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第十五單元 口瘡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概述 |
0 |
1 |
0 |
概述 |
0 |
1 |
0 |
辨證論治 |
0 |
3 |
1 |
辨證論治 |
1 |
3 |
1 |
知識要點
概述
口瘡,以口頰、舌邊、上腭、齒齦等處出現黃白色潰瘍,疼痛流涎,或伴發熱為特征(執業2005,助理2005)。滿口糜爛,色紅作痛者,稱為口糜;潰瘍只發生在口唇兩側,稱為燕口瘡。
辨證論治
口瘡的分型、治法、方劑見表9-27。
表9-27 口瘡的分型、治法、方劑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風熱乘脾 |
口腔潰瘍,或糜爛,疼痛拒食。煩躁多啼,口臭涎多,溲黃便干,或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浮數,指紋紫 |
疏風散火,清熱解毒 |
銀翹散 |
心火上炎 |
舌上糜爛或潰瘍,色紅疼痛,飲食困難,心煩不安,口干欲飲,小便短赤,舌紅尖赤,苔薄黃,脈數 |
清心涼血,瀉火解毒 |
瀉心導赤散(執業2001/2003,助理2001/2003/2006) |
虛火上浮 |
潰瘍稀散色淡,不甚疼痛,口流清涎,兼陰虛不足之象 |
滋陰降火,引火歸原 |
六味地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