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17 共1頁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一、全科醫學概論 |
1.全科醫學 |
(1)全科醫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對象 (2)全科醫學的主要特征 (3)全科醫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全科醫療 |
(1)全科醫療的定義與基本特征 (2)全科醫療中的倫理學原則;病人的權利和義務 (3)全科醫療與專科醫療的區別和聯系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3.全科醫生 |
(1)全科醫生的定義、角色及其工作方式 (2)病人管理的原則、內容和遵醫行為改進 3)全科醫生的素質、任務及其歷史使命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4.臨床預防 |
(1) 臨床預防的概念和特征 (2) 臨床預防的實施方法 (3) 臨床預防的優勢及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5.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照顧 |
(1)家庭結構 (2)家庭功能;家系圖的編制 (3)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資源;家庭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6.居民健康檔案 |
(1)個人健康檔案以問題為導向的記錄方式 (2)個人、家庭健康檔案的內容 |
掌握 熟悉 |
|
二、基本衛生保健概論 |
1.初級衛生保健概述 |
(1)21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總目標;初級衛生保健的任務、內容與評價特征 (2)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及初級衛生保健的概念;初級衛生保健原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初級衛生保健改革措施 (3)初級衛生保健的特點,國際初級衛生保健以往的經驗與當前改革重點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社區預防保健概述 | (1)三級預防的概念、影響健康的四類因素、社區衛生診斷的概念 | 掌握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二、基本衛生保健 概論 |
2.社區預防保健概述 |
(2) 社區預防保健的實施原則,社區衛生診斷流程 (3) 個人、家庭和社區三位一體的預防策略;社區衛生診斷基本原則 |
熟悉 了解 |
3.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 基本衛生保健制度 |
(1) 我國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內容;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框架內容以及鄉(鎮)衛生院與衛生室的任務功能;社區概念、基本類型和構成要素;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概念與主要 任務,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總體目標;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執業方式與激勵機制 (2) 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服務體系的主要內涵,2009-2011年的五項重點改革內容;社區衛生服務概念、服務的對象與重點對象及其基本工作內容;2011年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規范內容與要求 (3) 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目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發展概況;社區的功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三、流行病學方法 |
1.流行病學概述 |
(1) 流行病學定義與研究方法 (2) 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步驟 (3) 流行病學研究在社區衛生工作中的作用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疾病分布 |
(1) 測量疾病的常用指標 (2) 疾病的流行強度與分布特征 |
掌握 熟悉 |
|
3.現況調查 |
(1) 概念 (2) 普查優缺點;抽樣調查與抽樣方法 (3) 現況調查的用途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4.病例對照研究 |
(1) 病例對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1) 病例對照研究方法的特點;優點與局限性 (3) 病例對照研究設計 |
掌握 熟悉 了解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三、流行病學方法 |
5.社區干預試驗 |
(1) 實驗研究的原理與特點 (2) 實驗研究的基本要素與原則 (3) 社區干預試驗及其效果指標 |
掌握 熟悉 了解 |
6.社區衛生資料收集的 方法 |
(1)資料收集來源與內容 (2)定量調查方法 (3)定性調查方法;問卷設計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7.流行病學研究中常見 |
(1)偏倚的概念 (2)偏倚的種類及控制 |
掌握 熟悉 |
|
四、醫學統計方法 |
1.統計學概述 |
(1)變量及其分類 (2)統計學基本概念 (3)統計分析基本步驟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資料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1)相對數及其應用 (2)描述定量資料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常 用指標 (3) 正態分布及其應用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3.資料的統計推斷 |
(1) 抽樣誤差與標準誤;均數、率和構成比 比較的假設檢驗常用方法 (2) 均數假設檢驗基本步驟;假設檢驗應注意的問題 |
熟悉 了解 |
|
4.常用衛生統計指標 |
(1)人口統計、疾病統計、死亡統計等的常用指 (2)疾病治療效果常用指標 (3)壽命指標系統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5.統計表與統計圖 |
(1) 統計表及其繪制 (2) 統計圖及其繪制 |
掌握 熟悉 |
|
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
1.概述 |
(1) 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基本概念 (2) 健康教育的特點、健康促進的策略與 基本特征 (3) 衛生宣傳、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關系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傳播及其相關理論 |
(1) 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特點與應用 (2) 傳播的分類、傳播要素、傳播關系 (3) 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與對策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3.行為及其相關理論 | (1)行為改變的知信行模式 | 掌握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五、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
3.行為及其相關理論 |
(2)健康行為與健康相關行為,不良的生 活方式與健康的關系 (3)行為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
熟悉 了解 |
4.健康心理 |
(1) 促進心理健康的原則 (2) 健康心理咨詢方式、手段 (3) 常見的人際交往的障礙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5.計劃設計、實施與評價 |
(1)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設計基本步驟;社區需求評估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評價種類和內容,過程評價、效果評價及其常用的評價指標 (3)健康教育計劃設計原則;實施過程的質量控制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6.社區健康教育 |
(1) 社區重點人群的健康教育,高血壓、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吸煙行為的干預 (2) 社區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開展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的形式 (3) 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意義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六、兒童保健 |
1.小兒生長發育 |
(1)小兒體重、身長體格發育指標的測量;嬰幼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各期心理特點 (2)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臨床意義及影響發育的因素;小兒心理發育的評價方法 (3) 小兒神經、精神發育的規律;心理發育內容、特點以及評價內容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小兒營養與喂養 |
(1)母乳喂養、混合喂養、人工喂養的方法和指導 (2)母乳喂養的優點,輔助食品添加的順序及原則 (3) 各階段兒童的營養需要量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3.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 類及免疫程序 |
(1)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相關概念;常用疫苗分類;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及免疫程序 (2) 常用疫苗的使用;預防接種一般反應 及處置原則;免疫接種實施;疫苗儲存與運輸 (3) 計劃免疫常用評價指標 |
掌握 熟悉 了解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六、兒童保健 |
4.新生兒保健 |
(1)新生兒定義與生理特點,新生兒訪視程序與內容;新生兒篩查項目與注意事項 (2) 阿氏評分法,新生兒護理要點 (3) 新生兒合理用藥 |
掌握 熟悉 了解 |
5.兒童系統保健管理 |
(1) 小兒各年齡期的界定概念與管理程序 (2) 小兒各年齡期保健管理與早期教育 |
掌握 熟悉 |
|
6.兒童營養性疾病 |
(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早期癥狀特點;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單純性肥胖癥的預防及健康指導 (2)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單純性肥胖癥的診斷要點與 處理要點 (3)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單純性肥胖癥的病因與發病 機制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七、婦女保健 |
1.婦女保健學概論 |
(1)婦女生理發育特點、婦女保健工作的主要內容 (2)婦女保健學的概念與工作目標 |
掌握 熟悉 |
2.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概念、生理及心理行為特點;青春期保健的主要內容 | 熟悉 | |
3.婚前保健 |
(1)婚前保健的服務內容;婚前醫學檢查的主要疾病 (2) 婚前衛生指導的主要內容 (3) 婚前衛生咨詢的概念和重點問題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4.圍產期保健 |
(1)圍產期定義,預產期的推算,臨產先兆,妊娠早、中、晚期的保健要點及產褥期保健;妊娠期的高危因素;妊娠高血壓疾病、孕期感染、妊娠期出血、母 兒血型不合、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合并肝臟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診斷要點 (2)產前診斷的方法和對象;妊娠高血壓疾病、孕期感染、妊娠期出血、母兒血 型不合、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合并肝 臟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指導 |
掌握 熟悉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七、婦女保健 |
4.圍產保健 |
(3)圍產期保健的概述及系統管理;妊娠 高血壓疾病、孕期感染、妊娠期出血、母兒血型不合、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合并肝臟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概 念及處理要點 |
了解 |
5.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婦 女保健 |
(1) 圍絕經期的概念和常見癥狀特點 (2) 圍絕經期癥狀的預防和治療原則(激 素替代療法的適應證、禁忌證及注意 事項) (3) 圍絕經期的生理、心理特點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6.計劃生育 |
(1) 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措施及緊急避孕的方法 (2) 女性常用節育方法 (3) 育齡夫婦不同時期節育方法的選擇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八、老年保健 |
1.老年人特點 |
(1)老年期的界定,老年人用藥原則 (2) 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患病特點 和藥代動力學特點 (3) 老年人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注意事項 |
掌握 熟悉 了解 |
2.老年人健康綜合評估 |
(1) 生活質量概念和特點 (2) 老年人健康綜合評估的內容和生活質 量常用測定工具 (3) 健康預期壽命的概念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3.老年保健實施 |
(1) 老年人合理膳食營養、健身運動的原則 (2) 老年人的一般護理;預防疾病及增強免疫力 |
熟悉 了解 |
|
4.老年常見健康問題 |
(1) 老年抑郁癥、睡眠障礙、皮膚瘙癢癥、尿失禁、便秘的診斷要點、處理要點;老年人骨關節病、骨質疏松、跌倒的預防與健康指導 (2) 老年人骨質疏松的診斷要點;尿失禁的臨床分型;尿潴留的診斷要點 (3) 骨質疏松、抑郁癥、瘙癢癥、老年人跌 倒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九、社區用藥 |
1.藥物學基礎 |
(1)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2) 藥物基本作用、藥物不良反應 (3) 藥物的體內過程 |
掌握 熟悉 了解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九、社區用藥 |
2.特殊人群用藥原則 |
(1)妊娠期用藥危險等級;哺乳期應用對乳兒生不良影響的藥物;小兒用藥原則;老年人用藥原則、老年人易出現不良反應的藥物及對策,肝功能不全病人抗菌藥物的選擇;腎功能不全病人抗菌藥的選擇 (2)妊娠期用藥原則;肝功能不全人用藥;腎功不全人用藥原則 (3)能引起尿、糞變色的藥物 |
掌握 熟悉 了解 |
3.常用抗感染藥物 |
(1)抗菌藥物分類、抗菌譜及適應證、禁忌證、用法用量、注意事項 (2)作用機制、用藥原則;抗感染藥物的合理使用 (3)不良反應 |
掌握 熟悉 了解 |
|
4.常用解熱鎮痛藥 |
(1)適應證、禁忌證、用法用量、注意事項 (2)藥理作用、用藥原則 (3)不良反應 |
掌握 熟悉 了解 |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與醫學倫理學
單元 |
細目 |
要求 |
一、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 |
1.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基本行為規范 |
掌握 |
2.醫師行為規范 |
掌握 |
|
二、醫學倫理道德 |
1.醫患關系 |
熟悉 |
2.醫療行為中的倫理道德 |
||
3.醫學倫理道德的評價和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