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醫基礎理論
一、A1型題:每一道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陰邪盛而導致的寒實證,其治療方法是
A.虛者補之
B.寒者熱之
C.熱者寒之
D.陰病治陽
E.陽病治陰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陰邪盛而導致的寒實證,其治療方法是寒者熱之。陰邪盛而導致的寒實證,會表現出寒象,當用溫熱藥治療。
2.奇經八脈中與任脈在咽部相會的經脈是
A.陽蹺脈
B.督脈
C.陰維脈
D.陽維脈
E.陰蹺脈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陰維脈起于小腿內側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沿下肢內側上行至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到脅部,與足厥陰經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與任脈相會。
3.陰盛格陽是指下列哪種病理狀態
A.真虛假實
B.真寒假熱
C.真實假虛
D.真熱假寒
E.虛實錯雜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陰盛格陽是指真寒假熱。陰寒之邪內盛,格拒虛陽于外,表現真寒假熱之象。B與D為矛盾選項,故可排除D項。
4.陰陽不能相維系,可出現
A.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B.陽虛則寒,陰虛則熱
C.陰盛格陽,陽盛格陰
D.陰虛陽亢,陽虛陰盛
E.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陰盛格陽、陽盛格陰是陰陽格拒引起的寒熱真假變化,原理是陰陽不能相維系。
5.陰中之至陰的臟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陰中之至陰的臟是脾。心肺為陽,肝脾腎為陰;肝脾腎之間,肝為陽,脾腎為陰;脾腎比較,脾臟多見陽虛,故脾較腎更陰。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患者,女,36歲,已婚。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少便溏,月經淋漓不斷,經血色淡,舌淡無苔,脈沉細無力。其病機是
A.脾不統血
B.脾腎陽虛
C.氣血兩虛
D.脾肺氣虛
E.肝血不足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少便溏,月經淋漓不斷,經血色淡,舌淡無苔,脈沉細無力。其病機是脾不統血。脾氣虛損,失于健運,則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表現為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少便溏;脾虛則脾不統血,癥見月經淋漓不斷,經血色淡。
7.患者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腰膝酸軟,頭重足輕,舌紅,脈弦細數。其證候是
A.肝火上炎
B.肝陽上亢
C.肝陰不足
D.肝氣郁結
E.肝陽化風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患者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腰膝酸軟,頭重足輕,舌紅,脈弦細數。其證候是肝陽上亢。肝陽上亢,肝之陽氣升浮亢逆,多見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由于肝腎之陰相通,肝腎陰虛則見腰膝酸軟,頭重足輕。
三、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風邪
B.寒邪
C.暑邪
D.濕邪
E.燥邪
答案 A B C D E 8.易侵犯上部的是
答案 A B C D E 9.易侵犯下部的是
正確答案:8.A,9.D 解題思路:風為陽邪;濕性趨下,易襲陰位。五邪特點為常考點,應掌握牢固。
(10-11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肺
B.脾
C.心
D.腎
E.肝
答案 A B C D E 10."水之上源"是指
答案 A B C D E 11."氣血生化之源"是指
正確答案:10.A,11.B 解題思路:脾的運化功能旺盛,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足夠的養料,才能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故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肺的通調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肺主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谷精微宣發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肺氣肅降,不但將吸入之清氣下納腎,而且將體內的水液不斷的向下輸送,稱為尿液之源,故肺為水之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