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15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 |
1.根據同心圓學說,可知以下哪兩個因素間的關系不成立 |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髁導斜度與補償曲線曲度間為正變關系。 |
|
2.全牙列缺失,頜間距離過小的患者,在排列后牙時主要的難點為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頜間距離過小的患者排列后牙時難排出縱牙合曲線和橫牙合曲線。 |
|
3.根據附著體的固位原理,附著體可分為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附著體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固位原理可分為機械式附著體和磁性附著體,其中機械式附著體根據固位原理的不同有可分為制鎖、摩擦式附著體,定位鎖式附著體和球鉸鏈式附著體。 |
|
4.間接固位體主要是加強義齒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間接固位體是用以輔助直接固位體的部件,起到增強義齒的穩定,防止義齒翹起、擺動、旋轉及下沉的作用。 |
|
5.可摘局部義齒間接固位體的作用是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間接固位體是用以輔助直接固位體的固位部件,起到增強義齒的穩定,防止義齒發生翹起、擺動、旋轉及下沉的作用。 |
|
二、共用選項題 |
(6-9題共用備選答案) |
A.支托長約為基牙牙合面近遠中徑的1/3 B.支托寬約為基牙牙合面頰舌徑的1/4 C.支托長約為基牙牙合面近遠中徑的1/4 D.支托長約為基牙牙合面頰舌徑的1/2 E.支托長約為基牙牙合面頰舌徑的1/3 |
6.磨牙支托的長度 | |
7.前磨牙支托的長度 | |
8.磨牙支托的寬度 | |
9.前磨牙支托的寬度 |
正確答案:6.C,7.A,8.E,9.D 解題思路:1.鑄造牙合支托應薄而寬,呈匙形,其長度約為磨牙近遠中徑的1/4或前磨牙近遠中徑的1/3,頰舌寬度約為磨牙頰舌徑的1/3或前磨牙的頰舌徑的1/2。厚度為1~1.5mm。若無鑄造條件,可用扁的18號不銹鋼絲做支托,寬1.5mm,厚1mm,長2mm。 2.鑄造牙合支托其長度約為磨牙近遠中徑的1/4或前磨牙近遠中徑的1/3。 3.頰舌寬度約為磨牙頰舌徑的1/3或前磨牙的頰舌徑的1/2。 4.頰舌寬度約為磨牙頰舌徑的1/3或前磨牙的頰舌徑的1/2。 |
|
(10-11題共用備選答案) |
A.5~15ml:100g B.30~35ml:100g C.18~24ml:100g D.40~45ml:100g E.50~60ml:100g |
10.硬質石膏的水粉比例通常為 | |
11.超硬質石膏的水粉比例通常為 |
正確答案:10.B,11.D 解題思路:1.硬質石膏的水粉比例通常為30~35ml:100g。 2.超硬質石膏的水粉比例通常為40~45ml:100g。 |
|
三、共用題干題 |
(12-14題共用題干) |
患者,女,50歲,;缺失,![]() ![]() ![]() |
12.下頜義齒選用大連接體連接,據患者口腔情況,應選 |
13.![]() |
14.![]() |
正確答案:12.A;13.D;14.A 解題思路:3.若倒凹的深度過小、過大,倒凹的坡度過小,都不利于義齒的固位。一般倒凹的深度應小于1mm,倒凹的坡度應大于20。。 |
|
(15-17題共用題干) |
張醫生選擇的人工牙,其上中切牙有以下特征:牙頸部略寬,近中面微凸,遠中面的切1/2較凸,唇面較圓凸,兩切角較圓鈍 |
15.此型人工牙屬于 |
16.此型人工牙最適合于 |
17.初戴全口義齒的吳某主訴義齒不穩定,臨床檢查見正中咬合時上下前牙水平開牙合5mm,垂直距離增高。患者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 |
正確答案:15.E;16.B;17.A 解題思路:2.面型一般與牙弓以及中切牙形態相協調。 3.患者垂直距離恢復過高,屬于頜位記錄不正確導致的。 |
|
四、多項選擇題 |
18.矯治力合適時的臨床表征有 |
正確答案:ADE 解題思路:矯治力合適時無明顯自覺疼痛、牙周及牙根無異常,矯治效果明顯。 |
|
19.牙合堤唇面的標志線包括下列哪些內容 |
正確答案:BDE 解題思路:理解記憶題。 |
|
20.可摘義齒人工牙種類中,如按牙合面的牙尖斜度不同,可分為 |
正確答案:CDE 解題思路:可摘義齒人工牙種類中,如按牙合面的牙尖斜度不同,可分為解剖式牙(30°~33°)、半解剖式牙(20°左右)和非解剖式牙(無尖牙)。 |
|
21.全口義齒基托吸附力大小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
正確答案:BCDE 解題思路:準確的印模,使基托與口腔黏膜高度密合,從而取得良好的固位。黏膜的厚度適宜,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則基托組織面與黏膜易于密合,有利于義齒的固位。頜弓寬大,牙槽嵴高而寬,則基托面積大,固位作用好。基托磨光面應呈凹面,使義齒更加穩定。而人工牙排列是否合理與義齒穩定有關。 |
|
22.X線頭影測量主要應用于 |
正確答案:ACDE 解題思路:X線頭影測量主要應用于研究顱面生長發育、錯牙合畸形的診斷分析、正畸矯治的前后對照以及正頜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