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
1.黃疸,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身黃如橘子色,腹微滿,小便不利,治宜
A.茵陳蒿湯
B.茵陳五苓散
C.茵陳四逆散
D.五苓散
E.豬苓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黃疸本由濕熱內蘊脾胃所致,寒熱不食、食即頭眩皆為濕熱為患;心胸不安為熱盛;小便不利為濕邪重;身黃如橘子色提示濕熱較明顯,故當用治黃疸濕熱并重的茵陳蒿湯。
2.防己黃芪湯證不會出現的癥狀是
A.脈浮
B.身重
C.汗出
D.手足冷
E.惡風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防己黃芪湯可治風濕在表,氣虛不固的濕病。因風濕在表,故脈象可見浮脈;濕邪為患,阻滯氣機,經絡不和,故身重;表氣不固,故汗出、惡風。因病主要在表,不影響陽氣,也不影響氣血運行,故沒有手足冷的表現。
3."陰中求陽"治法的病理基礎是
A.陰偏勝
B.陽偏勝
C.陰偏衰
D.陽偏衰
E.陰陽兩虛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若因陰液不足,陰虛不能制陽而形成的陽亢病證,則須用滋陰以潛陽的方法去解決;若因陽氣不足,陽虛不能制陰,而形成的陰盛之病證,則可用補陽以配陰的方法去解決。此即"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的治療法則。
4.對全身水液代謝起主宰作用的是
A.小腸之泌別清濁
B.肺之通調水道
C.脾之運化水液
D.腎之蒸騰氣化
E.肝之疏泄功能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腎具有主持和調節水液代謝的生理功能。如《素問·逆調論》說:"腎者,水臟,主津液。"津液代謝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是在多個臟腑器官相互協調的作用下完成的,如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液,膀胱貯尿、排尿等,但腎在津液代謝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腎的蒸騰氣化作用而完成。
5."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主要適用的病機變化是
A.陰偏盛
B.陰偏衰
C.陽偏衰
D.陰虛致陽亢
E.陽虛致陰盛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對陽虛出現的虛寒證,采用補陽的方法治療,稱之為"陰病治陽"或"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二、B1型題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喘咳,喘鳴迫塞,一身面目浮腫
B.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吐膿如米粥
C.咳逆上氣,時時吐唾濁,但坐不得眠
D.咳喘,胸滿氣促,目如脫狀,脈浮大
E.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胸脅脹滿,脈浮
答案 A B C D E 6.葶藶大棗瀉肺湯所治療的肺癰可見的癥狀是
答案 A B C D E 7.桔梗湯所治療的肺癰可見的癥狀是
正確答案:6.A,7.B 解題思路:葶藶大棗瀉肺湯所治療的肺癰屬邪實壅滯,由于風熱壅滯于肺,肺氣不利,故喘咳,喘鳴迫塞;肺失通調,津液不能正常輸布,故一身面目浮腫。桔梗湯所治肺癰當屬血腐膿潰證,熱毒蘊蓄于肺,腐血敗肉釀成癰膿,故咳而胸滿,吐膿如米粥;振寒脈數是癰腫化膿,病勢發展的征象;熱盛在血分,故雖有咽干,但并不欲飲水。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風寒束表,肺氣失宣
B.外邪人里,邪熱壅肺
C.飲停中焦,上逆犯肺
D.腸熱壅盛,上蒸迫肺
E.素有喘病,外感引發
答案 A B C D E 8.屬于麻杏甘石湯適應證的是
答案 A B C D E 9.屬于葛根芩連湯適應證的是
正確答案:8.B,9.D 解題思路:《傷寒論》第63條云:"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第34條云:"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可見麻杏甘石湯證與葛根芩連湯證均見喘。麻杏甘石湯證是太陽病,汗下后,外邪入里,邪熱壅肺,宣降失司而致喘;葛根芩連湯證是太陽病,桂枝證,當用汗解,而用攻下,邪氣內腸中,腸熱壅盛,上蒸迫肺,肺氣不利而致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