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針灸學
一、A1型題:每一道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面癱中口歪主要是哪些經筋功能失調
A.手太陽和手、足陽明
B.足太陽和手、足陽明
C.手太陽和手、足少陽
D.足太陽和手、足太陽
E.手太陽和手、足太陽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面癱中口歪主要是手太陽和手、足陽明功能失調。手太陽和手足陽明經均循行于口頰部。
2.前額疼痛應選擇哪條經脈的穴位治療
A.陽明經
B.少陽經
C.太陽經
D.厥陰經
E.少陰經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陽明經循行于前額部。部位為常考點。
3.長針的進針法一般采用下列哪種為最佳的進針方法
A.指切進針法
B.挾持進針法
C.舒張進針法
D.提捏進針法
E.針管進針法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長針的進針法一般采用挾持進針法為最佳的進針方法。指切(A)多用于短針進針,舒張(C)多用于皮膚松弛部位,提捏(D)多用于皮肉淺薄處。
4.通里善于治療
A.肘關節疼痛
B.盜汗
C.自汗
D.舌強不語
E.吐血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通里善于治療舌強不語。手少陰之絡穴,心經挾咽喉上行,又舌為心之苗。
5.足少陰腎經的原穴為
A.照海
B.太溪
C.陰谷
D.復溜
E.然谷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為太溪。照海為八脈交會穴,陰谷為合穴,復溜為經穴,然谷為滎穴。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患者鼻流濁涕,黃稠腥臭,伴頭痛頭暈,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應以
A.手太陰、手陽明經穴為主
B.手太陰、任脈經穴為主
C.手陽明、手太陽、督脈經穴為主
D.手陽明、足厥陰、足少陽經穴為主
E.足陽明、足太陽經穴為主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鼻流濁涕,黃稠腥臭,伴頭痛頭暈,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應以手太陰、手陽明經穴為主。鼻為肺之門戶,兩者相互關聯,故取手太陰肺經及其表里經。
7.患者,男,32歲。鼻流濁涕,色黃腥穢,舌淡。治療除局部選穴外,應選用
A.孔最、太淵
B.列缺、合谷
C.太淵、合谷
D.列缺、曲池
E.中渚、合谷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鼻流濁涕,色黃腥穢,舌淡。治療除局部選穴外,應選用列缺、合谷。取肺經絡穴列缺以宣肺氣、祛風邪,配合谷疏調手陽明經氣,清瀉肺熱。
8.患兒,女,8歲。遺尿3個月余,每隔3、5夜1次,面色萎黃,納食不多,舌淡苔薄,脈細弱。治療應首選
A.中極、關元、三陰交、膀胱俞
B.中極、天樞、足三里、陰陵泉、太沖
C.關元、太溪、三陰交、至陰
D.氣海、太沖、行間、昆侖、曲池
E.曲骨、內庭、太溪、腎俞、氣海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遺尿,面色萎黃,納食不多,舌淡苔薄,脈細弱。治療應首選中極、關元、三陰交、膀胱俞。關元充益腎氣,固攝下元,三陰交為三陰經交會穴可調補脾胃,本病為膀胱失約,故取膀胱募穴中極和膀胱俞,振奮膀胱機能。
9.患者,男,56歲。小便欲解不爽,排尿無力,甚則點滴不通,小腹脹滿,精神不振,面色白,腰膝酸軟,少氣懶言,舌淡苔微膩,脈細緩。治療宜采用
A.毫針深刺
B.三棱針放血
C.梅花針叩刺
D.電針
E.灸法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虛象,不宜針灸來溫陽固脫止遺。故選E項。
10.患者,女,46歲。2周來,自覺心悸,時作時止,兼頭暈,舌淡紅,脈細弱。治療應選取何經穴為主
A.手太陰、足少陰經
B.足少陰、手少陰經
C.手厥陰、足厥陰經
D.手少陰、手厥陰經
E.足少陰、手厥陰經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自覺心悸,時作時止,兼頭暈,舌淡紅,脈細弱。驚悸治以安神定悸為主,故取手少陰、厥陰經穴為主。
三、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1-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16寸
B.13寸
C.12寸
D.9寸
E.8寸
答案 A B C D E 11.歧骨(胸劍聯合)至臍的骨度分寸是
答案 A B C D E 12.內輔骨下廉(脛骨內髁下緣)至內踝高點的骨度分寸是
正確答案:11.E,12.B 解題思路:針灸部分的考試重點為定位、選穴與主治,故記憶題較多,以上幾個題的數據應牢記,并列表比較以便易記。
(13-14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肝俞
B.腎俞
C.脾俞
D.肺俞
E.心俞
答案 A B C D E 13.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腧穴是
答案 A B C D E 14.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腧穴是
正確答案:13.E,14.D 解題思路:腎俞(B)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俞(C)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心俞(E)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