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衛生高級職稱考試考點講析 微生物學·螺旋體

發布時間:2012-02-10 共1頁

第十九節 螺旋體

( 一 ) 概述: 螺旋體為一類細長、柔軟、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基本結構與細菌相似,如有細胞壁、原始核質;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對抗生素等藥物敏感,大小介于細菌與原蟲之間。

 

( 二 ) 鉤端螺旋體

1 .生物學性狀:螺旋細密、規則,似細小珍珠排列的細鏈,一端或兩端呈鉤狀;運動活潑,常使菌體呈 C 、 S 或 8 字型, G ,不易著染; Fontana 鍍銀染色法染成棕褐色。

培養時營養要求復雜,常用 Korthof 培養基,適宜生長溫度為 28 ~ 30 ℃ ,最適 pH7 . 2 ~ 7 . 6 ,小于 6 . 5 死亡,最高能耐 8 . 4 .;需氧或微需氧,在人工培養基中生長緩慢。

對熱抵抗力弱, 60 ℃ 1min 即死亡。 0 . 2 %來蘇、 1 : 2000 升 汞、 1 %石炭酸經 10 ~ 30min 被殺滅;對青霉素敏感,在濕土或水中可存活數月。

2 .致病物質

(1) 內毒素樣物質 (ELS) :細胞壁中含類似脂多糖物質 (LLS) ,引起的病理變化與典型的內毒素相似,只是毒性較低;

(2) 溶血素:波摩那型、犬型、七日熱型產生溶血素,破壞紅細胞膜而溶血;

3 .所致疾病:鉤端螺旋體病 ( 人畜共患傳染病 ) ;

4 .傳播途徑:人與污染水或土壤接觸、黏膜或皮膚侵入、消化道黏膜 ( 污染食物/飲水 ) 、胎盤垂直傳播;

5 .致病特點:先形成鉤體血癥,損傷全身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肝、腎、肺、心及中樞神經,出現休克、 DIC 、黃疸、出血、心腎功能不全、腦膜炎等。

6 .臨床特點:起病急,高熱、乏力、全身酸痛、眼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三大癥狀:寒熱、身痛、一身乏;三大體征:眼紅、腿疼、淋巴大。

 

( 三 ) 梅毒螺旋體

1 .生物學性狀:致密而規則的螺旋,兩端尖直,運動活潑,圓柱體表面繞有 3 ~ 4 根周鞭毛,與運動有關;普通染色不易著色,常用 Fontana 鍍銀染色法,菌體染成棕褐色且變粗;抵抗力極弱,對冷、熱及干燥特別敏感;血液中的螺旋體 4 ℃ 放置 3 天后可死亡,故冷藏 3 天以上的血液無傳染梅毒的危險。

2 .致病因素:

(1) 莢膜樣物質,為酸性粘多糖,具有抗吞噬作用;

(2) 主要外膜蛋白,粘附作用,激活人皮膚微血管內皮上的血管粘附分子 -1(VCAM-1) 和細胞間粘附分子 -1(ICAM 一 1) 表達,促進 T 細胞增殖,釋放炎癥因子 (TNF- α和 IL-1) ;

(3) 透明質酸酶,分解透明質酸有利于擴散并造成組織損傷。

3 .所致疾病:

(1) 先天性梅毒,亦稱胎傳梅毒,易致流產、早產或死胎;也可致先天畸形,出生后被稱為梅毒兒,常呈鋸齒形牙、間質性角膜炎、神經性耳聾等癥狀。

(2) 后天性梅毒:分三期

I 期梅毒:多見外生殖器,出現無痛性、直徑約 1cm 的硬性下疳,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此時傳染性極強, 4 ~ 8 周后,下疳自然愈合。經 2 ~ 3 個月無癥狀潛伏期后進入第二期。

Ⅱ期梅毒:傳染性強,破壞性小。全身皮膚黏膜出現梅毒疹,周身淋巴結腫大,不經治療一般在 1 ~ 3 個月后癥狀自然消退而痊愈,經 2 ~ 4 年,又可被激活進入第三期。

Ⅲ期 ( 晚期 ) 梅毒:傳染性小,破壞性大。感染 2 年 ( 亦可達 10 ~ 15 年 ) 后,可侵犯內臟器官或組織,出現慢性肉芽腫病變;重癥患者弓 I 起心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出現梅毒瘤、動脈瘤、脊髓瘤。

4 .防治原則:

預防:加強性衛生教育和嚴格社會管理,切斷傳播途徑。

治療:梅毒確診后,宜用青霉素等藥物早期、足量、正規、徹底治療。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