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第九單元 胎黃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概述 |
5 |
0 |
0 |
概述 |
4 |
0 |
0 |
病因病機 |
0 |
0 |
0 |
病因病機 |
0 |
0 |
0 |
|
辨證論治 |
0 |
4 |
0 |
辨證論治 |
0 |
5 |
0 |
本單元考題主要在“胎黃”的概念及“生理性胎黃”與“病理性胎黃”的鑒別上,此外辨證論治也有相關考點出現。
知識要點
概述
(1)胎黃,又稱“胎疸”,是指嬰兒出生后皮膚面目出現黃疸為主證的一種證候(執業2002/2004,助理2002/2004)。
(2)生理性胎黃和病理性胎黃的鑒別,見表9-18。
表9-18 生理性胎黃和病理性胎黃的鑒別
|
出現及消退時間 |
黃疸輕重 |
是否伴有臨床癥狀 |
生理性胎黃(執業2001/2003,助理2001/2003) |
出生后2~3 d出現,10~14 d自行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后消退 |
較輕 |
一般無其他臨床癥狀 |
病理性胎黃(執業2006) |
黃疸出現或早或遲,生后1d內或生后2~3周皆可見 |
較深 |
伴有精神萎靡、食欲缺乏 |
病因病機
1.病因 胎稟濕蘊,如濕熱郁蒸,或寒濕阻滯,瘀積發黃。2.病機 脾胃濕熱或寒濕內蘊,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而致發黃,久則氣滯血瘀。3.病變臟腑 肝膽、脾胃。
辨證論治
胎黃的分型、治法、方劑見表9-19。
表9-19 胎黃的分型、治法、方劑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濕熱熏蒸(執業2005,助理2005) |
黃疸,色黃鮮明如橘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重者可見煩躁不安,口渴,嘔吐,腹脹,甚或神昏、抽搐 |
清熱利濕 |
茵陳蒿湯加味(助理2005) |
寒濕阻滯 |
黃疸,色淡而晦暗,或黃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溫,納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甚或腹脹、氣短,舌淡,苔白膩 |
溫中化濕 |
茵陳理中湯 |
瘀積發黃 |
黃疸,色深而晦暗無華,日益加重,右脅痞塊質硬,腹部脹滿,神疲,納呆,食后易吐,小便黃短,大便灰白,或見瘀斑、鼻出血,唇色暗紅,舌見瘀點,苔黃 |
化瘀消積 |
血府逐瘀湯(執業2000/2002/2004,助理2000/2002/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