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中醫助理《兒科學》歷年考情分析:第十九單元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第十九單元 疳證

  考情分析

 

 

中醫執業

A1

 A2 

 B1

中醫執業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點

概述

3

0

0

概述

2

0

0

病因病機

2

0

2

病因病機

1

0

2

辨證論治

2

5

0

辨證論治

2

5

0


 

  本單元出題較多,有關“疳”的含義、疳證病機、辨證論治都有涉及。

  知識要點

  概述

  1.疳證,是由于喂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導致全身虛弱羸瘦、面色無華,毛發干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等為主癥的小兒常見的慢性病證。

  2.“疳”的含義

  (1)“疳者甘也”,是指小兒過食肥甘所致(執業2001/2003/2006,助理2001/2003)。

  (2)“疳者干也”,泛指疳證患兒全身消瘦、肌膚干燥、氣血津液不足的臨床癥狀。

  病因病機

  1.病因 飲食失節,喂養不當,營養失調,由他病轉化而來。

  2.病機

  (1)常證病機:脾胃失調,津液受損(執業2006)。

  (2)兼證病機:①“眼疳”:脾病及肝,肝陰不足,不能上承于目,視物不清,夜盲目翳。②“口疳”:脾病及心,心開竅于舌,心火上炎,而見口舌生瘡(執業2002/2005,助理2002/2004/2005)。③“肺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氣受損,衛外不固,易于外感,而見喘咳,潮熱。④“骨疳”:脾病及腎,腎精不足,骨失所養,久致骨骼畸形。⑤“疳腫脹”:脾病日久,中陽失展,氣不化水,水濕泛濫,產生全身水腫。

  辨證論治

  1.厭食、疳證、積滯的鑒別 見表9-31。

  表9-31 厭食、疳證、積滯的鑒別

病名

病因病機

病位

主癥

厭食

喂養不當,脾胃運化功能失調

脾胃,不涉及他臟

長期食欲缺乏,厭惡進食,精神尚好

疳證

脾胃受損,氣液耗傷

脾胃,涉及他臟

全身虛弱羸瘦、面色無華,毛發干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

積滯

內傷乳食,停聚不化,氣滯不行

脾胃

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


  2.辨證論治 見表9-32 。

  表9-32 疳證常證及兼證的分型、治法、方劑

 

證型

主癥

治法

方劑

常證

疳氣

形體略瘦,面色萎黃,毛發稍稀,食欲缺乏,精神欠佳,易發脾氣,便溏薄或干結,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細數

調脾健運

資生健脾丸

干疳(執業2005,助理2005)

極度消瘦,面呈老人貌,皮膚干癟起皺,大肉已脫,皮包骨頭,精神萎靡,啼哭無力,毛發干枯,腹凹如舟,不思飲食,便稀溏或便秘,時有低熱,口唇干燥,舌淡或紅,苔光剝,甚則全身紫斑,突然暴脫

補益氣血

八珍湯

疳積

形體明顯消瘦,肚腹膨脹,青筋暴露,面色萎黃無華,毛發稀黃,發結如穗,精神不振,或易煩躁激動,睡眠不寧,揉眉挖鼻,咬指磨牙,食欲減退,或多吃多便,舌干紅,苔薄黃或黃膩,脈細數或細弦

消積理脾(執業2001/2003,助理2001/2003)

肥兒丸

兼證

疳腫脹(執業2002/2004,助理2002/2004)

疳證+水腫之象:小便短少,全身水腫,顏面四肢為著,面色無華,舌淡嫩,苔薄白,脈沉無力

溫陽利水(執業2002/2004,助理2002/2004)

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

眼疳

兩目干澀,畏光羞明,眼角赤爛,甚則黑睛混濁,白翳遮睛或夜盲

養血柔肝,滋陰明目

石斛夜光丸

口疳

口舌生瘡,甚或糜爛,穢臭難聞,面赤心煩,夜臥不寧,溲黃,或吐舌、弄舌,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清心瀉火,滋陰生津

瀉心導赤散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