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中醫內科學歷年真題五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歷年真題考點評析(A2型題1)
一、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患者始惡寒發熱,咳嗽,咳白色粘痰,痰量逐漸增多,胸痛,咳則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苔薄黃,脈浮數。應診斷為 
A.風熱咳嗽
B.燥熱咳嗽
C.初期肺癰
D.風熱感冒
E.成癰期肺癰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考點:
1.肺癰是指由于熱毒瘀結于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咯吐膿血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2.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多為風熱外邪。(2)痰熱素盛。(3)正氣虛弱,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4)病位在肺,病理性質屬實、屬熱。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主要在熱壅血瘀。(5)初期出現惡寒、發熱、咳嗽等肺衛表證。成癰期現高熱,振寒、咳嗽、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的證候。潰膿期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恢復期邪毒漸盡,病情趨向好轉,但因肺體損傷,故可見邪去正虛,陰傷氣耗的病理過程。
3.臨床表現: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特征。
4.驗痰:膿血濁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口啖生黃豆或生豆汁不覺有腥味者,便為肺癰。
5.鑒別診斷:(1)風溫:風溫初起以發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但風溫經及時正確治療,一般邪在氣分即解,多在1周內身熱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經1周,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腥臭,胸痛不解,應考慮肺癰的可能。(2)其他痰熱蘊肺證。
6.辨證要點:(1)本病為熱毒瘀結于肺,但應辨別痰、熱、毒、瘀的主次及注意有無氣陰的傷耗。(2)辨別病期。
7.治療原則:清熱散結,解毒排膿以祛邪,是治療肺癰的基本原則。忌用辛溫發散之品以退熱。同時,亦不宜早投補斂之劑,以免助邪資寇。
8.分證論治:初期,清熱散邪;銀翹散。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潰膿期,排膿解毒;加味桔梗湯。恢復期,益氣養陰清肺;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9.轉歸預后:潰膿期是病情順逆的轉折期,其關鍵在于膿液能否通暢排出。 
 
2.女性,1個月來經常咳嗽,咳白色粘痰,平素喜食辛辣之品,近3天來,突發寒戰,高熱,呼吸氣促,胸痛,咳嗽,吐黃色濁痰,稍有腥味,口干咽燥,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當診斷為 
A.肺癰成癰期
B.肺癰潰膿期
C.喘證之痰熱蘊肺
D.肺癰初期
E.痰熱咳嗽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考點:
1.肺癰是指由于熱毒瘀結于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咯吐膿血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2.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多為風熱外邪。(2)痰熱素盛。(3)正氣虛弱,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4)病位在肺,病理性質屬實、屬熱。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主要在熱壅血瘀。(5)初期出現惡寒、發熱、咳嗽等肺衛表證。成癰期現高熱,振寒、咳嗽、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的證候。潰膿期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恢復期邪毒漸盡,病情趨向好轉,但因肺體損傷,故可見邪去正虛,陰傷氣耗的病理過程。
3.臨床表現: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特征。
4.驗痰:膿血濁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口啖生黃豆或生豆汁不覺有腥味者,便為肺癰。
5.鑒別診斷:(1)風溫:風溫初起以發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但風溫經及時正確治療,一般邪在氣分即解,多在1周內身熱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經1周,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腥臭,胸痛不解,應考慮肺癰的可能。(2)其他痰熱蘊肺證。
6.辨證要點:(1)本病為熱毒瘀結于肺,但應辨別痰、熱、毒、瘀的主次及注意有無氣陰的傷耗。(2)辨別病期。
7.治療原則:清熱散結,解毒排膿以祛邪,是治療肺癰的基本原則。忌用辛溫發散之品以退熱。同時,亦不宜早投補斂之劑,以免助邪資寇。
8.分證論治:初期,清熱散邪;銀翹散。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潰膿期,排膿解毒;加味桔梗湯。恢復期,益氣養陰清肺;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9.轉歸預后:潰膿期是病情順逆的轉折期,其關鍵在于膿液能否通暢排出。 
 
3.患者咳嗽發熱,胸痛,咳時尤甚,吐痰腥臭,咳吐膿血,應診斷為 
A.咳嗽
B.肺癆
C.肺脹
D.肺癰
E.肺痿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考點:
1.肺癰是指由于熱毒瘀結于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咯吐膿血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2.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多為風熱外邪。(2)痰熱素盛。(3)正氣虛弱,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4)病位在肺,病理性質屬實、屬熱。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主要在熱壅血瘀。(5)初期出現惡寒、發熱、咳嗽等肺衛表證。成癰期現高熱,振寒、咳嗽、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的證候。潰膿期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恢復期邪毒漸盡,病情趨向好轉,但因肺體損傷,故可見邪去正虛,陰傷氣耗的病理過程。
3.臨床表現: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特征。
4.驗痰:膿血濁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口啖生黃豆或生豆汁不覺有腥味者,便為肺癰。
5.鑒別診斷:(1)風溫:風溫初起以發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但風溫經及時正確治療,一般邪在氣分即解,多在1周內身熱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經1周,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腥臭,胸痛不解,應考慮肺癰的可能。(2)其他痰熱蘊肺證。
6.辨證要點:(1)本病為熱毒瘀結于肺,但應辨別痰、熱、毒、瘀的主次及注意有無氣陰的傷耗。(2)辨別病期。
7.治療原則:清熱散結,解毒排膿以祛邪,是治療肺癰的基本原則。忌用辛溫發散之品以退熱。同時,亦不宜早投補斂之劑,以免助邪資寇。
8.分證論治:初期,清熱散邪;銀翹散。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潰膿期,排膿解毒;加味桔梗湯。恢復期,益氣養陰清肺;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9.轉歸預后:潰膿期是病情順逆的轉折期,其關鍵在于膿液能否通暢排出。 
 
4.咳吐大量膿血痰,或如米粥,腥臭異常,有時咯血,胸中煩滿而痛,證屬 
A.肺癰成癰期
B.初期
C.潰膿期
D.恢復期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考點:
1.肺癰是指由于熱毒瘀結于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咯吐膿血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2.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多為風熱外邪。(2)痰熱素盛。(3)正氣虛弱,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4)病位在肺,病理性質屬實、屬熱。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主要在熱壅血瘀。(5)初期出現惡寒、發熱、咳嗽等肺衛表證。成癰期現高熱,振寒、咳嗽、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的證候。潰膿期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恢復期邪毒漸盡,病情趨向好轉,但因肺體損傷,故可見邪去正虛,陰傷氣耗的病理過程。
3.臨床表現: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特征。
4.驗痰:膿血濁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口啖生黃豆或生豆汁不覺有腥味者,便為肺癰。
5.鑒別診斷:(1)風溫:風溫初起以發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但風溫經及時正確治療,一般邪在氣分即解,多在1周內身熱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經1周,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腥臭,胸痛不解,應考慮肺癰的可能。(2)其他痰熱蘊肺證。
6.辨證要點:(1)本病為熱毒瘀結于肺,但應辨別痰、熱、毒、瘀的主次及注意有無氣陰的傷耗。(2)辨別病期。
7.治療原則:清熱散結,解毒排膿以祛邪,是治療肺癰的基本原則。忌用辛溫發散之品以退熱。同時,亦不宜早投補斂之劑,以免助邪資寇。
8.分證論治:初期,清熱散邪;銀翹散。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潰膿期,排膿解毒;加味桔梗湯。恢復期,益氣養陰清肺;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9.轉歸預后:潰膿期是病情順逆的轉折期,其關鍵在于膿液能否通暢排出。 
 
5.男性,27歲。陣寒,繼而壯熱,咳嗽氣急,咳吐黃綠色濁痰,腥臭味,胸痛不得轉側,口干咽燥,苔黃膩,脈滑數。此屬何證 
A.外感發熱
B.痰熱咳嗽
C.心痛
D.肺癰
E.喘證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考點:
1.肺癰是指由于熱毒瘀結于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咯吐膿血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2.病因病機:(1)感受外邪,多為風熱外邪。(2)痰熱素盛。(3)正氣虛弱,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4)病位在肺,病理性質屬實、屬熱。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主要在熱壅血瘀。(5)初期出現惡寒、發熱、咳嗽等肺衛表證。成癰期現高熱,振寒、咳嗽、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的證候。潰膿期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恢復期邪毒漸盡,病情趨向好轉,但因肺體損傷,故可見邪去正虛,陰傷氣耗的病理過程。
3.臨床表現: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特征。
4.驗痰:膿血濁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口啖生黃豆或生豆汁不覺有腥味者,便為肺癰。
5.鑒別診斷:(1)風溫:風溫初起以發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但風溫經及時正確治療,一般邪在氣分即解,多在1周內身熱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經1周,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腥臭,胸痛不解,應考慮肺癰的可能。(2)其他痰熱蘊肺證。
6.辨證要點:(1)本病為熱毒瘀結于肺,但應辨別痰、熱、毒、瘀的主次及注意有無氣陰的傷耗。(2)辨別病期。
7.治療原則:清熱散結,解毒排膿以祛邪,是治療肺癰的基本原則。忌用辛溫發散之品以退熱。同時,亦不宜早投補斂之劑,以免助邪資寇。
8.分證論治:初期,清熱散邪;銀翹散。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潰膿期,排膿解毒;加味桔梗湯。恢復期,益氣養陰清肺;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9.轉歸預后:潰膿期是病情順逆的轉折期,其關鍵在于膿液能否通暢排出。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