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真題考點評析(A1型題1)
一、A1型題:每一道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哪項指標最能反映腎功能損害程度
A.尿密度低而固定于1.010
B.尿紅細胞數
C.尿白細胞數
D.尿管型數
E.尿蛋白量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考點:
1.任何泌尿系統疾病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
2.臨床表現:①代謝障礙:水代謝障礙,早期多尿、夜尿;晚期則少尿甚或無尿。糖耐量降低;蛋白質合成減少,高脂血癥,血中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大都升高。②消化系統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尿毒癥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③循環系統癥狀:高血壓常見,晚期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④精神、神經系統癥狀:早期大多僅有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皮膚瘙癢,晚期可見嗜睡、煩躁、譫語、肌肉顫動甚至抽搐、驚厥、昏迷。⑤血液系統癥狀:貧血是主要癥狀之一,隨腎功能的減退,可有明顯的出血傾向。⑥呼吸系統癥狀:酸中毒時出現深而大的呼吸,可引起尿毒癥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胸膜炎。⑦皮膚癥狀:皮膚失去光澤,干燥、脫屑,尿毒癥性皮炎,膚色萎黃。⑧代謝性酸中毒。⑨電解質平衡紊亂:低鈉血癥和鈉潴留、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⑩繼發感染:常見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可致腎功能惡化。
3.腎功能分期:①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內生肌酐清除率(Ccr)>50%,血肌酐<133μmol/L,一般無癥狀。②氮質血癥期:Ccr在25%~50%,血肌酐133~221μmol/L,可有乏力、食欲減退、輕度貧血及夜尿增多等癥。③腎衰竭期:Ccr在10%~25%,血肌酐為221~442μmol/L,臨床有中等度貧血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有輕度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鈣磷代謝異常。④尿毒癥晚期:Ccr<10%,血肌酐>442μmol/L,臨床見重度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及多系統的并發癥。
4.實驗室檢查:①血常規檢查: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數僅有40~60g/L。②尿常規檢查: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蛋白定性為+~++,尿沉渣檢查可見管型。③腎功能檢查。④血液生化檢查:蛋白總量多低于30g/L,低鈣(2mmol/L左右),高磷(>1.7mmol/L)。⑤其他檢查:包括腹部平片、腎B超、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rr)等。
5.根據典型腎臟病史、臨床表現及腎功能檢查異常,慢性腎功能不全一般容易診斷。少數病人無既往腎臟病史則易誤診。臨床對表情淡漠、嗜睡深、惡心嘔吐者應考慮本病。
6.治療:①一般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過勞,防止感冒,預防感染,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②飲食療法:限制蛋白質攝入,要以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和瘦肉)為主;食物應易消化和有充足的維生素;有高血鉀傾向者應避免過多攝入蔬菜和水果;尿量少,有水腫者,應限水;血壓高者,適當限制鈉的攝入。③去除誘因:及時控制各種感染,應避免使用腎毒性大的藥物,如氨基苷類、頭孢噻啶等。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⑤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⑥透析治療: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⑦對癥治療:止嘔、降壓、糾正心衰和糾正貧血等。
2.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最恒定且靈敏的方法是
A.血肌酐測定
B.菊粉清除率
C.尿素清除率
D.血BUN測定
E.內生肌酐清除率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考點:
1.任何泌尿系統疾病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
2.臨床表現:①代謝障礙:水代謝障礙,早期多尿、夜尿;晚期則少尿甚或無尿。糖耐量降低;蛋白質合成減少,高脂血癥,血中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大都升高。②消化系統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尿毒癥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③循環系統癥狀:高血壓常見,晚期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④精神、神經系統癥狀:早期大多僅有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皮膚瘙癢,晚期可見嗜睡、煩躁、譫語、肌肉顫動甚至抽搐、驚厥、昏迷。⑤血液系統癥狀:貧血是主要癥狀之一,隨腎功能的減退,可有明顯的出血傾向。⑥呼吸系統癥狀:酸中毒時出現深而大的呼吸,可引起尿毒癥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胸膜炎。⑦皮膚癥狀:皮膚失去光澤,干燥、脫屑,尿毒癥性皮炎,膚色萎黃。⑧代謝性酸中毒。⑨電解質平衡紊亂:低鈉血癥和鈉潴留、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⑩繼發感染:常見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可致腎功能惡化。
3.腎功能分期:①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內生肌酐清除率(Ccr)>50%,血肌酐<133μmol/L,一般無癥狀。②氮質血癥期:Ccr在25%~50%,血肌酐133~221μmol/L,可有乏力、食欲減退、輕度貧血及夜尿增多等癥。③腎衰竭期:Ccr在10%~25%,血肌酐為221~442μmol/L,臨床有中等度貧血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有輕度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鈣磷代謝異常。④尿毒癥晚期:Ccr<10%,血肌酐>442μmol/L,臨床見重度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及多系統的并發癥。
4.實驗室檢查:①血常規檢查: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數僅有40~60g/L。②尿常規檢查: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蛋白定性為+~++,尿沉渣檢查可見管型。③腎功能檢查。④血液生化檢查:蛋白總量多低于30g/L,低鈣(2mmol/L左右),高磷(>1.7mmol/L)。⑤其他檢查:包括腹部平片、腎B超、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rr)等。
5.根據典型腎臟病史、臨床表現及腎功能檢查異常,慢性腎功能不全一般容易診斷。少數病人無既往腎臟病史則易誤診。臨床對表情淡漠、嗜睡深、惡心嘔吐者應考慮本病。
6.治療:①一般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過勞,防止感冒,預防感染,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②飲食療法:限制蛋白質攝入,要以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和瘦肉)為主;食物應易消化和有充足的維生素;有高血鉀傾向者應避免過多攝入蔬菜和水果;尿量少,有水腫者,應限水;血壓高者,適當限制鈉的攝入。③去除誘因:及時控制各種感染,應避免使用腎毒性大的藥物,如氨基苷類、頭孢噻啶等。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⑤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⑥透析治療: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⑦對癥治療:止嘔、降壓、糾正心衰和糾正貧血等。
3.慢性腎衰竭時矯枉失衡的結果主要是
A.血磷高、血鈣低
B.血磷、血鈣均升高
C.血磷低、血鈣高
D.血鉀升高
E.血鈉高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考點:
1.任何泌尿系統疾病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
2.臨床表現:①代謝障礙:水代謝障礙,早期多尿、夜尿;晚期則少尿甚或無尿。糖耐量降低;蛋白質合成減少,高脂血癥,血中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大都升高。②消化系統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尿毒癥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③循環系統癥狀:高血壓常見,晚期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④精神、神經系統癥狀:早期大多僅有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皮膚瘙癢,晚期可見嗜睡、煩躁、譫語、肌肉顫動甚至抽搐、驚厥、昏迷。⑤血液系統癥狀:貧血是主要癥狀之一,隨腎功能的減退,可有明顯的出血傾向。⑥呼吸系統癥狀:酸中毒時出現深而大的呼吸,可引起尿毒癥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胸膜炎。⑦皮膚癥狀:皮膚失去光澤,干燥、脫屑,尿毒癥性皮炎,膚色萎黃。⑧代謝性酸中毒。⑨電解質平衡紊亂:低鈉血癥和鈉潴留、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⑩繼發感染:常見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可致腎功能惡化。
3.腎功能分期:①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內生肌酐清除率(Ccr)>50%,血肌酐<133μmol/L,一般無癥狀。②氮質血癥期:Ccr在25%~50%,血肌酐133~221μmol/L,可有乏力、食欲減退、輕度貧血及夜尿增多等癥。③腎衰竭期:Ccr在10%~25%,血肌酐為221~442μmol/L,臨床有中等度貧血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有輕度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鈣磷代謝異常。④尿毒癥晚期:Ccr<10%,血肌酐>442μmol/L,臨床見重度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及多系統的并發癥。
4.實驗室檢查:①血常規檢查: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數僅有40~60g/L。②尿常規檢查: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蛋白定性為+~++,尿沉渣檢查可見管型。③腎功能檢查。④血液生化檢查:蛋白總量多低于30g/L,低鈣(2mmol/L左右),高磷(>1.7mmol/L)。⑤其他檢查:包括腹部平片、腎B超、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rr)等。
5.根據典型腎臟病史、臨床表現及腎功能檢查異常,慢性腎功能不全一般容易診斷。少數病人無既往腎臟病史則易誤診。臨床對表情淡漠、嗜睡深、惡心嘔吐者應考慮本病。
6.治療:①一般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過勞,防止感冒,預防感染,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②飲食療法:限制蛋白質攝入,要以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和瘦肉)為主;食物應易消化和有充足的維生素;有高血鉀傾向者應避免過多攝入蔬菜和水果;尿量少,有水腫者,應限水;血壓高者,適當限制鈉的攝入。③去除誘因:及時控制各種感染,應避免使用腎毒性大的藥物,如氨基苷類、頭孢噻啶等。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⑤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⑥透析治療: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⑦對癥治療:止嘔、降壓、糾正心衰和糾正貧血等。
4.我國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因最常見的是
A.慢性腎盂腎炎
B.腎結核
C.腎結石
D.腎小動脈硬化
E.慢性腎小球腎炎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考點:
1.任何泌尿系統疾病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
2.臨床表現:①代謝障礙:水代謝障礙,早期多尿、夜尿;晚期則少尿甚或無尿。糖耐量降低;蛋白質合成減少,高脂血癥,血中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大都升高。②消化系統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尿毒癥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③循環系統癥狀:高血壓常見,晚期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④精神、神經系統癥狀:早期大多僅有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皮膚瘙癢,晚期可見嗜睡、煩躁、譫語、肌肉顫動甚至抽搐、驚厥、昏迷。⑤血液系統癥狀:貧血是主要癥狀之一,隨腎功能的減退,可有明顯的出血傾向。⑥呼吸系統癥狀:酸中毒時出現深而大的呼吸,可引起尿毒癥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胸膜炎。⑦皮膚癥狀:皮膚失去光澤,干燥、脫屑,尿毒癥性皮炎,膚色萎黃。⑧代謝性酸中毒。⑨電解質平衡紊亂:低鈉血癥和鈉潴留、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⑩繼發感染:常見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可致腎功能惡化。
3.腎功能分期:①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內生肌酐清除率(Ccr)>50%,血肌酐<133μmol/L,一般無癥狀。②氮質血癥期:Ccr在25%~50%,血肌酐133~221μmol/L,可有乏力、食欲減退、輕度貧血及夜尿增多等癥。③腎衰竭期:Ccr在10%~25%,血肌酐為221~442μmol/L,臨床有中等度貧血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有輕度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鈣磷代謝異常。④尿毒癥晚期:Ccr<10%,血肌酐>442μmol/L,臨床見重度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及多系統的并發癥。
4.實驗室檢查:①血常規檢查: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數僅有40~60g/L。②尿常規檢查: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蛋白定性為+~++,尿沉渣檢查可見管型。③腎功能檢查。④血液生化檢查:蛋白總量多低于30g/L,低鈣(2mmol/L左右),高磷(>1.7mmol/L)。⑤其他檢查:包括腹部平片、腎B超、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rr)等。
5.根據典型腎臟病史、臨床表現及腎功能檢查異常,慢性腎功能不全一般容易診斷。少數病人無既往腎臟病史則易誤診。臨床對表情淡漠、嗜睡深、惡心嘔吐者應考慮本病。
6.治療:①一般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過勞,防止感冒,預防感染,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②飲食療法:限制蛋白質攝入,要以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和瘦肉)為主;食物應易消化和有充足的維生素;有高血鉀傾向者應避免過多攝入蔬菜和水果;尿量少,有水腫者,應限水;血壓高者,適當限制鈉的攝入。③去除誘因:及時控制各種感染,應避免使用腎毒性大的藥物,如氨基苷類、頭孢噻啶等。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⑤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⑥透析治療: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⑦對癥治療:止嘔、降壓、糾正心衰和糾正貧血等。
5.尿毒癥癥狀加重最常見的誘因是
A.心衰
B.感染
C.脫水
D.腎毒性藥物
E.高蛋白飲食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考點:
1.任何泌尿系統疾病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
2.臨床表現:①代謝障礙:水代謝障礙,早期多尿、夜尿;晚期則少尿甚或無尿。糖耐量降低;蛋白質合成減少,高脂血癥,血中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大都升高。②消化系統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是尿毒癥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③循環系統癥狀:高血壓常見,晚期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④精神、神經系統癥狀:早期大多僅有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皮膚瘙癢,晚期可見嗜睡、煩躁、譫語、肌肉顫動甚至抽搐、驚厥、昏迷。⑤血液系統癥狀:貧血是主要癥狀之一,隨腎功能的減退,可有明顯的出血傾向。⑥呼吸系統癥狀:酸中毒時出現深而大的呼吸,可引起尿毒癥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胸膜炎。⑦皮膚癥狀:皮膚失去光澤,干燥、脫屑,尿毒癥性皮炎,膚色萎黃。⑧代謝性酸中毒。⑨電解質平衡紊亂:低鈉血癥和鈉潴留、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⑩繼發感染:常見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可致腎功能惡化。
3.腎功能分期:①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內生肌酐清除率(Ccr)>50%,血肌酐<133μmol/L,一般無癥狀。②氮質血癥期:Ccr在25%~50%,血肌酐133~221μmol/L,可有乏力、食欲減退、輕度貧血及夜尿增多等癥。③腎衰竭期:Ccr在10%~25%,血肌酐為221~442μmol/L,臨床有中等度貧血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有輕度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鈣磷代謝異常。④尿毒癥晚期:Ccr<10%,血肌酐>442μmol/L,臨床見重度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及多系統的并發癥。
4.實驗室檢查:①血常規檢查: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數僅有40~60g/L。②尿常規檢查: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蛋白定性為+~++,尿沉渣檢查可見管型。③腎功能檢查。④血液生化檢查:蛋白總量多低于30g/L,低鈣(2mmol/L左右),高磷(>1.7mmol/L)。⑤其他檢查:包括腹部平片、腎B超、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rr)等。
5.根據典型腎臟病史、臨床表現及腎功能檢查異常,慢性腎功能不全一般容易診斷。少數病人無既往腎臟病史則易誤診。臨床對表情淡漠、嗜睡深、惡心嘔吐者應考慮本病。
6.治療:①一般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過勞,防止感冒,預防感染,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②飲食療法:限制蛋白質攝入,要以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和瘦肉)為主;食物應易消化和有充足的維生素;有高血鉀傾向者應避免過多攝入蔬菜和水果;尿量少,有水腫者,應限水;血壓高者,適當限制鈉的攝入。③去除誘因:及時控制各種感染,應避免使用腎毒性大的藥物,如氨基苷類、頭孢噻啶等。④糾正代謝性酸中毒。⑤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⑥透析治療:目前臨床普遍應用的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⑦對癥治療:止嘔、降壓、糾正心衰和糾正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