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7 共1頁
2014年初級病理學技士考試大綱-相關專業知識
病原生物學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一、 細菌的形態與
|
1.細菌大小與形態
|
⑴ 細菌的大小 |
掌握 |
2.細菌的結構
|
⑴ 細菌的基本結構 |
|
|
3.細菌形態檢查法 |
⑴ 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
了解 |
|
二、細菌的生理
|
1.細菌的生長繁殖 |
⑴ 細菌的化學組成和物理性狀 |
|
2.細菌的人工培養 |
⑴ 培養基 |
了解 |
|
3.細菌的代謝產物及 |
⑴ 細菌的分解代謝產物及生化反應 |
了解 |
|
4.細菌的分類和命名 |
|
掌握 |
|
三、細菌的分布與 消毒滅菌 |
1.細菌的分布 |
⑴ 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
掌握 了解 |
2.消毒與滅菌 |
⑴ 物理消毒滅菌法 |
了解 掌握 |
|
四、細菌的遺傳與 變異 |
1.細菌的變異現象 |
⑴ 形態與結構變異 |
了解 |
2.細菌遺傳變異的物 |
⑴ 細菌染色體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細菌變異的發生機 |
⑴ 基因突變 |
了解 了解 |
|
4.細菌變異的實際應 |
⑴ 在疾病診斷、治療、預防中的應用 |
了解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五、細菌的感染和 免疫
|
1.細菌的致病性 |
⑴ 細菌的毒力 |
|
2.機體抗菌免疫
|
⑴ 非特異性免疫 |
|
|
3.感染的種類與類型 |
⑴ 外源性感染與內源性感染 |
掌握 了解 |
|
六、病毒的生物學 特性 |
1.病毒的形態與結構 |
⑴ 病毒的大小與形態 |
掌握 了解 |
2.病毒的增殖 |
⑴ 病毒的增殖周期 |
了解 |
|
3.理化因素對病毒的 |
⑴ 物理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
了解 |
|
4.病毒的變異 |
⑴ 基因突變 |
了解 |
|
5.病毒分類 |
⑴ 病毒的分類方法 |
了解 |
|
七、病毒的感染與 免疫
|
1.病毒的感染方式 |
⑴ 水平傳播 |
|
2.病毒的致病機制
|
⑴ 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
|
|
3.病毒感染的類型 |
⑴ 隱性感染 |
了解 |
|
4.抗病毒免疫 |
⑴ 非特異性免疫 |
了解 |
|
八、病毒感染的檢 查方法及防治原則 |
1.病毒感染的檢查方 |
⑴ 標本的采集和送檢 |
了解 了解 |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 |
⑴ 人工自動免疫 |
了解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九、逆轉錄病毒
|
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⑴ 生物學特性 |
|
十、其他病毒 |
1.狂犬病病毒 |
⑴ 生物學特征 |
了解 |
十一、人體寄生蟲 總論 |
1.寄生蟲與宿主 |
⑴ 寄生蟲及其分類 |
掌握 |
2.寄生蟲與宿主的相 |
⑴ 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 |
了解 了解 |
|
3.寄生蟲病的流行與 |
⑴ 流行的基本環節 |
了解 了解 了解 |
分子生物學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一、核酸結構、功 能與核苷酸代謝
|
1.核酸的化學組成 |
(1) 堿基、戌糖的結構、原子編號 |
了解 掌握 |
2.DNA的結構與功能
|
(1) DNA一級結構的定義 |
掌握 |
|
(4) 環狀雙螺旋DNA超級結構 |
了解 |
||
3.RNA的結構與功能 |
(1) RNA分布 |
了解 |
|
4.核酸的理化性質 |
(1) 核酸的一般性質 |
了解 |
|
5.核苷酸的代謝 |
(1) 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意義 |
了解 |
|
二、蛋白質的結構 與功能 |
1.蛋白質的分子組成 |
(1) 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
掌握 |
2.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
(1) 蛋白質的一般結構 |
了解 |
|
3.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
(1) 蛋白質的電泳、透析的原理 |
掌握 |
|
4.蛋白質的分類 |
(1) 組成分類及分子形狀分類 |
了解 |
|
三、基因信息的傳 遞 |
1.DNA的生物合成 |
(1) DNA半保留復制的概念 |
掌握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
|
(11) DNA損傷光復活 |
了解 |
2.RNA的生物合成 |
(1) RNA復制與轉錄的區別 |
了解 |
|
3.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
(1) mRNA的模板作用 |
掌握 |
|
4.基因的表達調控 |
(1) 基因表達的概念 |
了解 |
|
四、基因 |
1.基因診斷概念 |
(1) 基因診斷的基本原理 |
了解 |
2.核酸分子雜交 |
(1) 核酸分子雜交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掌握 |
|
3.聚合酶鏈反應 |
(1) 聚合酶鏈反應原理 |
掌握 |
生物化學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一、蛋白質 |
|
同分子生物學第二單元 |
|
二、酶
|
1.酶的催化作用 |
|
掌握 |
2.酶的結構和功能 |
(1)酶分子的組成 |
掌握 |
|
3.影響酶促反應速度 |
(1)底物濃度 |
掌握 |
|
4.酶的抑制作用 |
(1)不可逆抑制 |
掌握 |
|
(2)可逆抑制 |
掌握 |
||
5.酶的分類 |
|
掌握 |
|
6.酶與臨床醫學 |
|
掌握 |
|
三、三羧酸循環 |
1.代謝途徑 |
|
掌握 |
2.ATP和代謝 |
(1)生物體內能量載體 |
掌握 |
|
3.三羧酸循環 |
(1)乙酰輔酶A |
掌握 |
|
四、糖代謝 |
1.概述 |
(1)糖的消化吸收 |
掌握 |
2.葡萄糖的分解和代 |
(1)糖酵解 |
掌握 |
|
3.糖的儲運與動員 |
(1)糖原合成 |
掌握 |
|
4.血糖 |
(1)血糖水平及調節 |
掌握 |
|
五、脂類 |
1.三脂酰甘油的代謝 |
(1)三脂酰甘油的組成與分布 |
掌握 |
2.膽固醇的代謝 |
(1)膽固醇的化學與生理功能 |
掌握 |
|
3.血脂及酯類的轉運 |
(1)血脂的組成和含量 |
了解 |
|
六、含氮化合物代 謝 |
1.氨基酸代謝 |
(1)氨基酸在體內的動態變化 |
了解 |
2.核苷酸代謝 |
(1)核苷酸合成代謝 |
了解 |
|
3.血紅素代謝 |
(1)血紅素合成代謝 |
了解 |
免疫學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一、抗原
|
1.抗原的概念與分類
|
(1) 抗原的概念 |
掌握 |
⑦ 絲裂原 |
了解 |
||
2.決定抗原的條件 |
(1) 異物性 |
|
|
3.抗原的特異性 |
(1) 特異性概念 |
|
|
4.醫學上重要的抗原 |
(1) 異種抗原 |
|
|
二、免疫球蛋白及抗體 |
1.概論 |
(1) 抗體的概念 |
掌握 |
2.免疫球蛋白的分子 結構 |
(1)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
掌握 |
|
3.五類免疫球蛋白的 特性 |
(1) IgG |
掌握 |
|
4.抗體的生物學作用 |
(1) 特異性結合抗原作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三、補體系統
|
1.補體的概念及理化 性質 |
(1) 補體的概念 |
掌握 |
2.補體的激活 |
(1) 經典激活途徑 |
|
|
|
① 識別階段 |
掌握 掌握 |
|
3.補體活化的調控 |
(1) 補體調節因子的作用 |
掌握 |
|
4.補體的生物學作用 |
(1) 細胞毒及溶菌、滅菌作用 |
了解 了解 |
|
四、免疫細胞 |
1.淋巴細胞 |
(1) T細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
五、腫瘤免疫
|
1.機體抗腫瘤免疫的 機制 |
(1) 體液免疫機制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腫瘤的免疫逃逸機 制 |
(1) 對腫瘤抗原的耐受 |
了解 |
|
3.腫瘤的免疫治療 |
(1)非特異性免疫治療 |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