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 求 |
一、錯牙合 畸形概論 | 1.錯牙合 畸形 | (1)定義 | 熟練掌握 |
(2)表現 | |||
(3)患病率 | |||
(4)危害性 | |||
(5)矯治方法 | |||
(6)矯治標準 | |||
2.正常?? | (1)個別正常牙合 | 熟練掌握 | |
(2)理想正常牙合 | |||
(3)Andrews正常牙合 標準 | |||
3.口腔正畸學 | (1)學科內容 | 熟練掌握 | |
(2)發展現狀 | |||
(3)與其它學科關系 | |||
二、顱面部的生長發育 | 1.概述 | (1)顱面和口腔正常生長發育與錯牙合 畸形的關系 | 熟練掌握 |
(2)顱面和口腔生長發育的規律 | |||
2.顱面骨骼的生長發育 | (1)上頜骨生長發育的特征 | 熟練掌握 | |
(2)下頜骨生長發育的特征 | |||
(3)上下頜骨間位置關系的調整 | |||
3.牙列與和牙合 的發育 | (1)牙齒萌出的時間和順序 | 熟練掌握 | |
(2)影響牙合 發育的因素 | |||
(3)乳磨牙末端平面對恒磨牙關系的影響 | |||
(4)暫時性錯牙合 的表現 | |||
(5)暫時性錯牙合 的發生機制 | |||
(6)建牙合 的動力平衡 | |||
三、錯牙合 畸形的病因 | 1.遺傳因素 | (1)常見遺傳性錯牙合 畸形的表現 | 熟練掌握 |
(2)種族演化 | |||
(3)個體發育 | |||
2.環境因素 | (1)先天因素導致的錯牙合 畸形表現 | 熟練掌握 | |
(2)后天因素導致的錯牙合 畸形的表現 | |||
(3)口腔功能因素導致的錯牙合 畸形的表現 | |||
(4)口腔不良習慣導致的錯牙合 畸形的表現 | |||
四、錯牙合 畸形的分類 | 1 .Angle 錯牙合 分類法 | (1)第一類錯牙合 畸形 | 熟練掌握 |
(2)第二類錯牙合 畸形 | |||
(3)第三類錯牙合 畸形 | |||
(4)Angle錯牙合 分類的優缺點 | |||
2.毛燮均錯牙合 分類法 | (1)第一類——牙量骨量不調 | 熟練掌握 | |
(2)第二類——長度不調 | |||
(3)第三類——寬度不調 | |||
(4)第四類——高度不調 | |||
(5)第五類——個別牙錯位 | |||
(6)第六類——特殊類型 | |||
五、錯牙合 畸形的檢查診斷 | 1.一般檢查 | (1)牙頜面的一般檢查方法 | 熟練掌握 |
(2)臨床檢查的資料收集 | |||
(3)擁擠度的概念及分級 | |||
(4)深覆牙合 的概念及分級 | |||
(5)深覆蓋的概念及分級 | |||
(6)開牙合 概念及分級 | |||
(7)后牙鎖牙合 及反鎖牙合 | |||
2.模型檢查 | (1)牙弓擁擠度的測量和計算 | 熟練掌握 | |
(2)牙弓寬度的測量 | |||
(3)牙弓的對稱性 | |||
(4)診斷排牙試驗 | |||
3.X線頭影測量分析 | (1)各種X線片的作用 | 熟練掌握 | |
(2)X線頭影測量的作用 | |||
(3)常用X線頭影測量標志點 | |||
(4)常用X線頭影測量平面及基準平面 | |||
(5)頜骨、牙齒、軟組織各項測量的意義和臨床應用 | |||
(6)常用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方法 | |||
4.診斷與治療方法 | (1)乳牙期矯治適應證 | 熟練掌握 | |
(2)替牙期矯治適應證 | |||
(3)乳牙期和替牙期的矯治方法 | |||
(4)恒牙期矯治適應證 | |||
(5)成人錯牙合 矯治的適應證 | |||
(6)正畸治療與年齡性別的關系 | |||
六、正畸治療的生物機械原理 | 1.牙齒移動的生物學基礎 | (1)頜骨、牙骨質、牙周膜的生物學特征 | 熟練掌握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
(2)正畸矯治過程中的組織反應 | |||
2.牙齒移動的生物力學基礎 | (1)力矩和力偶 | 熟練掌握 | |
(2)抗力中心與旋轉中心 | |||
(3)矯治力 | |||
3.牙齒移動的類型 | (1)傾斜移動 | 熟練掌握 | |
(2)整體移動 | |||
(3)伸長/壓低移動 | |||
(4)旋轉移動 | |||
(5)控根移動 | |||
4.正畸治療的風險 | (1)固定矯治器對牙體牙周組織的影響 | 熟練掌握 | |
(2)正畸治療中的牙根吸收 | |||
(3)正畸疼痛與牙齒松動 | |||
(4)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與正畸治療 | |||
七、矯治器 | 1.概述 | (1)不同矯治器的優缺點 | 熟練掌握 |
(2)支抗的概念、分類和臨床應用 | |||
2.活動矯治器 | (1)常用活動矯治器的組成和臨床應用 | 熟練掌握 | |
(2)功能矯治器的原理和適應證 | |||
(3)常用功能矯治器的組成和臨床應用 | |||
3.固定矯治器 | (1)固定矯治器 | 熟練掌握 | |
(2)方絲弓矯治器 | |||
(3)Begg細絲弓矯治器 | |||
(4)直絲弓矯治器 | |||
(5)口外唇弓矯治器 | |||
八、錯牙合 畸形的早期矯治 | 1.概述 | (1)早期矯治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 熟練掌握 |
(2)早期矯治的特點 | |||
(3)早期矯治的方法 | |||
2.早期預防及早期預防性矯治 | (1)早期預防的內容 | 熟練掌握 | |
(2)預防性矯治的內容及方法 | |||
3.阻斷性矯治 | (1)不良習慣形成機制及矯治方法 | 熟練掌握 | |
(2)牙數異常的處理 | |||
(3)個別牙錯位的早期矯治 | |||
(4)牙列擁擠的早期矯治 | |||
(5)反牙合 的早期矯治 | |||
(6)深覆牙合 的早期矯治 | |||
(7)開牙合 的早期矯治 | |||
4.早期生長控制和頜骨矯形治療 | (1)分類及適應證 | 熟練掌握 | |
(2)骨性(或功能性)Ⅱ類錯牙合 的矯形治療 | |||
(3)骨性(或功能性)Ⅲ類錯牙合 的矯形治療 | |||
(4)骨性開牙合 的矯治 | |||
九、常見錯?』?形的矯治 | 1.牙列擁擠 | (1)病因 | 熟練掌握 |
(2)分度 | |||
(3)矯治原則 | |||
(4)矯治方法 | |||
2.前牙反牙合 | (1)病因 | 熟練掌握 | |
(2)臨床分型 | |||
(3)矯治原則和方法 | |||
3.前牙深覆蓋 | (1)病因 | 熟練掌握 | |
(2)分型 | |||
(3)矯治原則和方法 | |||
4.后牙反牙合 | (1)病因 | 熟練掌握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 |
(2)矯治原則和方法 | |||
5.鎖牙合 | (1)病因 | 熟練掌握 | |
(2)分類 | |||
(3)矯治原則和方法 | |||
6.深覆牙合 | (1)病因 | 熟練掌握 | |
(2)分度 | |||
(3)矯治原則 | |||
7.開牙合 | (1)分度 | 熟練掌握 | |
(2)臨床分型 | |||
(3)矯治原則 | |||
8.唇腭裂畸形與正畸 | (1)上頜形態及改型要求 | 熟練掌握 | |
(2)治療時機 | |||
(3)治療方法與治療順序 | |||
9.外科正畸治療 | (1)適應證 | 熟練掌握 | |
(2)術前正畸和術后正畸 | |||
(3)保持 | |||
十、成人矯治 | 1.概述 | (1)成人正畸的分類 | 熟練掌握 |
(2)成年人治療的生理特點 | |||
(3)成年期治療的特殊考慮 | |||
2.成人正畸的目標 | (1)目標 | 熟練掌握 | |
(2)步驟 | |||
(3)應特別注意的問題 | |||
3.成人的綜合性矯治 | (1)成人牙周病的正畸 | 熟練掌握 | |
(適應證、原則、應注意的問題) | |||
(2)成人TMD的正畸 | |||
(適應證、原則、應注意的問題) | |||
4.成人的輔助性矯治 | (1)修復前正畸的適應證及方法 | 熟練掌握 | |
(2)MTM的概念、特點及方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 |||
十一、正畸治療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衛生保健 | 1.正畸治療中的釉質脫礦 | (1)臨床表現 | 熟練掌握 |
(2)病因 | |||
2.正畸治療中的牙周組織損害 | (1)臨床表現 | 熟練掌握 | |
(2)病因 | |||
3.健康教育和衛生保健 | (1)口腔健康教育的內容 | 熟練掌握 | |
(2)口腔衛生保健的內容 | |||
(3)脫礦病損的治療 | |||
(4)牙周損害的治療 | |||
十二、保持 | 1.保持原理 | (1)定義 | 熟練掌握 |
(2)原因 | |||
(3)時間 | |||
2.保持器 | (1)保持器應具備的條件 | 熟練掌握 | |
(2)種類、制作與臨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