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第十三單元 哮喘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病因病機 |
1 |
0 |
0 |
病因病機 |
1 |
0 |
0 |
診斷標準 |
1 |
0 |
0 |
診斷標準 |
0 |
0 |
0 |
|
辨證論治 |
0 |
11 |
2 |
辨證論治 |
0 |
12 |
2 |
知識要點
病因病機
1.病因 外因:感受外邪,接觸異物、異味以及嗜食咸酸等;內因:肺、脾、腎三臟不足,致痰飲留伏(執業2000,助理2000) 。
2.哮喘發作期的病機 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據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喘。
3.哮喘緩解期的病機 肺脾腎三臟不足,影響水液轉輸,留而為伏痰。
診斷標準
(1)突然發作。發作之前,多有噴嚏、咳嗽等先兆癥狀。發作時喘促,氣急,喉間痰鳴,咳嗽陣作,甚者不能平臥,煩躁不安,口唇青紫。
(2)有反復發作的病史,發作多有誘因。
(3)多有嬰兒期濕疹史,家族哮喘史。
(4)肺部聽診:發作時兩肺聞及哮鳴音,以呼氣時明顯,呼氣延長(執業2006)。支氣管哮喘如有繼發感染,可聞及濕啰音。
(5)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嗜酸性粒細胞↑。
辨證論治
哮喘的分型、治法、方劑見表9-24
表9-24哮喘的分型、治法、方劑
|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發作期 |
熱性哮喘(執業2000/2006,助理2000) |
咳喘哮鳴,聲高息涌,呼氣延長,痰稠色黃,胸悶腹滿,兼有熱象 |
清肺化痰定喘 |
麻杏石甘湯合蘇葶丸(助理2003) |
寒性哮喘(執業2002,助理2002) |
咳嗽氣促,喉間哮鳴,咳痰清稀色白帶泡沫,兼有寒象 |
溫肺化痰定喘 |
小青龍湯合三子養親湯 |
|
緩解期 |
外寒內熱 |
喘促氣急,咳嗽痰鳴,鼻塞噴嚏,流清涕,或惡寒發熱,咳痰黏稠色黃,口渴,便干,尿黃,舌紅,苔白,脈滑數或浮緊 |
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
大青龍湯 |
肺實腎虛 |
哮喘不已,喘促胸滿,動則喘甚,伴咳嗽痰多,喉中痰吼,兼腎虛之象。舌淡苔薄膩,脈細弱 |
瀉肺補腎,標本兼顧 |
偏于上盛—蘇子降氣湯偏于下虛—都氣丸合射干麻黃湯 |
|
肺脾氣虛 |
咳嗽無力,兼氣虛之象 |
健脾益氣,補肺固表 |
人參五味子湯合玉屏風散(執業2005,助理2005) |
|
脾腎陽虛 |
腎陽虛+脾陽虛,兼腎氣不足之象 |
健脾溫腎,固攝納氣 |
金匱腎氣丸 |
|
肺腎陰虛 |
咳嗽,喘促乏力,咳痰不爽,夜尿多,兼陰虛之象 |
養陰清熱補益肺腎 |
麥味地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