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衛生高級職稱考試考點講析 微生物學·呼吸道病毒

發布時間:2012-02-10 共1頁

第二十三節 呼吸道病毒

( 一 ) 流感病毒

1 .主要抗原結構

血凝素 (HA) :能凝聚紅細胞,吸附宿主細胞,為主要中和抗原; HA 抗原結構易發生變異。

HA( 糖蛋白 )+RBC 表面糖蛋白受體 → 血凝

神經氨酸酶 (NA) :能水解紅細胞表面的神經氨,參與病毒釋放,促進病毒擴散。

2 .抗原變異:包括抗原漂移和抗原轉變。

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轉變是指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 HA 和 NA 發生變異的程度。甲型感病毒表面抗原,即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極易發生變異,其變異幅度大小,直接影響到流感流行的規模。如果變異幅度小,系量變,稱為抗原性漂移,可引起中、小型流行;若變異幅度大,系質變,形成新的亞型,稱為抗原性轉變,往往引起較大的流行,甚至可爆發世界性大流行。

3 .致病性

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體,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常造成局部爆發流行。

(1) 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為隱性感染者;感染的動物也可能是一種傳染源。

(2) 并發癥:原發性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多見于嬰幼兒、老人、慢性病患者。

4 .免疫性: sIgA 抗體有阻斷局部病毒感染的保護作用;抗 HA 、 NA 特異性抗體為中和抗體;抗 NP 特異性抗體具有型特異性。

5 .防治原則

(1) 流行期間:人群區、公共場所、空氣 -- 消毒 ( 乳酸、醋薰 ) ;

(2) 接種疫苗:減毒活疫苗 --- 咽喉部噴霧法;滅活疫苗 --- 皮下接種;

(3) 金剛烷胺 -- 抑制 V 穿入,脫殼;

(4) 干擾素 -- 廣譜抗病毒;

(5) 中草藥 -- 板蘭根、大青葉;

(6) 抗菌素 -- 防止并發細菌感染。

 

( 二 ) 麻疹病毒

1 .特點:

(1) 人為麻疹 V 唯一的天然宿主;

(2) 感染后可產生持久性 ( 終生 ) 免疫;

(3) 病毒感染細胞,細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細胞;

(4)Ag 性穩定,只有一個血清型 (80 年代以來也有報導 Ag 變異 ) 。

2 .致病性: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體,麻疹病毒的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病毒后 90 %以上可發病。

傳染源主要是麻疹患者,通過飛沫傳染,也可由用具或玩具傳播。病毒侵入人體后,先在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增殖,隨后進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癥,并侵入淋巴組織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內,再經增殖至一定程度時,又再次進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癥,侵襲全身皮膚、粘膜、眼結膜、口腔、呼吸道;在少數病例中,病毒還可以侵入中樞神經系統。

麻疹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咳嗽、流涕、流淚、眼結膜充血、口腔兩頰粘膜出現中心呈灰白色、外繞紅暈的柯氏斑 (Koplik 斑 ) ,對臨床早期診斷具有一定意義。

患者如無并發癥發生,可自然痊愈。但在麻疹患病過程中,由于機體抵抗力下降,特別是年幼體弱的患兒,易并發細菌感染,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等。極個別患者在童年時期感染麻疹病毒后,病毒可在腦組織內持續存在而導致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進行性病毒感染,直至青少年時期發生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SSPE) 、大腦機能漸進性衰退,最終發生痙攣昏迷而死亡。

3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 9 ~ 12 天,體溫略高、咳嗽、流涕、打噴嚏及流眼淚,癥狀持續 3 ~ 5 天,體溫突然升高 ( 達到 40 ~ 40 . 5 ℃ ) ,口頰粘膜出現灰白色斑 ( 柯氏斑 -koplik 斑 ) ,隨后出現紅色斑丘疹,從耳部開始, 2 ~ 3 天后遍及全身, 4 天后消退,脫屑。

4 .防治原則

(1) 人工自動免疫: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2) 人工被動免疫: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

 

( 三 )SARS 冠狀病毒 (SARS-CoV)

1 . SARS 冠狀病的致病性:

SARS 冠狀病毒系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的病原體。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被稱為 SARS 冠狀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稱為 SARS ,系 2002 年底至 2003 年上半年在世界上流行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又稱為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SARS 冠狀病毒對人具有強烈的致病性,其感染率高、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多、病情嚴重、病死率高,系危害人類的一種新現傳染病。傳染源主要是 SARS 患者,其傳播方式主要以近距離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經口、鼻、眼傳播,不排除經消化道等其他途徑傳播。人類對 SARS 冠狀病毒無天然免疫力,故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病毒后潛伏期為 2 ~ 10 天,臨床表現以發熱為主要癥狀,可伴有頭痛乏力,關節疼痛,繼而出現干咳、胸悶氣促等癥狀。胸部 X 片呈現明顯的病理變化,雙側 ( 或 ) 單側出現陰影,嚴重者肺部病變進展很快,出現多葉病變, X 線胸片 48h 內病灶可達 50 %以上,同時伴有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進而患者出現呼吸窘迫,甚至出現休克、 DIC 、心率紊亂等癥狀,搶救不及時,死亡率極高。

2 . SARS 的防治:

SARS 系一種新現急性傳染病,人們對防治 SARS 也是在抗擊 " 非典 " 戰斗中摸索出來的。對 SARS 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隔離病人、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機體免疫力。因 SARS 現已為法定傳染病,故對 SARS 病人及疑似病例要及時嚴格地隔離和治療,嚴防與外界人員接觸,絕對防止 SARS 在人群中傳播。衛生防疫部門要建立相應機構,準確掌握疫情并及時上報疫情。對人們進行預防健康教育,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堅持戶外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對 SARS 患者及時治療,如支持療法,早期氧療及適量激素療法等。抗病毒藥物及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對防止病情發展及并發癥的發生均具有重要作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