 |
|||||
職業素質 |
1 |
3 |
|||||
特殊檢查 |
1 |
4 |
|||||
第二站 |
口腔基本操作技能 |
3 |
33 |
45 |
30 |
37 |
|
基本急救技術 |
2 |
12 |
7 |
||||
第三站 |
病史采集 |
1 |
5 |
23 |
17 |
||
病例分析 |
1 |
18 |
|||||
醫德醫風 |
1 |
2 |
8 |
7 |
|||
輔助檢查結果判讀 |
牙髓測驗 |
2 |
2 |
||||
X線檢查 |
1 |
2 |
|||||
實驗室檢驗 |
1 |
2 |
|||||
合 計 |
|
100 |
80 |
公共衛生類別
考站 |
考試項目 |
考試時間 |
分值 |
||
第一站 |
公共衛生調查、分析與處置能力 |
公共衛生案例分析 |
10 |
20 |
|
樣品采集技能 |
題目1 |
8 |
10 |
||
題目2 |
7 |
10 |
|||
第二站 |
臨床基本操作技能 |
題目1 |
20 |
25 |
|
題目2 |
|||||
題目3 |
|||||
第三站 |
公共衛生現場處置能力 |
個人防護 |
10 |
10 |
|
現場檢測技能 |
5 |
10 |
|||
衛生處理 |
10 |
15 |
|||
合 計 |
70 |
100 |
(二)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內容與方式
1、考試內容
第一站考試:辨證論治
提供一個病例資料,要求考生依據所提供的中醫四診等臨床資料,進行中醫辨證分析(病因、病機、病位、病性等),類證鑒別(僅限中醫執業考生),完成中醫診斷、治法、方劑名稱、具體的藥物處方(藥物,劑量、煎服法等),針對病情,提出中醫預防、調護方面的措施與注意事項;中西醫結合考生還要完成西醫診斷依據、西醫疾病診斷、鑒別診斷及西醫診療計劃等測試內容。
辨證論治考試評分項目的設置,根據每年命題情況合理調整。
第二站考試:基本操作
(1)中醫臨床技術操作
(2)西醫內科體格檢查(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3)西醫臨床技術操作(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第三站考試:臨床答辯
(1)中醫臨床問題答辯
測試中醫問診技術有關問題
測試其他中醫臨床問題
(2)西醫臨床問題答辯
測試西醫臨床問題(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3)輔助檢查結果臨床判讀(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不測試此項目)
2、考試方式
考生在指定考試地點分別隨機抽取題號后完成各站考試。
第一站考試:辨證論治
在統一的答題卡上完成書面辨證論治。
第二站考試:基本操作
(1)中醫臨床技術操作
針灸穴位體表定位:同性別考生相互操作;
針灸、拔罐、推拿等臨床技術操作:敘述并現場實際操作;
中醫望、聞、切診技術的操作:敘述或現場實際操作。
(2)西醫內科體格檢查:由同性別考生相互操作;
(3)西醫基本操作:敘述并現場實際操作。
第三站考試:臨床答辯
依據考生隨機抽取的試題,現場問答所測試的問題。
中醫臨床問題答辯:現場口試
西醫臨床問題答辯:現場口試
輔助檢查結果臨床判讀:現場口試
3、考試題量
辨證論治:1道試題
基本操作:4道試題(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3道試題)
臨床答辯:4道試題
4、考試分數
總計100分。其中:
第一站考試:40分
第二站考試:30分(中西醫結合人員25分)
第三站考試:30分(中西醫結合人員35分)
5、考試時間
總計90分鐘。其中:
第一站考試:60分鐘
第二站考試:15分鐘
第三站考試:15分鐘
6、合格標準
每考生必須完成1~3站考試;
考試總分為100分,達到60分為考試合格。
附:
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實踐技能各站考試項目設置與有關內容一覽表
站 |
具有規定學歷人員 |
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 |
中西醫結合人員 |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考試分數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考試 |
|
一 |
辨證 |
40 |
筆試 |
60 |
辨證 |
40 |
筆試 |
60 |
辨證 |
40 |
筆試 |
60 |
二 |
中醫 |
10 |
實際 |
15 |
中醫 |
10 |
實際 |
15 |
中醫 |
10 |
實際 |
15 |
中醫 |
10 |
中醫 |
10 |
體格 |
5 |
考生 |
||||||
中醫 |
10 |
|||||||||||
體格 |
5 |
|||||||||||
體格 |
5 |
考生 |
體格 |
// |
||||||||
西醫 |
5 |
實際 |
西醫 |
// |
西醫 |
5 |
實際 |
|||||
三 |
中醫問診答辯 |
8 |
現場 |
15 |
中醫問診答辯 |
8 |
現場口試 |
15 |
中醫問診答辯 |
10 |
現場 |
15 |
中醫 |
8 |
中醫 |
8 |
中醫 |
10 |
|||||||
中醫 |
8 |
|||||||||||
雙重診斷答辯 |
8 |
中醫 |
6 |
西醫 |
8 |
|||||||
西醫答辯或臨床判讀 |
6 |
西醫答辯或臨床判讀 |
// |
臨床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