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一、解剖與生理基礎 | 1.解剖學基礎 | (1)細胞 (2)組織 (3)器官 |
了解 掌握 掌握 |
2.運動系統 | (1)骨 (2)關節 (3)骨骼肌 (4)顱面骨局部解剖 (5)軀干骨局部解剖 (6)上肢骨局部解剖 (7)下肢骨局部解剖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呼吸系統 | (1)鼻 (2)喉 (3)氣管、支氣管 (4)肺 (5)胸膜 (6)縱隔 (7)橫膈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
|
4.消化系統 | (1)口腔 (2)咽 (3)食管 (4)胃 (5)小腸 (6)大腸 (7)肝 (8)膽管系統 (9)胰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了解 |
|
5.心血管系統 | (1)心臟的結構 (2) 血管的結構及分布 |
掌握 了解 |
|
6.泌尿、生殖系統 | (1)泌尿系統 (2)生殖系統 |
熟練掌握 掌握 |
|
7.神經系統 | (1)中樞神經系統 (2)周圍神經系統 |
掌握 了解 |
|
8.內分泌系統 | (1)甲狀腺 (2)腎上腺 (3)垂體 (4)松果體 (5)胰島 (6)胸腺 (7)生殖腺 |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9.五官系統 | (1)視覺器官 (2)聽覺器官 (3)其它覺器 |
了解 掌握 了解 |
|
10.人體的生理 | (1)血液 (2)體液 (3)呼吸 (4)消化與吸收 (5)基礎代謝 |
了解 熟練掌握 掌握 了解 |
|
11.乳腺 | (1)乳腺的基本結構及分型 (2)乳腺的生理特點 |
了解 了解 |
|
二、醫用物理學知識 | 1.物質結構 | (1)原子的核外結構 (2)原子能級 |
掌握 了解 |
三、X 線物理與防護 | 1.X 線的產生 | (1)X 線的發現 (2)X 線的產生 (3)連續X 線、標識X 線 (4)影響X 線產生的因素 (5)X 線強度的空間分布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2.X 線的本質及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 (1)X 線的本質與特性 (2)X 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相互作用效應產生的幾率 |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
|
3.X 線強度、X線質與X 線量 | (1)X 線的波長與管電壓 (2)X 線強度 (3)X 線質 (4)X 線量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4.X 線的吸收與衰減 | (1)距離的衰減 (2)物質吸收的衰減 (3)連續X 線在物質中的衰減特點 (4)衰減系數、影響衰減因素 (5)人體對X 線的衰減 (6)X 線濾過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5.輻射量及其單位 | (1)照射量與照射量率 (2)比釋動能與比釋動能率 (3)吸收劑量與吸收劑量率 (4)吸收劑量與照射量關系 (5)當量劑量與當量劑量率 |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
|
7.X 線的測量 | (1)照射量的測量 (2)吸收劑量的測量 |
掌握 了解 |
|
8.X 線的防護 | (1)放射防護的基本原則 (2)外照射防護的一般措施 (3)外照射的屏蔽防護 (4)我國放射衛生防護標準 |
熟練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
醫學倫理學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科目 |
醫學倫理道德 | 1.醫患關系 | 了解 | 基礎 知識 |
|
2.醫療行為中的倫理道德 | ||||
3.醫學倫理道德的評價和監督 |
相關專業知識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四、人體影像解剖(包括平面和斷面) | 1.呼吸系統的影像解剖 | (1)氣管、支氣管 (2)肺 (3)胸膜 (4)縱隔 (5)橫膈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循環系統的影像解剖 | (1)心臟.冠狀動脈 (2 胸腹部大血管 (3)四肢大血管 (4)腦血管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消化系統的影像解剖 | (1)食管 (2)賁門管 (3)胃 (4)十二指腸 (5)空腸與回腸 (6)結腸與闌尾 (7)肝膽胰脾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泌尿、生殖 系統的影像解剖 |
(1)腎及腎上腺 (2)輸尿管、膀胱、尿道 (3)前列腺 (4)男性生殖系統 (5)女性生殖系統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骨與關節的影像解剖 | (1)頭面骨 (2)胸廓 (3)脊柱 (4)骨盆 (5)四肢長骨與短骨 (6)關節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神經系統的影像解剖 | (1)腦 (2)脊髓 (3)顱神經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7.五官系統的影像解剖 | (1)視覺器官 (2)聽覺器官 (3)其它覺器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五、醫學影像設備 | 1.醫用診斷X線裝置 | (1)分類 (2) 構成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2.X 線管 | (1)結構 (2)分類 (3)技術參數 (4)特性 (5)X 線管組件 |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3.X 線發生裝置 | (1)主機的構成 (2)控制裝置 (3)高壓部分 (4)電源與地線 |
熟練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4.X 線機的輔助裝置 | (1)X 線管支架 (2)遮線器 (3)檢查臺 (4)X 線影像增強器 (5)X 線電視系統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5.CT | (1)分類 (2)構成及功能 (3)技術參數 (4)機房設計及運行環境 |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6.CR | (1)系統構成及其功能 (2)成像板結構 (3)技術參數 |
掌握 掌握 了解 |
|
7.DR | (1)系統構成及其功能 (2)探測器結構 (3)技術參數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六、X 線診斷基礎 | 1.呼吸系統的 X 線診斷要點 |
醫學 教 育網搜 集整理 | 掌握 |
2.循環系統的 X 線診斷要點 |
掌握 | ||
3.消化系統的 X 線診斷要點 |
掌握 | ||
4.泌尿、生殖 系統的X 線診 斷要點 |
掌握 | ||
5.骨與關節的 X 線診斷要點 |
掌握 | ||
6.神經系統的 X 線診斷要點 |
掌握 | ||
7.五官系統的 X 線診斷要點 |
掌握 |
專業知識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八、X 線成像理論 | 1.X 線成像原理 | (1)X 線影像信息的傳遞 (2)X 線照片影像的形成 (3)X 線對比度 (4)X 線照片的光學對比度 |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2.X 線的幾何投影 | (1)X 線管焦點成像性能 (2)X 線束 (3)焦點、被照體、膠片間投影關系 |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
3.X 線的散射線 | (1)散射線的產生及其含有率 (2)散射線的減少與消除 |
掌握 熟練掌握 |
|
4.X 線影像的銳利度 | (1)概念 (2)影響因素 |
掌握 熟練掌握 |
|
5.X 線影像的顆粒度 | (1)概念 (2)影響因素 |
掌握 掌握 |
|
6.X 線攝影條件 | (1)感光效應與攝影條件選擇 (2)自動曝光 |
熟練掌握 掌握 |
|
九、醫學影像照片處理技術 | 1.醫用X 線膠片 | (1)分類和結構 (2)X 線膠片的特性曲線 (3)X 線膠片的感光測定方法 |
熟練掌握 掌握 了解 |
2.增感屏 | (1)結構 (2)性能 |
熟練掌握 掌握 |
|
3.照片自動沖洗技術 | (1)自動洗片機(特點結構功能) (2)沖洗藥液及其性能 |
掌握 掌握 |
|
4. 干式打印技術 | (1)激光熱敏成像原理 (2)直接熱敏打印原理 (3)熱升華打印原理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十、數字影像基本理論 | 1.數字影像基礎 | (1)模擬與數字 (2)矩陣與像素 (3)數字影像常用術語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數字影像形成 | (1)采集 (2)量化 (3)轉換 (4)顯示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數字影像處理 | (1)圖像濾過 (2)圖像降噪 (3)圖像強化 (4)圖像重建 (5)灰度處理 (6)頻率處理 (7)均衡處理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十一、CR 和DR成像理論 | 1.CR | (1)成像原理 (2)曝光指數 |
掌握 掌握 |
2.DR | (1)概述 (2)直接轉換式平板探測器 (3)間接轉換式平板探測器 (4)直接與間接方式性能比較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十二、DSA 成像理論 | 1.基本原理 | (1)成像原理 (2)成像方式 (3)減影方式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特殊功能 | (1)旋轉、歲差 (2) 步進 |
了解 了解 |
|
十三、CT 成 像理論 |
1.成像原理 | (1)數據采集 (2)圖像重建 (3)重建算法 (4)多層螺旋CT 的成像特點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2.基本概念 | (1)層厚、間隔、體素 (2)螺距 (3)窗口技術 (4)FOV (5)部分容積效應 (6)重建函數 |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專業實踐能力
單元 | 細目 | 要點 | 要求 |
十五、常規 X 線檢查技 術 |
1.X 線攝影的基本知識 | (1)解剖學基準線 (2)X 線攝影學基準線 (3)X 線攝影體位與方向 (4)體表解剖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2.各部位常見病X 線攝影體位選擇 | (1)頭顱 (2)胸部 (3)腹部 (4)脊柱 (5)四肢與關節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熟練掌握 |
|
3.常見攝影體位的標準影像所見 | (1)頭顱 (2)胸部 (3)腹部 (4)脊柱 (5)四肢與關節 |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熟練掌握 |
|
4.X 線造影檢查 | (1)對比劑 (2)對比劑的應用 (3)泌尿系統造影 (4)膽道T 管造影 |
熟練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乳腺X 線攝影檢查 | (1)體位設計 (2)圖像質量控制 |
掌握 了解 |
|
十六、CT 檢 查技術 |
1.概述 | (1)適應證與禁忌證 (2)掃描程序 (3)掃描方法 (4)病人準備 (5)CT 掃描注意事項 |
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
2.人體各部位 CT 檢查技術 |
(1)頭頸部 (2)胸部 (3)心臟 (4)腹部 (5)脊柱 (6)盆腔 (7)四肢與關節 |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熟練掌握 掌握 |
|
3.圖像后處理 | (1)MPR (2) MIP (3) SSD (4)VR (5)EV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圖像質量控 制 |
(1)影響圖像質量的因素 (2)改善圖像質量的措施 |
了解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