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2-09 共1頁
細目一:望神
要點:
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1.1臨床表現
1.2臨床意義
2.神亂
2.1臨床表現
2.2臨床意義
細目二:望面色
要點:
1.常色
1.1常色的概念
1.2主色的概念
1.3客色的概念
2.病色
2.1病色的概念
2.2善色的概念
2.3惡色的概念
3.五色主病
3.1赤色、白色、黃色、青色、黑色的表現特點
3.2赤色、白色、黃色、青色、黑色的臨床意義
4.望色十法的含義
細目三:望形
要點:
形體強弱胖瘦的臨床意義
細目四:望態
要點:
動靜姿態、異常動作的臨床意義
細目五:望頭面
要點:
1.望頭部
1.1頭顱、囟門、頭發異常的臨床表現
1.2頭顱、囟門、頭發異常的臨床意義
2.望面部。面腫、腮腫及口眼歪斜的臨床意義
細目六:望五官
1.望目
1.1五輪學說的內容
1.2目色、目形、目態異常的臨床表現
1.3目色、目形、目態異常的臨床意義
2.望口與唇
2.1異常表現的特點
2.2異常表現的臨床意義
3.望齒與齦
3.1異常表現的特點
3.2異常表現的臨床意義
4.望咽喉
4.1異常表現的特點
4.2異常表現的臨床意義
細目七:望軀體
要點:
1.望頸項
1.1癭瘤、瘰疬的臨床表現
1.2癭瘤、瘰疬的臨床意義
2.望手足
2.1手足外形與動態異常表現的特征
2.2手足外形與動態異常表現的臨床意義
細目八:望皮膚
要點:
1.斑疹、水皰、瘡瘍的臨床表現
2.斑疹、水皰、瘡瘍的臨床意義
細目九:望排出物
要點:
1.望痰、望涕的臨床意義
2.望嘔吐物的臨床意義
細目十:望小兒指紋
要點:
1.望小兒指紋的方法
2.病理小兒指紋的臨床表現
3.病理小兒指紋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